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农业技术问题实录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jm9518 记录当前农业生产上发生的问题及相应的解释或解决方案

博文

北极熊是否会觉得“下雪不冷化雪冷”

已有 5719 次阅读 2008-10-17 19:2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温度, 气温, 融化, 北极熊

“下雪不冷化雪冷”这个经验,是在冬季积雪长期不化的地方形成的,还是在南方雪下后很快就融化的地方形成的呢?

拜读了博客中侯吉旋先生的两篇文章,想就有关问题探讨一下。

几个基本概念和规律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先把气温的概念及其与温度的差别等说一下。

平常我们所说的气温,是指开阔地带离地一定高度的测温箱中测得的温度。它与近地气温、高空大气温度、地面温度等是有差别的。一天中,气温在不停地变化,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正常情况下,白天气温的变化由太阳光照提供的热量和辐射散热大小等决定,一般早上太阳升起前气温最低,午后气温最高。

地球上大气、土壤等一切物体温度升高所需的热量,追根溯源都来自于太阳光照。一般情况下,积雪融化主要由太阳光照提供热量,在气温低于0℃时,如果太阳光照强,雪也能融化。因此,融雪的时候气温必须高于0℃的说法是不正确的。雪的融化还会受附近物体的温度高低影响。如果贴近雪的地面土壤、屋顶、树枝的温度高于0℃(一般主要由太阳光照引起这些物体温度升高,晴天时这些物体的温度通常高于气温),雪也会融化。一个很常见的情况,夏日晴天气温在30℃左右时,柏油马路上的温度可能高达50-60℃。同样,冬天晴天气温低于0℃时,地面物体的温度完全可以远远地超过0℃,使地面积雪融化。近地气温高于0℃,积雪当然也能融化,但这种作用一般较弱。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将草木灰放在雪上,能使雪融化的速度迅速提高,这说明,近地大气给雪提供的热量,远低于太阳光照提供的热量。

经验是从哪里得来的

侯吉旋先生在《下雪的时候比较冷,还是化雪的时候比较冷?》一文中说:“下雪的时候,气温一定是小于0℃的,否则的话雪还没有落到地面,就已经化成了水,那就是下雨而不是下雪。而且大家看看天气预报就能发现,下雪的时候气温都是低于0℃的,特别是东北的朋友,都应该记得有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时候下雪。”这段话实际上是该文否定“下雪不冷化雪冷”这种说法的重要依据。

这段话的前半段,“下雪的时候,气温一定是小于0℃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侯吉旋先生现在应该也已知道这个错误了。

后半段话,本人在《“下雪不冷化雪冷”新说》一文中认为,“下雪不冷化雪冷”这种说法,来自于南方,指的是南方下雪后雪在短时间内就融化,人们对下雪前后冷热的感受;在北方冬季长期积雪不化的地区,人们不会有这种感受。

为此,侯吉旋先生称他特意就此事问了北京、天津、东北等地的同学和朋友,并证实这些地方也有“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说法。我认为,这并不能佐证什么。这些地方冬季积雪并不一定在整个冬季都一直不化,至少不会全部到春季才化雪,有“下雪不冷化雪冷”这种说法并不是不可能。另外,教材是全国发行的,不排除冬季积雪一直不化的地区,有人受到“下雪不冷化雪冷”的“毒害”。

如果有可能,倒是可以问一问爱斯基摩人,看他们有没有“下雪不冷化雪冷”这种说法。估计他们不会有这种说法。

但最好的办法,是问问北极熊,它们不会受文化教育的“毒害”。

北极熊在下雪和冰雪不化的时候,他很舒服,到积雪融化的时候,由于有极度保温的皮毛,它会觉得酷热难当。因此,北极熊绝对不会得出“下雪不冷化雪冷”的经验。

因此,可以认定,“下雪不冷化雪冷”这种经验,是在雪天过后雪很快能融化的情况下得出来的。

请参阅

《再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3050


《“下雪不冷化雪冷”新说》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82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170-43056.html

上一篇:再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下一篇:沿淮地区直播稻低温危害风险初现
收藏 IP: .*| 热度|

1 侯吉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1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