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汝清教授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qyang 看博客、写博客,快乐每一天! 上海交大杨汝清

博文

另一种结尾——《特殊的课堂》

已有 6429 次阅读 2008-10-21 07:53 |个人分类:原创小说|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机器人, 科普, 科学小说

浙江的一位中学高级教师看了我的《特殊的课堂》后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说这篇科学小说很适合青少年,特别初、高中学生读,在科普和思想方面都有教育意义。但他认为结尾太悲壮,中学生理解上可能会对科学研究工作产生误解。我说那就改写成许涛不死,他认为这样更好。于是我就把后面(主要910)改了,成了另一种结尾。

今贴出来,请大家提提意见,看这样行不行?

--------------------------------------------------------------

   《特殊的课堂》

  

   青水洋

8

夫人耳朵里塞了两个耳塞,拼命摇头说:“太响了!太响了!”

教授赶忙把音量调低,自言自语地说:“是不是也应该调节一下我讲课的快慢和语调?”

“许涛这孩子就没有其它办法了?”

教授茫然地摇了摇头。

往右拐一个街,医院就到了。教授的头往右侧了一下,随即就转了一下车把。

一辆助动车从右边急驰过来,想超过教授的自行车。自行车的车把与助动车的车把碰在一起,两人飞向了两边。

教授坐在地上刚要发火,那个中学生先爬起来,冲到教授面前:“对不起,老伯伯!摔坏了没有?”

“骑得这么快,还从右边超车!”

“对不起,我赶去上课。”

一听去上课,教授火气没了,“我也要去上课,你看把我俩的事都耽误了。”

“你在上老年大学?”那小伙挺感兴趣。

教授苦笑了一下,问:“你们学过交通规则没有?不能从右边超车。”

那小伙摇了摇头,“不知道,那个还管骑自行车?”

教授叹了一口气说:“不管?差点闯祸吧!不管机动车还是自行车,严格规定只能从左边超车,这样简单而又重要的规则怎么不能普及呢?!”

教授一拐一拐地推着自行车走到医院,看到计算机仍能正常工作,他放心了。

“今天我们讲第二课。”教授摸着许涛的额头,然后是脸蛋,最后拉了拉他的手,又把它轻轻地放下。

“工业机器人为什么能自动干活?因为它的工作环境和它的工作任务都是预先知道的,人们可以根据这预知的环境和预知的任务制定规划,编写程序。”外面的“学生”又开始往这里聚合。

“但是,复杂的任务目前还不能直接编写程序,因为太复杂,编不准。现在采用的常规方法是操作员先用操作盒一点一点地‘教’机器人干活,机器人里面的计算机把这一点一点合成的轨迹记录下来,形成自动作业程序。”小护士递过来一杯水,教授点头表示感谢。

“机器人正式开始干活时,操作员先找好起始点,然后一按开关,机器人就开始按计算机里的程序自动干活了。你们在现场或电视里看到的情况就是这样,看起来很自动化,但实际上都是人预先‘教’的。因此这种机器人的工作模式叫‘示教再现’。目前世界的工业机器人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这也是人们统称的第一代机器人。”一个小伙听了“啊!啊!”叫个不停。

教授发现左脚发麻发胀,偷偷地脱掉皮鞋,继续讲课:

“遥控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场合不一样,一切都是未知的。比如我们的反恐防暴机器人,你不知道它下次要到什么地方去执行任务,也不知道到现场要干什么事,因此人无法预先教它,更不能预先编程,而且为了人的安全人还不能在现场。那怎么办?只有用遥控方式进行远距离操作。”除了许涛其他人都在点头。教授看了许涛一眼,闭上眼睛,低头沉思了一下。

“遥控操作也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首先,人眼看不到现场,只能通过摄像机传过来的图像决定下一步干什么,怎么干。”教授指着计算机屏幕。

“看计算机屏幕就像用一只眼睛看了去拿东西,没有立体感。感觉不出深度距离,因此你可能经常抓空”大家点头。

教授对着许涛说:“你肯定会说,用两个摄像机不就与立体电影一样了吗?”

