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岁月如歌:我经历的这30年 精选

已有 7588 次阅读 2008-12-19 01:58 |个人分类:人生漫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改革开放30年

 

我经历的这30年(王德华 2008.12.18

 

这几天电视媒体和报刊上,都象约好了似的开始了改革开放30年的庆祝活动。这几天看了几场央视的《歌声飘过30年:100首金曲演唱会》,伴着那熟悉的音乐,又象走了一回30年。30年沧海桑田,30年往事如烟。

 

1978年,我还在“高中”(当时叫联中,普及高中教育,几个村联合办一所中学)学习,可我们的老师们有些开始准备考大学了。记得化学老师、物理老师等都相继考走了。国家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后,老师们也深造去了。我们联中也似乎散了摊子,不久联中就解散了,这样大家就又重新从初中开始学习了。就在这个时候,乡上组织了一次竞赛,我作为“草店子联中代表队”的一名队员参加了竞赛。记得竞赛后几天,传出消息说,我的语文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我每天都盼着那个奖励,期待着自己会得到一个盖着红戳的塑料皮的记录本。可是最终没有得到那个奖励。乡里改变了主意,突然决定要在我们这些竞赛选手中,选拔一批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名称叫“升中专重点补习班”。记得在征求家长意见的会议上,我父亲第一个就表态同意了。这样在征求家长意见会的第二天上午,联中所在地草店子村支部专门给我们几位被选上的同学派了一辆拖拉机,拉着自己家里的木凳子(我们叫杌子)和铺盖卷,就到乡上去了。乡中学抽调了当时各个联中中的优秀老师给我们授课,其中数学老师当时还是正在落实政策中的一个村里的“村民”。说起数学老师,传得很神,只听说他早年好像是济南实验中学的,恢复高考时在村里辅导了几个学生,高考获得了好成绩,一下子就传开了,这样学校就将他“挖”来了。只记得数学老师真好,一个人,好像没有家庭(那个时代啊,辛酸事多啊),每天的心思就在我们的学习上,有时候还从他的办公室里传出钢琴的声音,多才多艺的一位老师。在乡里,我们睡过地铺,住过当地老乡的家里,折腾了一年。在报志愿的时候,县里有了新政策,“安丘县第一中学”第一次全县范围内恢复招生,并且考生报考一中后,还可以报考中专。1979年,那一年是对越自卫反击战。考试结束后,我们接到通知回到乡中学拿成绩单,班主任老师在念到我的名字时,特意说道:这个同学很遗憾,一份之差,没有被中专录取。那一年中专生主要招收护士(卫生学校),男生只招8名,据说我是第9名(后来知道有些城里成绩好的学生,比我名次好,人家没有报考中专)。听完成绩传达后,就是体检。记得整个上午都不痛快,差一点我就去吃“大卷子”(馒头)了(这是那时最大的梦想啊)。

 

不久就接到了安丘县第一中学的录取通知书,还通知我们可以转粮(就是用一定比例的玉米、瓜干等粮食,到乡粮管所换取粮票)。有了转粮单,到一中就可以吃细粮了(馒头)。父亲高兴,母亲担忧(我在回忆母亲时曾记录过这一段)。我们村有2位考取了县第一中学,村支部也专门派了拖拉机将我们俩送到了离家20里地的县中学门口。在安丘一中度过了2年,生活就是“三点一线”,每两周回家捎点家里腌的咸菜(拉格达咸菜),每月58元钱的生活费。在这两年里,我们家托姑姑在南方一个城市里工作的亲戚,买了一辆当时农村人特羡慕的“永久牌”自行车。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可以骑着自行车回家了。当时校园的喇叭里下午会回荡着《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洁白的羽毛寄深情》等歌曲。在这两年里,我的作文曾被语老师作为范文,我的数学也在一次竞赛时榜上有名。可是,就在高考前,我母亲离开了我们,走了。

 

