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天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pzhai 一直研究昆虫迁飞,弹指间已经知天命,自己也成了个迁飞的虫儿

博文

“飞棍”补遗

已有 11164 次阅读 2007-3-12 00:3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关于飞棍的来龙去脉和我遇到的BPHRODS,请见:

天使们_2006之BPHRODS(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31
天使们_2006之BPHRODS(二)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32
天使们_2006之BPHRODS(三)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33

CCTV-10《探索·发现》栏目2005年3月初播出的《飞棍:未被公开的UFO档案》(mms://video3.zjol.com.cn/news/iptv01/0603/ex050302.wmv)

浙江卫视《记录》栏目2005-6-13   21:55   播出的专题片“一个人的探索发现”(mms://link.neteye.cn/czyasf/zjtv-feigun.wmv),报道了祝辰洲的研究和他的BEERODS。

Roger Harris之后、Shannon Story之前,另一位美国人Denny White在2002年通过完美的蜜蜂试验为飞棍即飞虫的结论提供了坚实的证据,也使很多“传说”不攻自破。 

 

这是试验场地,注意左上角的蜂箱。

 

Bee-Rods that appears to pass behind the clouds_by Denny White

 

 

 

Denny White的BEERODS

特搞笑的是,在CCTV-10播的那个节目中,有一段显示了好几幅Denny White的BEERODS,并称Jose Escamilla以此为基础来模拟飞棍的立体模型和飞行动作,却不说这是蜜蜂的杰作,硬是昧着科学良心信口雌黄,说这种多翼体型的运动方式与深海里的鬼刀鱼相似云云,因而这种神秘物种便成了UFO!下面让我们看看虫子们在不同的快门速度下是如何变成“飞棍”的。

以下几幅图片的快门速度是1/60秒。

 

 

 

 

 

 

 

Filming Bees by Denny White_1/60 s

以下几幅图片的快门速度是1/100秒。

 

 

 

 

 

 

Filming Bees by Denny White_1/100 s

 下面这幅图片的快门速度是1/500秒。

 

 Filming Bees by Denny White_1/500 s

以下两幅图片的快门速度是1/1000秒。

 

 

Filming Bees by Denny White_1/1000 s

Denny White的照片全是以天空为背景用摄像机拍摄的,所以有的图片上好像飞棍钻进了云里或到了云后,这恰恰是蜜蜂离镜头很近而天空很远,故云只是BEERODS的背景而已。这就解释了纽约机场拍的那张“巡航导弹”飞棍为何会直入云层,同样也解释了下面这张由美国人Michael Merchant拍摄的著名的“彩虹飞棍”(Rainbow Rods)到底是什么东东。

 

当时大家都以为是什么奇异天象,还有人特认真地用物理学原理分析,说这不过是图中左下角那些房顶折射到了天上(类似海市蜃楼那样)而已。但那道彩虹确确实实只是一只离镜头特近而又处于镜头视野下缘的小飞虫啊!

Denny White的照片中还可以看出,如果快门速度越高,BEERODS的长度就越短,当快门速度达到了1/1000秒,就没有飞棍了,而成了虫影。如果速度再高些,就是一个完整的飞虫图像了。

这就是飞棍 :-)

 

附录:祝辰洲对《天使们_2006之BPHRODS(一)》的回复

发表评论人:祝辰洲
标题:第一次见到rods如此全面的传记
评论内容:

我是祝辰洲,第一次见到rods如此全面的传记,有意思。

这个RODS,看似简单,实际上也许除了我,可以真的能够说清楚的几乎没有。我破解的rods是希望彻底破解,也就是说要达到:可以根据任何有拍摄数据的摄像/照片直接破解,而不单单靠模拟实验。因为模拟实验只能起验证作用,对于已经拍摄到的画面并不能说明问题。这就好像,用扔在空中的盘子可以拍成飞碟,但不能说明所有的飞碟都是盘子一样。我的这段文字,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以及其他媒体都没能理解,并且没有写入节目,实际上,这才是我破解的精髓,其中提到的图片,就是你文章中的“墨西哥燕子谷”合成的,请看:这是一张最典型的“飞棍”录像中的画面,其中“飞棍”的影像已经被合成到同一张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帧画面中的“飞棍”,互相是几乎没有重叠的,我们根据屏幕显示得知,拍摄时的光圈为2.8,自动白平衡,增益为零,快门1/60秒。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摄像知识:摄像机是以每秒25帧的图像进行拍摄,而每帧图像又是以一定的快门时间拍摄的,最常用的应该是1/50或1/60秒。也就是说,如果一部摄像机以每帧1/60秒帧的速度拍摄,那么在每一秒钟,摄像机拍摄了一个物体的25个1/60秒的瞬间,同时也有25个约1/40秒时间是没有拍摄的空格。我们先假设如果是一个点状物体,以高速运行时在摄像机上留下的轨迹应该是一段线条(约1/60秒移动的轨迹)和一段空格(约1/40秒移动的距离)。我们从世乒赛录像的每帧画面上就可以找到乒乓球运行的轨迹,乒乓球已经被拍成了长条状,并且经过一点距离,又出现一个长条,这就是无翼“飞棍”。   

再看看有翼“飞棍”。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合成照片分析出:两个“飞棍”头的间隔约有一个“飞棍”的距离,也就是说“飞棍”在1/40秒的摄像空格时(没有拍摄的间隙)飞行了大约一个“飞棍”的距离,由此推论,在1/60的曝光时间它该移动多远呢?只有两个结论:

A、如果“飞棍”就是这样一个多翅膀实体,那么根据照片,它在1/60的曝光时间里几乎没有动过,也就是说“飞棍”只可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在运行:每秒钟25次的步进式飞行,它还能感知摄像机快门的开/闭时间,在摄像机快门打开的时候停止运动或缓慢运动,而在摄像机快门关闭即空场的时候极高速运行。   

B、在1/60秒的曝光时间内,有一个小小的飞虫扑翼两次并划出一道轨迹,虫子的飞行速度几乎是匀速的。   如果A成立,那么有理由相信摄像机与“飞棍”是同谋了。   

所以结论B恰恰是“飞棍”惟一合理解释。因此建议拍到过“飞棍”的朋友,察看一下当时的快门速度吧。 如果有拍摄数据,“飞棍”可以立即破解的,不用实验。  

再反问一句,自认为拍摄到“飞棍”的人,你怎么就认定用1/60秒凝固了一个高速运行镜头的实体?这一点也正是被绝大部分“飞棍”爱好者忽略的问题。   

回头看看所有的“飞棍”图片,特别是摄像的每一帧图像,就会发现都是符合乒乓轨迹特点的,而“飞棍”翅膀的产生也可以看一段动画示意(可以在网站nature-eye.com看到)。

---------希望以后多多交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5-517.html

上一篇:王俊:三月节日特别多
下一篇:蜂鸟与蜂鸟蛾
收藏 IP: .*| 热度|

1 陈绥阳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