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自远方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ngguo 相遇真,邂逅美,捕捉属于自己的思想。

博文

人生本质上是一种经验

已有 5270 次阅读 2007-10-22 10:05 |个人分类:随笔

 

人生不能做试验。在人生的路口,我们不可能选择走了一条路之后再倒回去走另一条路,因为时间不可逆;而走过一条路,经历过一段事情,你就拥有了这段人生,你就不再是“原来的我”,不管你愿意与否、喜欢与否。人生的主体——人,随着经历而改变,随着时间而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本质上是一种经验——这经验不仅仅是做过、经历过,更在于痛苦过、快乐过、思考过。做过是一种经历,思考过也是一种经历,而且常常是更重要的经历。相对于比较单纯的行动上的经历,思想的经历是更重要、更深刻的经历。触击灵魂的经历,使你变得不同的经历是真经历。

 

不行动不思考地消耗时间不叫经历,经历事情并相应地经历痛苦快乐与思考才叫经历。平平常常地吃几顿饭,睡几晚觉,你不会有什么变化;但如果以茶道的方式饮茶,以修行的方式吃住,你就很可能有了改变,尤其是当第一次这样做时;如果你孤独地思考过,则可能使你有更大的不同。

 

吃的不同只是对身体有影响,穿的不同则可能对心理有影响。穿衣是给别人看的,穿的不同,别人看你的眼光不同,而你会因为别人对你的眼光不同而变得有所不同。这是社会文化的力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如果你不愿意改变,这个影响对你的作用就不大。比如,你本来不接受穿西装打领带,因为需要的缘故这样穿了,这个西装让你代表的某种身份以及人们对你穿着西装的评价都很难影响你。不同文化的人如果认识一致、思想相同,尽管习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仍然可以是同志,仍然可以被认为是相同的人。真正使你不同的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思想与愿望,是你的心灵。深刻的痛苦与深刻的独立思考才能使人大不同。佛洛伊德讲一次深刻的心理分析可能改变一个人,因为一次深刻的心理分析可以实现一个人对自己的一次严峻的审视与旁观。审视自己、旁观自己可以改变自己;反过来讲,也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能真正实现对自己的审视与旁观。有大的改变的人乃是因为觉悟了、清醒了、悟道了。没有悟的人生其实是在重复自身。思考与悟(慢慢地觉悟或顿悟)对人生有大意义,“朝闻道,夕死可矣。”

 

笼统而言,人因为经历、经验的不同而不同,因为习惯的不同而不同;更进一步的原因是,作为文化载体的人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因为心灵的不同、信仰的不同而不同,人因为思想的不同而不同。

 

人的先天的差异性够大,后天的可塑性很强。每个人只能有一次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唯一的。就可能性而言,每个人有无数可能的人生,所以最重要的是达到自我实现——成为最有价值的那一个自己。人的一生中可能成为的每一个不同的自己中哪一个是最有价值的自己呢?这是一个难题。可以确信的是,达到自我实现的自己一定是自由的、独立的、有个性的,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有心灵自由与心灵个性的人。人生不是随心所欲,自由也不是随心所欲;心灵不可无所敬畏,个性也不可无所敬畏。

 

我们可以从关于某人的传记中获得启迪,却不能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生活的幸福;我们可以从别人的生活经验中获得启发,却不能从别人的生活中获得自己的生活。


对于盲人,我们没法告诉他什么是“红”;对于聋子,我们没法讲清楚什么是“春江花月夜”;对于失去味觉的人,我们没法让他知道什么是“梨子的滋味”。当我们只是凭借欲望习惯性地去生活,而不是用心灵与智慧去感受生活、认知生活,我们对于自己的生活而言,就常常是这样的盲人、聋子和不知道梨子滋味的人。


在获得感知一种生活的愿望或能力之前,我们处于这种生活之外。“少年不识愁滋味”,即使教他通读琼瑶,他也不能知道爱情之为何物。


在经验一种生活之前,我们处于这种生活之外。关于生活的任意丰富的想象,都不是生活本身。想象或书本从来就不能精准无误地告诉你该怎样生活。


为我们经验并认知了的生活才是我们的生活。身体的生活可以有经验但不能产生认知,惟有心灵的生活既有经验又有认知。在这个意义上,全部生活乃是一种心灵的生活。没有智慧的生活是一种生活之盲目者的生活。


生活乃是起心动念下的生活。起心动念的力量恰似生长的力量不可思议地强大。起心动念是人生的一切成就的基础。不珍惜或没有盼望过获得幸福、真情与健康,幸福、真情与健康就会遥远;只是空想而没有行动,不能获得现实的生活;只有行动而缺乏以心灵对行为的关照,实现的乃是一种简单生存。

 

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心灵的生活。自然世界的复杂性与神秘性,精神世界的复杂性与神秘性,构成了宇宙人生的复杂性与神秘性。

 


2007-9-2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76-9493.html

上一篇:情感不是真理
下一篇:爱就是活下去
收藏 IP: .*| 热度|

1 张玉秀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