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农业技术问题实录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jm9518 记录当前农业生产上发生的问题及相应的解释或解决方案

博文

沿江苏南地区大面积水稻出现生理性失水青枯现象

已有 5146 次阅读 2008-9-28 20:31 |个人分类:植保问题|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水稻, 寒露风, 生理性青枯

        925日以来的强降温天气影响,沿江苏南地区大面积水稻在927-28日出现生理性失水青枯现象,不同地方少则几亩,多则近百亩水稻突然青枯死亡,对水稻产量造成重大影响。

        
生理性失水青枯有关内容请参见本人925日发的《寒露风来了,晚稻田注意灌深水》一帖。请点击: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0342

 

 

另转载一文:

大面积水稻青枯与强降温有关

多处稻田发生水稻青枯

东台市时堰镇一农民927日反映,当天下午他到水稻田间查看,发现他家及周边农户的100多亩稻田里,有70%以上水稻的叶片都卷起来了,严重的水稻已经枯萎并倒伏,但病株叶片还是青的,只是没有了光泽。检查后发现,病株叶片上没有病斑,茎秆除了失水外没有其他异常,根系生长比正常的水稻差一点,但也没有明显病变,整棵水稻就像是割倒摊晒过的青稻。他说,这些田都是抛栽的淮稻9号,26日下午田间还是很正常的,当地直播种植的淮稻9号田块这种情况发生较少。

高邮市三垛镇一农民927日反映,当地不少稻田都在当天出现了水稻青枯的情况,检查后发现病株并没有出现茎基部腐烂、有臭味、茎秆变色等症状,基本可以排除是细菌性基腐病、小球菌核病等病害。田间发病率在10%20%不等,病株一段一段的零散分布,不同的水稻品种发病程度差异较大,淮稻9号和淮稻5号病情较重,武运粳21号等早熟品种发病很少。据了解,发病田块田间基本都没有水层。

泰州市海陵区一农民927日反映,当地一块稻田出现青枯死亡的情况,病株率10%左右,检查后发现病株茎基部腐烂并有恶臭。他说,这种情况以前就有了,发病率一直很低,只是近两天病株突然增加了。除这种情况外,当地周边田块当天也出现了青枯的症状,但是茎基部并没有腐烂等明显病变。

927日以来,除上述地区外,泰兴、镇江、江都、海安、姜堰等多个地区有农民反映水稻突然大面积发生了青枯。

大面积水稻青枯由强降温引起

水稻后期青枯的原因较多,如细菌性基腐病、小球菌核病等都会引起青枯。细菌性基腐病的病株茎基部会出现腐烂症状,并伴有恶臭味。小球菌核病的病株基部组织软腐,有黑褐色病斑,基部叶鞘和茎秆内可见比苋菜种子还小的黑色菌核。除致病菌的因素外,水稻受强降温影响会出现生理性失水青枯,其病株叶片萎蔫内卷,呈典型的失水症状,叶片与谷壳青灰色,似割倒摊晒一天的青稻,茎秆基部干瘪收缩,无病斑,易倒伏,发病迅速,发病前病株、健株并无异样,往往在1~2天内大面积成片成块发生。

综合上述农民所反映的病害发生特点及近期的天气情况来看,除贾东升所反映的田块部分病株发生了细菌性基腐病外,大部分地区水稻发生的青枯应该与致病菌无关,而是由之前的强降温天气引起的生理性失水青枯。925日,受自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影响,我省自北向南先后出现了降雨降温过程,部分地区的日最低气温降到了1314℃,降温幅度很大。气温骤降会使田间水稻根系活力下降,吸水能力减弱,天气放晴后气温上升,水稻蒸腾作用强,导致水稻植株体内水分供不应求,出现生理性失水青枯。

生理性青枯多发于晚稻灌浆期,断水过早的稻田容易发生。田块间发病程度有较大差异,这与水稻的根系活力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长期深水灌溉,未适度搁田的田块,水稻根系分布较浅,易受低温影响,而且后期根系容易早衰,吸水能力差,容易发生生理性青枯。另外,土层浅、肥力不足,或者施氮过迟、受病虫危害的水稻也容易发生生理性青枯。

至于部分农民反映的品种间青枯程度差异大的情况,在生产上并不少见。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生理性青枯的发生程度与水稻品种本身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而是跟降温与水稻乳熟期在时间上的吻合程度有关。因此,在同样的降温天气下,不同地区的稻田由于生育进程的差异,其青枯的严重程度会有很大差异;而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由于其生育期的差异,发生青枯的程度也会不一样。

水稻生理性失水青枯为生理性病害,发生后使用杀菌剂或杀虫剂均起不到作用,在水稻刚开始出现失水症状时立即灌深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危害。以后水稻后期天气预报有强降温过程时,在降温前及时对稻田灌深水保温,有利于减轻青枯发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170-40792.html

上一篇:“寒露风”来了,晚稻田注意灌深水
下一篇:阜宁:千亩直播稻面临严重的低温危害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