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志愿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科普丽人 1956年生于浙南山区,愿结交各行各业各门各派的诤友。

博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教授

已有 5581 次阅读 2008-10-25 23:08 |个人分类:院士介绍

 

    1999年底,从北京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华工校第一个工程院院士,为学校争了光,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何镜堂,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华工培养,在华工这块沃土上成长起来的院士。

  说起来也许有些“传奇”,在华工,何镜堂教授创造了许许多多第一:第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一个全国工程设计大师,第一个全国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第一任广东省注册女建筑师协会会长等等。

  能够创第一,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水平。何院士植根于华工沃土,长期受师长的言传身教,浓厚的学术氛围的熏陶,以及凭着他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崎岖的道路上勇敢攀登,不断攻克各种难关,做出了突破。让我们循着何院士的足迹,探讨他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追寻他创造第一的辉煌业绩。

  何镜堂1956年考进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建筑学系,本科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推荐继续深造,考上民用建筑研究生,师从我国老一辈著名建筑学家和岭南园林建筑创始人夏昌世教授,并跟随导师从事岭南园林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调研工作,对中国传统园林、江面园林和广东四大名园及粤东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实测,为他日后从事岭南建筑研究奠定了基础。

  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在湖北省建筑设计院和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工作,并初露锋芒,曾有多个项目在全国设计竞赛中获奖及承担了医程的建筑设计任务。为其后从事民用建筑研究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3年调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后,如鱼得水,充分发挥他所具有的坚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修养和创作能力,先后主持了50多项国家特级和一级重大工程的设计项目,并屡屡获奖。

  何镜堂教授承担了不少文化类的建筑设计工程,如展览馆、博物馆等,他非常注意在其间体现出文化的张力。如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就是被评为传译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文化“的力作。

  南越王墓博物馆建在文物出土原址狭窄的陡坡上,由陈列楼、墓室和珍品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该建筑设计构思独特,一气呵成,体现很高的文化品味而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和建设部、国家教委优秀设计一等奖及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获UIA世界建筑大会颁发的“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创作成就奖”。先后在《建筑学报》发表了两篇论文。

  在江门市五邑大学校园中,耸立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多功能教学主楼,此建筑的设计于1987年获全国教育建筑优秀设计二等奖,设计者为何镜堂教授。深圳科学馆是何镜堂的又一优秀作品。该馆设计从环境特征和内部使用功能出发,形成以八角形为母题的体形组合,并运用现代材料和技术条件,着意表达现代建筑的内涵,使复杂的功能和多样的变化转变为高度的统一,以获得雕塑般的整体效果。该建筑获1988年优秀设计二等奖,并被载入《中外著名建筑100例》及《中国建筑四十年》等书。

  现代建筑设计,除了注重其实用功能外,更要注重其自身的空间形式、艺术风格、民族传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因境立意,顺应自然,综合环境条件,地形特点“化整为零,融于山水”的桂林博物馆设计是何镜堂的又一成功之作。该设计采用单元组合,化整为零的手法,以减少体量,使其融于桂林山水美景。造型简洁而又富于韵律变化,既反映陈列厅个性,又有地方特色。1991年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设计三等奖,并在《建筑学报》发表了“化整为零,融于山水”专题学术文章。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名话:一幢优秀的建筑就是一座纪念碑。岭南画派纪念馆是建筑师留给大地的又一座丰碑。

  纪念馆位于广州美术学院内,以其独特的外貌引人瞩目。岭南画派创立于19世纪末期,艺术上主张创新,反对仿古。与欧洲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颇有些相似之处。纪念馆就是为纪念和宣扬这个画派而创建的。负责设计的何镜堂和莫伯治两大师以其高深的造诣,构思了一个独特的造型,设计从具象到抽象,把现代展览功能与岭南文化糅合在一起,表达了岭南画派的文化内涵实质。该设计1993年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设计一等奖,并在《建筑学报》撰文作了专题介绍。

  近十几年来,何镜堂教授在《建筑学报》等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几篇,建筑作品所获得的全国及部、省级以上的设计奖,林林总总有30多项,如果加上方案竞赛中标,那就更多了。他被编入1988年出版的《当代中国建筑师》一书,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作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4年被建设部批准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师,1996年又被批准为我国首批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近一年来,国家出版的几本建筑师专集,诸如《中国当代名建筑师作品选》,《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精品集》,《当代中国著名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作品选》,《中国百名一级注册建筑师作品选》,《中国建筑师》等,都有何镜堂的多项作品。许多画报或刊物都有他的采访专辑文章。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神州在地,掀开了祖国经济建设的新的一页。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入的步子越来越大,引进外交的势头越来越旺,房地产业的开发也蓬勃发展,为建筑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引进,新的建筑类型,特别是集居住、办公、商业、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建筑群体的出现,又为建筑师提供了一个新的用武之地。这个时期,何镜堂主持设计了一批在国内及港澳地区较有影响的工程,诸如:被评为广州市十在现代建筑的广州大都会广场及中国市长大厦;主楼高55层,面积达240000平方米的广州京光广场;虎门威远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划;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艺术性很高的纪念性建筑鸦片战争海战馆;以及东莞西城楼文化中心;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主楼;宝安新城广场等,普遍受到好评及分别获得国家、部、省级奖励。

