土卫二有能力孕育地外生命吗 11-11
科学家呼吁全球监测土壤生物钟以稳固碳汇 11-10
在标志性星系上发现的“尾巴”可能将改写其历史 11-10
15人获第十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11-10
颠覆近30年认知,新研究称宇宙膨胀或在减速 11-9
世界最高大气环境气象梯度观测塔在合肥开建 11-9
周光倬:我的地图,要让每寸土地都找到归宿 11-9
第二届大陆风化前沿学术讨论会举行 11-8
专访唐冬梅:正稳步推进建设全球深海基因库 11-7
青藏高原身后那段两亿多年的来时路 | 荐书 11-7
近六成南极冰架到2300年可能消失 11-7
青藏高原鲜水河断裂带复杂变形机制获揭示 11-6
喜马拉雅东端地震活动受何控制?研究发现关键结构 11-5
海洋研究所北极海冰预测模型全球排名第一 11-5
世界首创的“太空炉子”是如何诞生的? 11-4
撒哈拉沙漠将迎来更潮湿、更绿色的未来 11-4
环境工程专家任阵海院士逝世 11-3
人工降雨无法挽救印度的污染难题 11-3

科学家用蜗牛壳重建古代天气获突破 《第四纪科学评论》
研究揭示季风系统两千年前的“反常”响应 《全球和行星变化》
海洋自生碳酸盐岩沉淀机制研究获进展 《通讯地球环境》
新研究揭示南海中全新世季节性温暖气候 《地球和行星科学快报》
撒哈拉沙漠将迎来更潮湿、更绿色的未来 《气候与大气科学》
最快的冰川退缩纪录是如何达成的 《自然—地球科学》
物种生态位建模的进展与挑战:一项综合评述 Earth
地球正在太平洋西北部下方“裂开” 《科学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