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haha 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

博文

日本科普介绍(转载)

已有 9190 次阅读 2008-10-20 11:14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在日本这些年,无时无刻不能感受到科学普及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我所在的群马大学,每隔两个月就会有专门的科普活动,由各个科室的教授轮流负责一个主题,给中小学生讲课,带领参观实验室,深入浅出的介绍最前沿的科技,甚至还会让孩子们亲自学着操作尖端的仪器。最近一次的主题是“脑的不可思议”,由神经学科的教授们联合负责,我妻子也是工作人员之一,她带着孩子们制作神经细胞的免疫荧光切片,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来观测不同蛋白的共定位。高深的研究在孩子们眼里变得不再遥远,对于孩子们将来的导向一定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日本用于科普的这份心意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么?日本的科研人员更多的担负了科普传播者的责任,我们作为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是不是也该思量一下自己能为中国的科普做点什么?
  本来想查查日文的资料编译一个日本科普介绍,后来在网上发现了科普研究所的朱秋云老师的三年前的一篇文章,引用了大量的数据,非常专业,转载在此,和大家共同学习。
2005年6月24日 出处:中国科普研究所 作者:朱秋云
                                  日本科普概况 
一、日本科普历程
追溯日本的科普历史,迄今已有100多年。日本从明治维新打破锁国主义开始,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这100多年的科普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明治维新至二战,属于启蒙阶段,科普事业主要是正确翻译和向公众普及西方的科学术语;第二阶段为战败后,日本在五十年代初确立了“贸易立国”的战略方针,以迅速恢复国家经济;第三阶段是八十年代初,日本经济已名列西方世界第二,于是日本提出了“技术立国”的新口号,精髓是重视知识分子,重视科技。日本认为,除去政治因素外,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一个知识力量和技术力量的较量,要把日本建成一个知识集约型的国家。日本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她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进展速度也是举世瞩目的。早在1985年在日本东京筑波科学城举办的规模巨大的万国科学博览会就是最好的证明。日本在科技与经济上的高速发展绝非偶然,这与日本政府和社会普遍重视科学普及是分不开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在日本,不管是科普的概念还是科普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赋予它的名称是“增进国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在过去的单纯的普及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增进国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社会与人类相互关系的研究。
 
关于加强国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1998年日本科技部召开研讨会,主题是“传播者的重要性”,指出今后必须形成一个任何人都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科学不仅仅是专家的,科学技术本来就应该属于所有人。日本政府认为,无疑“科学技术”象征着20世纪,然而“科学技术”有着极其复杂的含义。在19世纪末,当问及对20世纪的期望,许多人回答期待科学技术的发展,期望“3个小时就可以从东京到达大阪”,“可以和地球另一面的人对话”,“人类进入月球”,“在家里看电影”,等等。这些在当时看来是天方夜谈的梦想,在今天都实现了,而且许多已成为家常便饭。但是,在100年后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宇宙、地球、生物,要创造“21世纪型的科学技术”,一个可以建立人人都能自由生活的社会的科学技术。21世纪科学技术面临转折,新型科学技术必须和体育、音乐、艺术一样对所有人都具有魅力,必须建立一个“人人关心科学技术,并且能够以自身具备的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知识判断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是我们所需要的”社会。“加强理解科学技术”的内涵不是有知识的专家以自己已有的知识教育、启蒙国民,而是专家和国民积极互动,形成全社会对科学技术负责的局面。对于专家和国民积极互动,日本政府认为,专家的责任是努力研究开发社会需要的科学技术,并为此与全社会合作、交流。国民的责任是关心科学技术,理解政府的科技计划并提出建议,正确判断科学技术,自如运用科学技术,认识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性,经常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调查、研究等。
 
二、日本科普主体
 
日本科普一直是由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社会共同来完成的,他们是科普的推进者和传播者,是科普的主体,并提供必要的科普经费。加强理解科学技术是日本科技政策的一部分,政府、民间企业、学会等组织负责行政及具体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其次是从事具体工作的人,例如学校的老师;大学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专家、教育家;科技馆等的讲解员;参加演讲会等的科技人员、教育家、学生;新闻媒体的记者、节目制作人;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财团负责人,等等。
 