  何镜堂教授现任华工校建筑学院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兼总建筑师,且社会兼职颇多,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会长、广东省土建学会副理事长及建筑创作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建筑师学会理事、广东省高教系统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等,并连任三届全国优秀建筑设计评选委员会委员及教育部历届优秀设计评选委员会委员、国家大剧院专家组成员,又是全国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常委。在已培养了12名研究生,现在在读的还有8位硕士研究生和7位博士研究生。他更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建筑师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长期致力于岭南新建筑和科教文建筑的研究。

  一座优秀的建筑,必然是融于环境,表达地域特征,且有文化品味和时代精神的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建筑的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是建筑创作能否突破和创新的关键。这是何教授多年来的研究方向。

  1983年5月,他从北京调回华南理工学建筑的研究及创作实践。过去建筑界对岭南建筑的研究工作,比较偏重于传统的探索及岭南园林的研究。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以及新的建筑类型、新的功能的出现和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在继承岭南建筑传统的同时,着重研究岭南新建筑的创作通过一批项目的创作实践,深入研究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探索建筑与环境、造型与功能、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协调、沟通和统一,形成三个特点:

    1、岭南物色。体现亚热带气候特点、人文和环境特征,以及在新意识、新功能、新条件下,如何创造岭南建筑的新风格。如在五邑大学规划与主楼项目设计中,探索适应南方气候特点,采用“位移”的剖面设计和架空手法,解决遮阳、通风、挡雨和“交往空间”的问题。在东莞西城楼文化中心项目中,从设计的角度,吸收岭南文化传统,适应亚热带气候特点,空间互相渗透和延伸,使建筑与环境有加强。

  2、综合性。着重研究地域、文化、时代精神三者之之间的协调、沟通和统一及其在建筑创作中的综合体现。如在“华南理工大学逸夫科学馆”项目设计中,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建筑创作上突出体现建筑的文脉性、朝代性和文化性,在环境、文化、技术和细部处理上有所创新,是一幢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品味的校园新建筑。又如在“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项目中,遵循现代主义原则,结合岭南地方特点,运用一系列古典建筑语言符号,传译两千处前的历史文化,其造型既与历史文物内涵沟通,又体现现代建筑特征而有所创新。

  3、实践性。研究与建筑创作结合,有理论,有实践,通过作品表达研究成果,努力做到作品、论文、获奖三到位。如在深圳科学馆设计项目中,他在现代建筑理论指导下,运用以八角形为母体的体形组合,结合现代厅堂建筑功能要求,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综合解决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和学术交流的需要。该项目成为深圳特区对外科技活动的窗口和标志,并完成研究论文《造型、功能、空间与格调》,在《建筑学报》刊登。

  多年来他从事的研究工作对探索优秀建筑创作的特点和规律,繁荣建筑创作,推动建筑文化发展,使我国建筑设计水平走向世界先进行列具有重大的意义。何镜堂的成功来自他坚实的建筑创作理论基础,主动思维的习惯和永不满足的创作激情以及勤奋好学、一丝不苟的精神。他才思敏捷,思想奔入,有胆识和毅力,有拼搏和柔韧,创作上一步一个脚印;他淳朴、宽厚、真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作为院长兼总建筑师,他虚怀若谷,不仅善于与长辈、平辈合作,而与后辈的年轻人、与他带出来的研究生也合作得很好。建筑设计是一种集体创作活动,是多专业紧密配合集体协作的成果,他善于把发挥技术骨干技术全面,有较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的优势与发挥年轻技术人员思路宽,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的优势密切结合,起到互相取长补短,既出成果又培养了人才的作用。他始终坚持走三结合的道路,自从他当上博士生导师后,他一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一边搞建筑创作,把研究生的教学与出高质量的设计成果紧密结合起来,亲力亲为,不断组织多个创作组,形成良好的创作环境。正是在这种不断创新的创作氛围中,创作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项目,近期在设计竞赛中屡屡获奖,诸如东莞城楼文化中心、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及近一个多月来获奖的顺德职业学院、佛山大学、东莞城市中心住宅区等。从技术员——建筑师——高能建筑师——教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跨越,一步一次攀登,脚印中充满了汗水,跨越中需要智慧与勇气,攀登中需要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由何院士主持设计的一幢幢造型别致,形态、神韵各异的高楼大厦,就是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竭诚敬业和永不满足的创作激情,谱写出来的新篇章。这一串串脚印,一步步跨越,一次次攀登,一项项业绩,记录下了一位工程院院士的创业足迹。他将竭尽忠诚,一丝不苟,将缕缕情怀融汇于张张图纸之中,为多娇的祖国江山锦上添花。

[信息来源:《南方网》,编辑:何静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67-44096.html

上一篇:中科院院士--曹镛教授
下一篇:中科院院士----张佑启教授
收藏 IP: .*| 热度|

1 张晗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