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进化论-刘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feng

博文

就“威客“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

已有 4056 次阅读 2008-10-12 21:34 |个人分类:观点评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采访, 威客

2008年9月25号,我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的办公室里接受中国青年报肖舒楠,李颖记者的采访,就威客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比起三年前我第一次提出威客witkey模式,感觉自己现在的认识更为成熟和全面,这要感谢科学院相关老师的指导,也要感谢k68,猪八戒网,任务中国,淘智网等兄弟网站的共同实践。

 采访报道已发表在2008年10月7日中国青年报, 采访内容如下:

 中国青年报:您好看“威客”的发展吗?有人说“威客”只是小打小闹?

刘锋:目前中国的“威客”网站,主要是在做一些中低端业务,比如程序设计、图形设计、广告语做宣传,甚至还有取名字的。这使得大家就认为“威客”就是这样一个中低端模式,其实“威客”在中高端领域也是很有前景的。如科研领域,行业专业领域,

     我希望能通过威客平台将更多科研的成果直接转化,这也是我们当时提出威客模式的初衷和设想。例如一些化工企业有大量的科技难题等待解决,这些难题完全就可以到“威客网站”上寻找化工类科研院所的解决方案,象科学院的许多研究机构也可以通过威客平台将科研成果与社会见面,成功转化科研成果,这就能对社会有影响和价值。所以,我想说,“威客”是知识传播的高速公路,对知识和智慧的传播起到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现在大家提到的“威客”主要还是以个人为单位,也就是“个人威客”,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于是将来“个人威客”也会向“团体威客”或“企业威客”发展。甚至以后还可能出现“全民威客”的时代。到那时,知识传播的速度将会更快。

 

中国青年报:也就是说在网上,我们没有高端的业务?

刘锋:有啊,只是有些高端的没有称做“威客网”而已,在美国有一个网站Innocentive.com聚集了数万名化工科学家,共同解决全世界化工企业的科技难题,在国内有个网站叫“国科网”,聚集了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解决来自企业的近万条科技难题。从我们的定义来讲,这些都是“威客”的高端形式。

 

中国青年报:“威客”是采取一人投标多人竞标的形式,有人说这种形式是一种智力资源的浪费?

刘锋:这不是根本的问题,这个是和领域以及“威客”的运作模式有关的。目前对于设计和起名这种比较简单的甚至有些游戏色彩的形式,我个人觉得是允许多人参与最后一人中标的,因为这个花不了太多时间,而且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和提高。但是我们没有规定多人参与一人中标就是“威客”的制度,我们的制度就是通过互联网体现知识的价值。而对于中高端的,譬如编写一个程序,这个制度就不合适,因为它会耗费一个人很长一段时间,有时还需要多人合作,那就存在太大的智力浪费了。我们现在也发展出新的制度,如招标制度,让项目人发布任务,大家参与报名或者写一个简单的设计方案等,通过简单地筛选跳出合适的执行者,再进行操作层面的业务,这样中间就出现了一个缓冲,避免了智力上的浪费。对于高端的业务更是这样。我们要根据领域和行业采用不同的制度,有些没有先例的情况,我们要创造性地去为不同的领域设计不同的流程。

 

中国青年报:难道国外没有可借鉴的吗?

刘锋:在互联网的威客领域,我们第一次走在世界的前面,虽然在其他国家也存在类威客应用的网站。但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研究上都远没有我们中国深入,包括威客的命名,全额付款,永不退款的制度,任务招标制度,建立专业威客地图库等创新应用都是在中国率先推出的。在威客领域我们走在世界前列,因此不可能有国外的成熟案例供我们参考和学习,我们需要承担一个责任,即不断开创和完善威客领域的各种制度。

目前国外也有部分企业和个人参与这个业务。比如有一位中国人在德国建立了一个叫“威客德国”的网站,将一些国外的任务介绍给国内。“威客”的发展也需要网络的大环境,等互联网的信用体系建立起来后,对于“威客”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此外,互联网本身没有地域的限制,如果突破了语言屏障的话,我认为威客这种模式很容易会致使全球智力资源的自动聚合,到那个时候,就是全球的知识共享。

 

中国青年报:我们的调查显示,27.3%的公众认为“威客”应该成为一种新的职业。对于很多青年人来说,威客可能成为他们应对就业压力的新路子吗?

刘锋:目前来讲,将“威客”作为一个职业不太现实。但那只是现在不现实,并不意味着十年或者五十年后不能称为许多人的职业。能不能成为职业是和互联网发展的技术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我们不可能说很多职业都可能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来实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主要是以设计、咨询、法律、医疗或者是一些科技的职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在制度设计得好的情况下,它们中有些是可以成为职业的。举个目前最突出的例子,图形设计和程序设计,通过互联网发包,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是有可能成为一些人的职业的。像是其他的,如医疗、法律仅仅依靠互联网是不现实的。我个人认为目前来讲,年轻人还是应将“威客”作为一个兴趣和兼职来对待。

但是“威客”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如今“威客”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像建筑、生物、金融领域等,也将会有很多领域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展示自己的才能。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这会规避很多现实中不公平的条件,如性别、相貌、出身等,就会使得年轻人更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才能。完成了更多的任务对于之后承接更多的任务或者应聘肯定会是有帮助的,这和他们的生存手段是相关的,并不是说他们通过互联网来生存,而是可以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

 

中国青年报:“威客”的内容目前主要集中在设计类、程序类、策划类,有人担心它会对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等相关行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刘锋:“威客”的发展确实对某些行业产生了冲击,如我知道现在一些广告公司、设计公司反对的声音特别大,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公司。因为“威客”基数很大,产品价格低廉,可能会抢掉它们很多生意。但是关键要看“威客”这一形式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如果说“威客”使得人们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结果,这种形式就是符合历史潮流的。那对于广告公司等来讲,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去适应这一潮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63-42418.html

上一篇:抓住互联网进化背后的自然之手
下一篇:数学领域有时间概念么?
收藏 IP: .*| 热度|

1 武夷山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