日本政府主要科普机构有文化教育科技部以及所属的科学技术会议、科学技术振兴事业财团、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等。
 
科学技术会议下设加强理解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秘书处,负责提出国家的综合措施,有计划地、经常性地开展加强国民理解科学技术工作。部厅、学会、科技馆、大学、志愿者等如果想按照自己的计划搞一些活动,可以向加强理解科学技术委员会提案,必要时可申报预算。
 
科学技术振兴事业财团是日本科技信息核心机构,任务是促进科技信息交流和研究交流,以此完善振兴科学技术的基础,进行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普及研究开发成果。科学技术振兴事业财团法第四章(业务范围)第三十条规定,事业团共有8项业务,其中第4项业务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加强国民关心和理解科学技术。为了加强国民理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振兴事业财团1999年开始进行加强国民理解科学技术3年活动,口号是“我们自己必须对科学技术作出一定判断的时代到来”。目标是用3年的时间创造一个人人都能把科学技术看作与音乐、美术、文学、思想一样的文化活动,使科学技术让人感到亲切、亲近、不可或缺的环境。
 
此外,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作为日本政府的官方研究机构,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也做了许多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乃至科普政策提出积极建议。
 
日本民间科普机构主要有:
 
博物馆协会
 
日本博物馆协会的宗旨是谋求推进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终身学习,指导并支持有关振兴博物馆的调查和研究开发,促进日本的文化发展。协会的主要工作如下:
 
1、  调查研究
 
调查国内博物馆适时地就出现的问题做调查及分析,以利于博物馆的经营管理。
 
调查国外博物馆访问并研究欧美有代表性的博物馆。
 
出版博物馆白皮书每隔几年调查一次日本博物馆的实际状况,作分析、考察,在此基础上发表白皮书。
 
2、  指导、协助、支持各地博物馆的工作
 
召开全国博物馆大会每年选一家博物馆作会场举办论坛、演讲会、专场会,并表彰博物馆功臣。
 
召开各种研讨会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分别举办以学员为主的研讨会;举办由博物馆工作人员参加的研究协商博物馆经营管理问题的研讨会;举办由博物馆馆长参加的研究法律、行政、管理问题的研讨会。
 
指导和建议对因博物馆建设、改建、新建而提出的有关展览的基本设想和展览设计进行指导,对常设展览、特别展览等进行指导、建议。
 
3、  制作展览资料
 
研究考古、自然史、美术、历史等资料的复制及制作。
 
4、  普及和开发
 
出版机关刊物《博物馆研究》(月刊),主要刊登有关博物馆工作的研究论文、报告和展览指南;出版全国博物馆总览、全国博物馆和博物园职员录、博物馆基础、博物馆相关法规集;开展国际交流。
 
会员制度博物馆协会由维持会员和赞助会员组成。维持会员必须是博物馆或相当博物馆的团体等,赞同协会的宗旨,交纳会费,得到理事会的承认。赞助会员必须是赞同协会的宗旨,交纳赞助会费,或者捐款的个人或团体。
 
全国科学博物馆协会
 
全国科学博物馆协会是综合博物馆、科学馆、水族馆、植物馆等科学类博物馆的网络组织,成立于1971年,目的在于密切这些科学类博物馆等的相互联系,振兴博物馆事业。目前全国已有255个科学类博物馆加盟。该协会的主要事业是,1、研究开发“巡回展”的模式;2、召开“研究成果发表会”;3、举办博物馆馆员研修活动,如“考察研究国外科学类博物馆”等;4、对博物馆现代化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如“关于科学类博物馆的标本资料数据库标准化的调查研究”;5、为推进科学类博物馆信息网络化,向会员提供主页使用服务。
 
全国科技馆联盟
 
宗旨是促进地区科普场所科技馆等的合作,振兴科技馆事业。主要工作是负责信息交流和特别展览等的中介、巡回展、培养人才、召开演讲会以及其他振兴科技馆事业所必需的工作。该联盟采取会员制,目前加盟会员113个,年会费1万日圆。
 
