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忽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大毛忽洞 自留地是桃花源,只种颜色不耕田。 点击 【博文】 看分类目录 邮箱: lishchlishch@163.com;lishchlishch@gmail.com

博文

诺贝尔奖:苗和草,原创和跟踪 精选

已有 9475 次阅读 2007-10-11 03:15 |个人分类: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苗和草,原创和跟踪
 
原创性研究的初期,就像是一棵很小的树苗。然而,跟踪研究却像是挂在树枝上的大红灯笼,离很远就看见了。
一级跟踪挂在最初的原创枝条上,二级跟踪挂在一级跟踪枝条上,更加显眼。三级跟踪和其上的叶子,就是大家常说的普通的SCI文章,等到秋天(例如,提职称、获学位)过后,就飘落到水沟里去了。
树苗很小的时候,和草一模一样,一般人是很难分辩的。
不到现场的团队负责人(假设这人自己是明白人),是很难给手下人讲明白,什么是苗,什么是草。
亲自做实验的人,一般不是发现者。就像农民打井时挖出了一个陶制的头颅,打井的农民很难就此得出地下有秦始皇兵马俑的结论。
可以设想(近20年的考验),关于“巨磁电阻效应”的实验不是Albert Fert Peter Grünberg亲自做出的,但是,Albert Fert Peter Grünberg却根据“陶头”判断出了地下有兵马俑,具体做实验的人,倒是像那些打井的人。
下面是关于“巨磁电阻效应”的原始文献:

Albert Fert,在文章中署名第三,但是,Fe/Cr multilayers的工作在他的实验室做的。9个作者中,Albert Fert是新现象的发现者。由此看来,能领导一个小组的人很多,真正能洞察新现象的人却不多。

Peter Grünberg,在文章中署名第二,但是Fe/Cr/Fe trilayers是在他的实验室做出的Peter Grünberg是新现象的发现者,并且申请了专利。
 


诺贝尔情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1-8725.html

上一篇:诺贝尔,红尘数学:贾宝玉VS佩雷尔曼
下一篇:经典TFD模型文献目录
收藏 IP: 119.166.142.*| 热度|

1 刘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