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你对大熊猫了解多少? 精选

已有 30207 次阅读 2008-10-12 01:26 |个人分类:科普随笔| 科普, 进化论, 大熊猫

你了解大熊猫吗?

王德华

 

提起大熊猫,似乎谁都熟悉。国宝啊,谁不熟啊。可是你知道大熊猫是猫还是熊?有大熊猫是否还有小熊猫?大熊猫是吃素的还是吃荤的?大熊猫是六指吗?大熊猫有拇指吗?刚出生的大熊猫幼仔为什么那么小?大熊猫为什么繁殖率这么低?大熊猫在野外什么季节繁殖?… …相信你也会问出一连串问题来。

 

大熊猫 (Ailuropoda melanoleuca) 属于食肉目熊猫科,食性特化,为我国特有,现在仅栖息在四川、陕西、甘肃南部等高山多竹的森林中。

 

大熊猫有大拇指吗?

如果你到动物园观看大熊猫时,可以留意一下她的手(前足)。大熊猫的“手”在取食竹子时很灵巧,有点象我们人类一样用灵巧的拇指与其他手指配合取食。灵活的拇指与其他手指分离并能相握是我们人类的“独有”的技巧,大自然解放了我们的双手,发展了这个特有功能,抓握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是不用多叙述的,但是大熊猫也有这样的功能?

 

从解剖结构上看,大熊猫的手是“六指”,但是大熊猫的“拇指”是个假“拇指”,实际上是延长的腕骨形成的,并不是真正的手指(拇指)。在“拇指”和其他手指之间有肌肉相连,这样可以灵活进行“抓握”功能。延伸的“腕骨”的这个功能很可能是大熊猫的食性特化后而(进化)形成的一种新的功能,为了适应食性的改变。

 

肉食性的大熊猫如何适应吃竹子的日子?

大熊猫是食肉动物,消化道相对很短,胃简单,盲肠小或无。我们可以理解大熊猫的笨拙的体型是很难捕获到猎物了,但为什么选择了纤维素含量极高营养价值低的竹子为食呢?是由于与其他动物无法竞争(食物资源)吗?还是什么其他原因?有读者知道吗?当然根据消化生理学特点,大熊猫用肉食动物的消化道消化竹子,因此食物在大熊猫肠道里的通过时间很快,消化效率很低,据报道大概低于20%左右,也就是说大熊猫取食的竹子有超过80%的不能被消化,大熊猫要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就必须长时间取食,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大熊猫每天都蹲在那里勤奋地取食着。自然选择对这个“活化石”这么不公吗?

 

大熊猫的幼儿为什么那么小?

繁殖是生物的一个重要功能。一般来讲,妈妈的体型(重)与后代的体型(重)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妈妈的体型大,幼仔的体型也大,比较一下老鼠和大象就很容易明白了。但是大熊猫却不符合这个常理。大熊猫幼仔出生时的体重与大白鼠相似,120g左右,相当于母体体重的1/900。这在胎盘哺乳动物中,幼仔重量与母体重量之比是最小的。还有一个不好理解的特点时,大熊猫的出生总是在立秋之后,这个时候山区的气候已经是很寒冷了。

 

大熊猫能够活下来是不是很不容易?关于大熊猫我们需要知道的还很多,我们未知的也很多。希望这个“活化石”物种在人们的呵护下能够长久存在这个星球上。

 

关于大熊猫的重大新闻:

今天(2008年10月11日)各大新闻媒体都发布了关于大熊猫的一个大新闻:大熊猫的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了这是国际上头一份。

 

据专家介绍:大熊猫有二十一对染色体,基因组大小与人相似,约为三十亿个碱基对,包含二到三万个基因。在已经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的物种中,大熊猫基因组与狗的基因组最接近;数据分析结果同时还进一步支持了大多数科学家所持的“大熊猫是熊科的一个亚种”这种观点,证明了熊科内部各类群的分类情况。

报道还说:该基因图谱解答了大熊猫为什么是“黑眼圈”;为什么身为熊而不冬眠;为什么对竹子情有独钟;为什么体型硕大的大熊猫幼崽体重只有母亲的百分之一;未来的大熊猫是什么模样等问题。

 

疑问:我现在还不是很明白大熊猫的基因图谱能否对上面这些问题进行回答?(报道说已经回答了)。也就是说:

大熊猫的黑眼圈是由基因控制的(可以理解);

吃竹子是基因决定的?(不理解!);

幼仔出生体重小是基因控制的?(有可能);

未来的大熊猫是什么样子?(不理解!)。

 

希望博友们(专家们)赐教。

 

(王德华 2008.10.11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42324.html

上一篇:科学好玩又严肃
下一篇:研究生要经常“跑”图书馆
收藏 IP: .*| 热度|

3 刘玉平 曹广福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