三、日本政府科普经费
 
2002年日本政府预算中,文化教育科学部总预算为65783.94亿日圆,其中科技经费6311亿日圆,在科技经费中,给科学技术振兴事业财团的拨款为37亿日圆。
 
四、科普途径
 
作为日本科普的主要途径,有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教育设施、图书和报刊、影视、网络、大型科普活动等。
 
1、场馆
 
日本目前有各类科技馆605个,分布如下:
 
北海道
  
东北
 
青森5、岩手16、宫城13、秋田7、山形8、福岛11
 
关东
 
茨城13、枥木5、群马9、崎玉20、千叶19、东京都42、神奈川28
 
中部
 
新泻15、富山11、石川11、福井8、山梨6、长野20、岐阜20、静冈13、爱知31
 
近畿
 
三重14、滋贺7、京都11、大阪27、兵库30、奈良2、和歌山9
 
中国
 
鸟取7、岛根6、冈山16、广岛10、山口7
 
四国
 
德岛4、香川3、爱媛8、高知5
 
九州
 
福冈12、佐贺2、长崎8、熊本8、大分4、宫崎3、鹿儿岛6
 
冲绳
 
冲绳县5
 
 
 
根据1999年统计,日本博物馆共计1045个,从业人员10934人,其中国立26个,公立549个,私立470个。按类型划分,科学博物馆有105个,综合博物馆126个,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首推国立科学博物馆,创建于1872年,已有100多年历史。日本博物馆有国立博物馆法,以此规定国立博物馆的名称、目的、业务范围。
 
图书馆共计2593个,从业人员16185人。
 
青少年教育设施共计1264个,其中少年自然之家311个,青年之家405个,儿童文化中心75个,其他473个,从业人员4158人。1984年开幕的横滨儿童科学馆是日本近年来兴建的最有代表性的科技馆之一。
 
科普展览会与博览会也是日本进行科普工作的重要形式与场所。
 
2、媒体(印刷、影视、电子)
 
日本科普图书的出版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彩色印刷的普及,更使科普出版物丰富多彩。除一般图书外还有各种类型的科普文库·丛书、译丛、图说、图鉴、百科、大系、少儿读物、声像出版物等等。同时日本也涌现出不少科普作家、翻译家和画家,如当代著名日本科普作家木村繁、天文科普作家山本一清、天文科普译作家小尾信弥教授、天文科普作家和天体摄影家藤井旭、科普美术家岩崎贺都彰等。
 
日本的科普期刊是日本科普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一直呈现活跃和发展的局面。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品种繁多。大体说来可以分为综合性与专业性两大类。当然又可以按读者对象分为一般读者、少年儿童等类别。此外还有译自国外的科普杂志。著名的有《科学朝日》、《Newton》(牛顿)、《Quark》 (夸克).《UTAN》(友谈)等几种。其中《科学朝日》已有近50年的历史。
 
日本的影视科普作品繁多,发展得比较早,例如东京幻灯协会编印的1957年版日本幻灯总目录,其中有科普教育方面的幻灯片1190种,其中天文65,气象90,地学70,植物125,动物270,物理160,化学60,保健卫生250,每个幻灯片大约有30分钟左右。近几年,文化科学部为了提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关心,加深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特别是增强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关心,每年制作科技宣传录象片,片长约33分钟,在全国影视中心和主要科技馆(约1400个)放映。此外,日本的科教片数量很多,每年入选科技电影节活动的科技电影近百部。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近年网络媒体成为科普的最便利、最广泛的渠道之一。科技场馆上网率逐年提高,加之图书及各类信息,网络科普正在迅速发展。
 
3、举办大型科普活动是行之有效的科普手段,特点是影响面广,信息量大。日本目前举办的大型科普活动主要有:
 
科技周
 
1960年,日本政府内阁会议批准设立“科学技术周”活动,每年一次,时间定在每年4月18日日本“发明日”开始的一周。日本开展科技周活动的宗旨,就是围绕“科技立国”的方针,增进全体国民对科技的关心和理解,增进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创造出新的经济前沿,实现富裕安康的生活打下基础。每年的科技周确定一项宣传主题,在科技活动周里,安排有丰富多彩的活动。面向全体国民的有:科技讨论会、研究成果发表会、科技电影展、各种展览会等;发明咨询活动、技术咨询活动;研究机构、科技系统、博物馆和工厂等实行特别对外开放。面向青少年的有:科学教室、发明教室、天文教室、动手实验教室、科学报告会、科技电影展、参观博物馆及科技展览等,以启迪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此外,各种表彰活动也是科技周的重头戏。
 
