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汝清教授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qyang 看博客、写博客,快乐每一天! 上海交大杨汝清

博文

超颖材料与“穿墙术” 精选

已有 12110 次阅读 2008-10-15 07:50 |个人分类:日记随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物理, 超颖材料, 穿墙术

最近,《自然》和美国物理联合会相继报道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马红孺教授课题组在超颖材料器件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自然中国(Nature China)》报道了他们设计的一种可以使狭缝透过更多光的超颖材料器件,使小窗户可以像大窗户那样明亮;

美国物理联合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报道了他们设计的可以破坏隐身衣隐身性能的“反隐身衣(anti-cloak)”器件,并说这为初步解决隐身衣内外之间无法通讯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自然(Nature)》网站以头条新闻形式报道了他们设计的超散射体和利用超散射体制作的隐藏之门。大门的中间放一小块“超散射体”,视觉上这一小块“超散射体”变得很大,大得挡住了整个大门。但实际上大门和这小“超散射体”之间的空隙是客观存在的,人们还是可以轻松穿过。这种视觉上的 “穿墙而过”就被媒体大量报道为“崂山道士”和《哈利·波特》的“穿墙术”。

这里的所谓超颖材料(Metamaterials)或“超散射体”实际上是一种真正的“人工”材料。科学家可以随意设计这种材料的内在结构等“参数”,从而使其具有各种各样的神奇特性。

如,通过一定的“人工”设计,超颖材料可以使光线弯曲,使光绕过被这种材料包住的物体,从而使这“物体”具有了“隐身”的效果。

“隐身”是把物体在视觉上变小,小得看不见;而教授他们是反其道而行之,要把物体变大,大得把能已“隐身”的物体又显示出来,因此也就出现了“反隐身”概念。

我记得今年7月底在《马红孺的博客》里有一篇“把窗户开大一点”的博文,文中提到:他们组讨论超异介质(Metamaterials)研究时,“有一个青年教师罗旭东博士提出,为了透光好,能不能想出一个方法, 使得比较小的窗户起到大窗户的作用呢?博士生陈焕阳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于是就开始设想一种超异物质来实现这个设想, 另一位大二的同学张晓鹤也和陈焕阳一起在思考和计算, 经过……张晓鹤和陈焕阳做出了材料的设计,同时利用有限元计算验证了这个设计,从理论上实现了窗子开大一点的想法。 这一学习中的练习题做的很漂亮, 也比较完整, 整理成文后, 送交Optics Express, 很快就通过了审稿, 即将登出。” 博文后面还提供了几个动画演示。

我想这可能就是目前轰动学术界和媒体的“穿墙术”最早的研究信息吧?当时我并不关心这研究的内容,但我对他们凭兴趣和好奇心选题非常欣赏。

没想到这次研究取得了比较有影响的初步成果。我正想去他博客祝贺,突然发现网上有一篇不同意见的文章。我想在一片赞美声中能出现不同意见应该是个好事,所以我就认真读了起来。

文中说:不免让人失望,这种“穿墙术”归根到底还是“术,说白了就是魔术中使用的“障眼法”,如此而已。至于其它意义,笔者以为了了,更别谈应用价值有多大了。

接着引深说,一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并没有实实在在把心思用在科研上,搞“花架子”以哗众取宠。并认为中国专家教授之所以会在一些类似“穿墙术”上下功夫,说到底还是学术态度问题。

看完,我觉得这评论有点问题。因为据报道,目前课题组正在深入探索涉及超颖材料的一些理论问题,期望能够有所突破。另外也听说,用这种特殊材料包裹黑匣子,一旦发生空难,就能让黑匣子因为足够大而迅速被搜寻到。

也有人说,这可能将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大大提高,帮助医学界提高癌症等疾病早期确诊及研发更有效抗癌药物,也可帮助电子业突破衍射极限而设计出体积更小而容量更大的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等等。

但我毕竟是外行,而媒体有时的炒作报道也使我不安,所以这问题就成了我心中的疙瘩。

我想到,科学网上有很多物理专家,也有很多物理爱好者,所以,今天就把这问题写出来,听听大家意见,使我对这问题有个正确的看法,同时对怎样选题、怎样做研究可能也有参考价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73-42737.html

上一篇:地震中的一位老人
下一篇:另一种结尾——《特殊的课堂》
收藏 IP: .*| 热度|

4 陈绥阳 王安邦 张晗 杨秀海

发表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