“没有那么简单!用两个摄像机是可以形成立体效果,而且可以做得很夸张,但是它显示不出真实的深度距离,这样反而会误导操作员。当然通过精密的标定和处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这技术还不成熟。”教授感到后面的“学生”好像跟不上了。

他站起转身想给大家解释,突然左边脚脖子一阵刺痛,他重重地跌倒在椅子上。

护士在他肿得像馒头的脚脖子上敷好药,绑上纱布。

许涛妈含着眼泪收拾好讲课用具,主任用一辆面包车连人带车把金教授送回了家。

 

9

冬天过去了,教授一周一次的课没有停过。

许涛没有醒,但有一次他的眼皮微微动了一下,然而就这一次。

主任告诉他,植物人苏醒的现象是有的。但大多出现在小说和电视里,现实出现的概率很低很低。教授装着没有听见。

一阵激烈的咳嗽。夫人拉住了他的颤抖的手,哀求地说:

“今天就别去了。最近你瘦得很厉害,你上医院去看看吧。”

这次,老师陪着教授去上课。他们没有带计算机,也没有带收音机和耳机,而是带了一个声音很响的门铃——教授专门要老师买一个与上课铃声一样的“门铃”。

教授坐下要直接给许涛讲课,他习惯地摸着许涛的额头,然后是脸蛋,最后拉了拉他的手,又把它轻轻地放下。

他示意了一下老师。

老师拿出用纸盒包住的“门铃”,对周围病友说:

“对不起,要打铃了,别吓着。”

“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铃声在病房响起,边上的许妈妈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微微抖动了一下。

“我们上课了!”教授显然提高了声调。

 “我们的‘基金’项目已开始几个月了,你负责的三轴连动控制也已经启动。今天我要对你强调一下它的难点。”教授咳了几下,喝了一口护士小姐递上的水。

“其实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早就实现了多轴连动,否则它怎么能能画出一个精确的圆,怎么能走复杂的曲线?”教授今天格外耐心。

“我们的遥控机器人为什么现在只能一个一个关节分别操作,分别动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教授继续耐心解释。

“除了价格原因以外,主要原因是结构要求。”

“我们的反恐防暴机器人的机械手要求轻便灵巧,不能像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那样做得那么笨重结实。它们的手臂、减速器等部件都比较‘软’,因此精度和刚度就做不高。它们就成了一个强非线性系统,所以它们的闭环系统就很难做。”这是专门讲给许涛听的,教授不管其他“学生”能否听懂。

教授抚摸着咳疼的胸口,抬起头继续讲:

“难做归难做,我们还得克服困难做。”教授抬起头。

“遥控机器人随着操作性能的提高很快就会进入半自动操作阶段;而工业机器人因不能很好适应环境的变化,已经开始步入带有传感器反馈的第二代工业机器人时代。”教授憋住咳嗽,高声地说:

“工业机器人和遥控机器人它们在两条战线上各自发展、提高,互相学习,逐渐靠拢,最终它们汇集在一起……

教授憋得满面通红,小护士在后面给他捶背。

“最终它们走到一起,形成机器人发展的最高阶段——智能机器人时代。”

许涛父母流着泪,拉住激烈咳嗽的教授说:“我们下课吧!”。

老师一看不好,拿出纸盒,直接在床边打开铃声。

叮铃铃……”一阵突然的铃声把所有人吓了一跳,许涛的眼皮也抖动了一下。

“动了,动了!”许妈妈惊喜地喊着。

教授也看到了,他按住激动的心情,摆了摆手,弯下腰对着许涛的耳朵:

“我们下课了!”

一阵寂静的期望。突然,许涛的嘴角轻轻抽搐了一下,这一抽搐抽动了所有的人的心!