科技电影节
 
科技电影节的主要活动是评选、奖励优秀的科技电影,以普及、促进科学技术。科技电影节始于1960年,被认为是日本最具权威的科技电影节,每年入围作品百余件。科技电影节的主要活动是总结科技振兴事业,放映入选作品。总结活动包括征集日本国内该年度科技影视作品,经过评选,评出内阁首相奖1个,文化科学部长奖14个,表彰制作者和策划者。放映入选作品是科普活动,目的在于普及宣传国内科技电影,并通过在日本各地放映获奖作品,直接普及正确的科学技术。
 
青少年科学节
 
青少年科学节始于1992年,主要活动是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包括了理科的各个方面,目的在于让青少年有机会体验科学的魅力。
 
儿童读书日
 
日本2001年12月公布并实施了“推进儿童读书活动法”,根据该法律确定4月23日为“儿童读书日”,以使国民更加关心和理解儿童读书活动,并提高儿童积极读书的渴求。日本政府希望通过这种活动在学校、社会和家庭进一步开展儿童自主读书活动。
 
机器人节
 
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为加大支持科普的力度,于2001年7—10月在日本关西地区和神奈川县举办了第一个“机器人节”,主题是“人类和科学技术共存”,目的是通过这个活动让青少年了解机器人,亲身体验科学技术,发展未来科学技术。
 
科学展示品和实验用品设计思想大赛
 
本活动是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为促进青少年理解科学技术而举办的活动,目的是支援全国科技馆等的工作。科学展示品和实验用品设计思想大赛始于1996年,每年一次,参赛条件是居住在日本国内的个人或团体。大赛设5个奖项:文化教育科技部部长奖各1名(即科学展示品和实验品,下同),奖金30万日圆;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秘书长奖各1名,奖金20万日圆;日本科学未来馆馆长奖各1名,奖金15万日圆;日本科学技术振兴财团会长奖各1名,奖金10万日圆;鼓励奖各5名,奖金3万日圆。
 
 
五、日本科普事业的特色
 
日本科普事业后来者居上,走在世界科普的前列,不仅促进了本国科技的发展,也是我们科教兴国的典范。综观日本科普事业,总的感觉是,日本科普项目繁多,对象广泛,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活动多种多样,象磁石一样吸引着广大青少年;科普设施数量多,设备先进、完善,成为日本科普事业的庞大的坚实的基盘;科普出版物设计和印制都很精美,宣传广告和书籍目录多,如在报刊图书上随处可见科普出版物的宣传广告、图书介绍和出版预告;注重和读者打成一片,如在日本科普书刊中大都附有读者调查卡了解读者的情况和需要,了解读者对本书刊的意见以及书刊是通过什么渠道来到读者手中。
 
三、日本国民理解科学技术的问题
 
关于日本国民理解科学技术的状况,日本政府认为虽然近年国民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不断提高,具体活动也不断增加,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
 
1、研究人员和科技人员工作繁忙,无暇关心和参与有关增进国民理解科学技术的活动。
 
2、科学技术专业性很强,很难与外界沟通。这不仅有科学家本身的问题,社会方面也缺乏努力。
 
3、自日本实施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以来,国家的科技预算大幅增加,重要的是如何更适当地有效地使用科技预算。
 
4、对科学技术,平常很难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往往是在发生某个“事件”时成为人们的话题。例如对于使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农作物,很多人由于对它不太了解而感到担心,从而对科学工作者产生怀疑。应该努力使人们经常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存在。
 
5、  科学本身有着被恶意利用的危险,这就要求科学家要有做人的伦理道德。
 
6、增进国民理解科学技术的活动的主体有国家和地方团体、科学馆、博物馆、民间企业、学会、个人等,他们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446-43359.html

上一篇:听长者诲
下一篇:学习的网络资源(续)--- 美国细胞生物学会的ibioseminar栏目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6: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