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动天空-李忠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oodenson 南京大学 李忠秋博士 研究方向:行为生态学

博文

拯救普氏原羚

已有 4111 次阅读 2008-11-27 12:58 |个人分类:动物研究|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青藏高原, 普氏原羚, 野生, 濒危动物, 青海湖

    普氏原羚,又被称为中华对角羚,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濒危的一种有蹄类,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种小羚羊!曾几何时,普氏原羚分布在中国广阔的西部大地,内蒙,青海,新疆,甘肃,宁夏,然而,由于人为猎杀、生境破碎化、狼的捕食等因素,这种高原精灵已然濒临灭绝,种群数量仅存数百只,且被分割为六七个小种群,零散的分布在青海湖周边!
    我们愿意看着他走向灭亡吗?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关注普氏原羚,去保护普氏原羚,让这种中国特有的小羚羊能够长久的奔驰于高原之上!
    2004年11月,我在青海湖湖东地区做冬季普氏原羚的繁殖行为研究,发现了这只被围栏挂住的雄性二龄普氏原羚!后来救助到鸟岛救护站,可惜由于在网上吊挂时间太长,三天后这只起名叫“星星”的普氏原羚就死掉了!解剖的结果显示,五脏出血!在高原高寒的恶劣条件下,普氏原羚一旦被挂在网围栏上,即使不被狼捕食,稀缺的氧气也足以让他们致命!
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d22e5340103n26a

人类—围栏—普氏原羚  脆弱的三角
    围栏,诞生于1994年。号称“中国圈地运动”的牧场承包,也缘于1994年。
    最初的竖起围栏圈起牧场,是为了降低草场放牧强度,防治沙漠化,提高草场的初级生产力,恢复和保护草场,从而实现青藏高原牧区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发展。有证据表明,围栏的产生的确对围栏内的草场的保护和恢复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家畜的管理,增加牧民的收入,于是,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围栏开始大规模大范围的在青海、西藏、甘肃等西部省区推广,不到十年的时间,青藏高原上的草场已经基本被分割完毕。
    人类美好的初衷也许只能停留在围栏所能给人类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更深层次的问题随着围栏的推广也愈加清晰明显的暴露出来。围栏的搭建,虽然对围栏内的草场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与此同时围栏外的草场则受到了更严重的破坏。这是由于草场的生产力是一定的,草场的载畜量是一定的,当我们限制了草场内的家畜的采食,无形中必然进一步增加了围栏外草场的载畜压力,而这就直接导致了围栏外草场的退化。围栏内外,一边是草,一边是沙,这可能就是围栏搭建后的典型景象。
    更重要的是,原先广阔无垠的草原,现在由于无限蔓延的围栏,已经被人为分割为一个又一个的独立斑块,每个斑块之间以清晰的围栏作边界,栖息地破碎化由此发挥到极致。关于生境破碎化所导致的生态后果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物种灭绝等也许无需多说,因为这方面的文献汗牛充栋。我们还是只说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最适宜的生境自然是牧草丰美、靠近水源的草场。然而,草场围栏的建立,首先是压缩了普氏原羚的适宜生境,一条条,一道道,将普氏原羚死死的囚禁在了有限的空间里。另外,围栏也阻隔了普氏原羚种群间的交流,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种群的隔离与萎缩,长期结果是遗传多样性的丧失,物种的消亡。以元者种群为例,1996年约90只,1997年建立围栏,四年后也就是2001年,其种群仅有40余只,而2004年12月的调查则显示现有种群不足30只。第三,围栏建立起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普氏原羚挂死在围栏之上。围栏一般都高有1.2m,成年普氏原羚越过都很费些力气,幼年的普氏原羚几乎不可能逾越这道铁丝网。这次的“星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而从2004年9月到11仅两个月的时间里,被救护送到鸟岛救护中心的受伤普氏原羚就有五只,而这五只中仅有一只被救活。也许五只并不是很大的数目,然而这仅仅是被送到救护站的普氏原羚,仅仅是两个月,而且,死掉的是仅仅数百只规模的极度濒危物种。
    当普氏原羚被困在围栏上,最好的办法就是迅速将其解救下来。然而,无限的围栏,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守在一边,于是,一旦上“网”,它们面临的只有死亡:被狼吞噬,或挣扎至五脏出血绝气而亡。
    其实,被围栏围困的又岂止普氏原羚,还有藏原羚,还有繁衍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众多生灵;其实围栏扼杀的又岂止是这些珍稀的物种,围栏导致的更多的可能是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围栏一定会导致这些后果,但现在也已经初现端倪。
    “是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当普氏原羚面临着生死抉择之时,我们人类其实也正站在生存还是消亡的十字路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7430-48566.html

上一篇:转——揭秘世界十大巨型动物
下一篇:延庆鸟类调查,上几张图片
收藏 IP: .*| 热度|

3 龚直文 徐峰 wqhwqh333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