又是一阵寂静的期望……

没有进一步的反应。

“重新上课!”教授挥了一下手。

“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铃声又在病房响起。

“我们上课了!”教授高声中带着颤抖。

这次许涛的眼皮大大地抖动了一下。

惊喜牵动着每个人,病床边围满了人。

教授对老师点了一下头。

“叮铃铃……”铃声又在病房响起。

 “下课了!” 金教授弯下腰对着许涛的耳朵轻轻地说。

许涛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微微张开了嘴,好像要说什么话。

许妈妈扑上前去,眼泪哗哗地流。

许涛的嘴唇在颤动,教授心脏在激烈跳动!

铃声和噪动声惊动了所有的人,主任和医生都奔了过来。他俩推开了教授和许妈妈,看着许涛还在不断抖动的嘴唇,激动地互相击了一下掌,高呼:“有希望了!”

 

10

奇迹出现了!奇迹终于发生了!

半年后许涛出了院,在父母陪同下来到了校园。

校园阳光明媚,绿树成荫。许涛深深地吸了口气,重新品味着学校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宁静的学习气氛。许涛深切地知道,他不能没有这种气息,不能没有这种学习气氛。

他来到了那个熟悉的教室,听到了那清脆熟悉的上课铃声……

他来到了实验室,见到了老师、老师,见到了曲文清和众多的师兄弟。他们握手拥抱,他们欢呼吵闹。许涛东张西望,问这问那,师兄弟前后簇拥,七嘴八舌。

老师呢?”许涛急切地问。

老师一把拉住许涛,轻轻地说:“本还不想告诉你……

“我现在都好了,你说,教授怎么啦?”许涛急得满脸通红,许妈妈也拉住了老师的手不放。

“住院了,一个多月了。”

 

许涛一家3人急急赶到医院。

教授安静地躺在床上,左手挂着吊针,右手拿着书,两个鼻孔里插着氧气管,苍白的脸色与灰白的头发混交在一起。

许涛呆呆地站在门口,眼睛一片模糊。突然,他扔下手中的东西,一个箭步过去,单腿跪地,上身扑到床上,满脸泪水地大叫:“老师!”

教授扔掉书本,右手搂着许涛,热泪横流。

许妈妈拉住医生焦虑地问教授的病情。

“病情很稳定,可以回家休养了。”医生信心十足地说。

“下周我就可以出院了,我还要去上课。”教授用手指点着许涛的额头说,“谁叫你还没有毕业呢……

 

2005年许涛博士毕业,被选中分到了公安部科技司,参与公安现代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2006年许涛被吸收到“长城5号”秘密部队,参与奥运安保演练筹备工作。

2007年许涛被任命奥运安检特别支队负责人,担负了奥运安保检查的重任。

许涛身穿崭新的05式警服,英俊潇洒、威武挺拔。他指挥着一支精悍的特种技术部队,战斗在奥运战场上。

许涛终日忙碌,无心顾及其它。

但是,每当他走出公安部大门,常常情不自禁地拐弯走到国家博物馆门前的奥运会倒计时钟下。

他手托警帽,朝南肃立,目光凝视。

他想念教授,他已经知道了老师的病情,他挂念万分!

他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奥运的安保工作,他无法去看老师,只能在这里静静地为老师祝福。

“老师,你是一个坚强的人!我坚信,08年我们一定会在“鸟巢”相会!”

“你一定会好起来的!老师,等着我!”

许涛默默地祝福着,眼眶里充满了泪水……

 

                     (完)

-----------------------------------------------

参考博文:

 

“特殊的课堂”——学写科学小说(连载1

特殊的课堂 (连载2)

特殊的课堂(连载3

特殊的课堂(连载4

特殊的课堂(连载5——原结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73-43456.html

上一篇:超颖材料与“穿墙术”
下一篇:惊遇矿难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