1981年夏季,高考。高考场点就在县一中对面的当时的“安丘县师范学校”里。记得当时为了高考,特意狠心买了瓶“崂山”牌汽水喝。那是第一次喝汽水,只记得气泡很多,凉凉的,很享受。当年,我考入了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19818月底的一个早上。我的两个堂哥骑着自行车,一个驮着我的行李,一个带着我,天还没有亮,在灰蒙蒙的凌晨,赶往离家60多里地的当时的坊子火车站。堂哥帮我托运了行李,买了车票。等我进了站,他们就回去了。我一个人生平第一次坐火车,火车开始没有空座,站着。到了济南,有接站的老师和同学。在山东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我度过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在这里,我学习了生物学;我开始读《家春秋》、《雷电闪》、《红楼梦》、《约翰克里斯多夫》、《红与黑》大学时代真的好让人怀念,有那么多令人怀念的事情,那么多让人怀念的老师和同学。还清楚记得早上在松柏墙边上高声朗读英语的时光,也清楚记得晚读的情景,记得3月“文明月” 登上千佛山,记得节日里与高中同学游览大明湖,记得在趵突泉里边游泳的五颜六色的金鱼,记得黑虎泉边的流水,记得在北园农场参加劳动,记得去沂蒙山进行植物实习,记得去威海进行动物学实习… …那些难忘的日子啊,那些让人留恋的日子啊,过去了,永远留在记忆中了。没有想到,今天,确是那么清晰的出现在眼前了。在这所校园里,我站在凳子上,在楼道里,观看了女排3连冠的比赛。在济南我第一次喝大碗的泔水味的啤酒,听到了歌曲《童年》,《月光下的凤尾竹》、《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1985年,考取了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生。7月回济南办离校手续,同学将我送上了西去的列车。由于复试的时候去过一次,心里有了点底。在列车上晃悠了23夜,到达了省会西宁。在这里,我开始了科研生涯,我遇到了扶我成长的良师。我开始了解《动物生态学》,开始接触科学家。第一次到草原,第一次独立做研究,第一次开始独立思考科学问题,第一次写论文摘要,第一次与外宾交流,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 太多的第一次。在这里,我找了一个做菜手艺不错的女人做我的太太,她给我生了个儿子,延续了我们家的香火,给我们家做了重大贡献。第一次有了我自己的小窝,我结束了单身生活,我当了爸爸。还有,令我心痛的,1986年冬,我父亲离我而去。他一直盼着他的儿子成家,一直盼着当爷爷的那一天。但是,他,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媳,没有见到自己的孙子,带着遗憾走了,走得很急,走得很安详。还有,在草原上,听到低年级同学的录音机里放着“西北风”的磁带,那《黄土高坡》、《信天游》的声音,在青海草原上飘荡着。

 

19908月。我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成了一名博士研究生。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科研生涯中的第二位良师。那个时候,想家、手头紧,助学金是115元(我享受的是讲师的待遇),但读书是快乐的。每周盼着家里的来信,晚上躺在床上听录在磁带上的儿子呀呀学语的声音。这种日子重复着,独自享受着。直到有一天我睡着了,录音机耳机里的声音吵醒了同屋的老李。他轻轻摘下我的耳机,放在自己的耳朵上,听了半天,才知道我每天晚上在床上,听的是儿子的声音,后来他说他一直以为我是努力学习英语呢。我也记得,我们当时的博士生们到食堂里多是打半份菜,早上就是咸菜和稀饭。三年的博士生涯,成熟了自己的性格,磨练了自己的意志。这三年的训练,是一生受用的。我记得到北京图书馆看书查资料的日子,记得在北师大图书馆中有专门为博士生设立的阅览室,里面有学习桌,有台灯。在校园里,我听到了《我的未来不是梦》、《青苹果乐园》。也是这个时候,我第一次开始阅读梁实秋的散文,还曾读过汪国真诗歌。在这里,我也第一次听说“博士后”这个词。

 

1993年,我成了一名博士。毕业后,到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做博士后。这个所,我们在当时可是十分向往的,动物学界的老大。动物所下周将迎来她的80岁生日。在这里,我接触了更多更有名的科学家。开始了“北京人”的生活。在这里,我第一次拿到了生平最高的工资,一个月500多块呢。我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高档电器-牡丹牌21寸的彩色电视机,第二年在朋友的资助下,还买了日本产的日立牌录象机,提早完成了我当时家庭发展中的20年规划,提前实现了第一个家庭理想。

 

1995年博士后出站,就留在了动物研究所工作,直到今天。后来第一次搬入了为青年人才准备的新房。再后来,我成了副研究员,研究员,也有机会出国留洋,也有了自己的实验室,也有了一批批毕业的研究生….

。。。 。。。

不知不觉,改革开放30年了。自己头发已经白了,儿子也已经成为大学生了,工资涨了不少,生活改善了许多。岁月如歌,如歌岁月。我们听着《春天的故事》、《青藏高原》、《天路》……还有《我和你》。

 

今天晚上看到国家隆重举行改革开放30年庆祝大会,就写了这些文字,也算是一个纪念吧。

 

(王德华 2008.12.1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51787.html

上一篇:研究生毕业如何选择职业?
下一篇:不想当教授,读博士干什么?
收藏 IP: .*| 热度|

18 李侠 武夷山 杨玲 黎在珣 刘玉平 马昌凤 刘进平 王安邦 朱志敏 俞立平 钟炳 徐建良 刘立 李宁 张丽娜 cgy yinglu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