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浏览科学网电子杂志。
科学网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学报社主办的专业性网站。
目前,科学网电子杂志用户数量近一百万人,主要来源于国内各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所,以及近五万名海外华人科学家。    免费阅读
 
构 建 全 球 华 人 科 学 社 区
科学网
ScienceNet.cn
电子杂志
(7月31日至8月6日)  2025年总第902期
 
 通 知  
 
 第十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候选名单公示  8-5
 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决定发布  8-5
 2024年度甘肃省专利奖励决定发布  8-4
 中国博士后基金公布拟资助人员及备选人员名单  8-2
 2025年度“墨子量子奖”公布  8-1
 2025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启动  8-1
 第五届人工智能、自动化与高性能计算国际会议
 第五届电子材料与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第十届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
 第五届电气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第八届计算机信息科学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
 
 招 聘  
 
 2025年新增批次!浙江理工大学诚邀全球青年才俊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2025海外优青项目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蔡振兵课题组招聘
 广东工业大学防灾减灾研究团队高层次人才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基础软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招聘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数据资源部招聘启事

 
 [field]如需修改领域,请您点击这里  
要 闻    
 
·科研素材不准确?自己画的才靠谱!  8-6
·7人获2025未来科学大奖,单项奖金约720万元  8-6
·一位北大教授的“去绩点”试验  8-5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专家汪槱生院士逝世  8-5
·研究生学制调整缘何“有长有短”  8-5
·借助AI,这个985高校团队开启科研“狂飙”模式  8-4
·嫦娥六号任务团队获2025年度国际宇航联合会世界航天奖  8-4
·一周热闻回顾(2025年8月3日)  8-3
·《科学》(2025073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8-3
·他平均每3天发1篇论文,如今遭大量撤稿  8-3
·王越:把“教书育人”这门学问研究得通透  8-3
·《自然》(2025073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8-2
·审稿人惊呼“怎么做到?”“中国造”团队破解世界难题  8-2
·星河滚烫,追光而行!他为我国火箭插上“固体翅膀”  8-2
·博士毕业答辩前几天,论文被正式接收,她却感到“遗憾”  8-1
·著名流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恒逝世,享年96岁  8-1
·第一代女医生,拿起手术刀披荆斩棘 | 荐书  8-1
·王忠诚:颅脑方寸间,仁心拓荒人  8-1
·本硕博读3个不同专业,30岁复旦副研究员闯出一条学术“花路”  7-31
·一个唱摇滚的物理学家,又玩起了“虫草”  7-31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首栋建筑提前完工  7-31
 
进 展    
 
·《植物生理学研究》:科学家发现玉米耐热关键基因 8-5
·《科学》:饮食的改变推动早期人类的身体进化 8-4
·《自然—通讯》:科学家成功解码鱼类胚胎中的新生转录本 8-4
·《自然—遗传学》:全基因组研究解码口吃根源 7-31
·《物理评论快报》:部分子碎裂函数研究获进展 8-5
·《自然》: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8-4
·《皇家天文学会月刊》:研究揭示蜘蛛脉冲星掩食之谜 7-31
·《营销研究杂志》:形状稳定的食品包装可让人误判卡路里 8-6
·《自然—医学》:超加工食品减重效果更差 8-5
·《考古科学杂志》:3000多年的青铜牛尊“复活”了 8-4
·《科学—转化医学》:mRNA技术带来艾滋病疫苗破局希望 8-4
·《自然》:呼吸道感染或增加乳腺癌的肺转移 8-4
·《自然—通讯》: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治疗研究取得新进展 7-31
·《美国医学会杂志》:结构化干预有望延缓认知衰退 7-31
·《美国化学会志》:科学家为混合塑料回收开辟新路径 8-4
·《德国应用化学》:科学家实现硅原子四醇精准组装 8-4
·《美国化学会志》:科学家揭示五重孪晶融合生长机制 8-1
·《先进材料》:既能隐身又能防锈,热带海洋专用新材料问世 8-5
·《自然》:科学家合成世界首颗“超级钻石” 8-4
·《自然—可持续性》:科学家研发可闭环生物回收的介电薄膜 7-31
·《先进科学》:科学家研发刚柔并济的“神经触手”探针 8-5
·《自然—协议》:研究人员提出通用结构对比新算法 7-31
·《环境遥感》:科学家用新方法让卫星看清森林垂直结构 7-31
·《美国气象学会公报》:一道“超级闪电”刷新最长闪电纪录 8-4
·《自然—生态与进化》:科学家首次绘制全球湿地碳汇时空格局 8-4
·《自然》:科学家揭示早期地球磁场的产生机制 7-31
 
博 文    
 
·科研素材不准确?自己画的才靠谱!  科学网编辑部
·高西沟如何破解黄土高原生态治理难题  上官周平
·抱紧师兄师姐大腿,优于抱紧导师大腿  邝宏达
·如何反思?  王贝贝
·掌握两种推理形式,助你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叶春浓
·无线电通信奠基人——马可尼  高关中
·名家博士论文102:我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张钰哲博士论文  宁笔
·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学术荣誉称号?  刘庆生
·如何对人工智能道德运气进行道德评价?  李侠
·获得博士学位需要过的关(2)  吴道澄
·我如何在人生中驾驭那匹情绪的野马  傅平
·守护人生的磁场  徐芳
·杂说“丸”  冯大诚
·当代学术论文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秦四清
·青椒眼中与研究生关系的理想状态  许永红
·识别蓝花草!  栗茂腾
·Hugh Everett的多世界  左芬
·大学 = 教着最古老的知识vs.做着最前沿的研究  冯培忠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客串“肯尼迪刺杀案”侦探  武夷山
·保护之美:美国长木花园保护园艺项目  廖景平
·夏季“热夜”对健康的潜在影响不可小觑  许小峰
·新疆自驾游:独库公路-天山神秘大峡谷  姚卫建
·当附近有病人时,我们的大脑会激活免疫细胞  孙学军
 视 频 直 播     
 
·Q世纪量子物理百年科普展开幕  8-6
·2025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  8-6
·中国科学家造出“踩不死的机器蟑螂”,登《自然》子刊!  8-3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物种,以“敦煌飞天”命名  8-1
·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李丹枫讲述镍氧化物:探寻高温超导之路  8-1
·科学公开课|饮用水中的科学  7-31
·过隧道口有“惊雷”声?时速600公里磁浮不再"炸街"  7-31
·我国科学家揭示“细胞版黑洞”运行奥秘,成果登上《自然》  7-31
专 题 所长书记谈“两弹一星”精神  
 
·吕雪峰: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践行能源报国之志  8-6
·杨超:深化“两弹一星”精神内核 擘画过程工程创新蓝图  8-5
·冯起: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续写生态建设华章  8-4
·唐智勇:汲取“两弹一星”精神力量 融入纳米科技创新伟业  7-31
专 题 人事变动  
 
·余本海任信阳师范大学校长  8-3
·聂清斌任海南师范大学校长  8-2
·江西省政府发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涉及多所高校  8-2
·于树江任河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8-1
 
 
 
 
 注册 |  登录 |  订阅电子杂志 |  退订电子杂志 |  续订电子杂志 |  电子杂志过刊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RSS | 举报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783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