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锦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其锦

博文

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要先行 精选

已有 5998 次阅读 2007-7-2 09:1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如何结合我国国情,科学地安排各方面的工作,以使我国保持可持续发展,在本世纪走向民族复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开展讨论,非常重要及时。然而,现实中的讨论远远没有上世纪80年代一本《第三次浪潮》造成的影响来得大。15日科学时报刊登的《三大障碍制约我国信息化进程》一文中提出对信息化社会建设的认识不到位,研究不足,正是针对这一现实发出的呼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感到有责任从基础研究角度对我国信息化进程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并希望由此引起不同领域的重视,从现在就开始作好迎接信息化社会的准备。

首先,在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现在仍处于“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同时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任务”阶段的同时,还要看到我们正面临一个赶上发达国家的机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已走过百多年的历史,相关的社会、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与不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在赶上发达国家的历史阶段,一定的消化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面对即将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处于一个起跑线上。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想在未来的社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要抓住这一机会。

其次,面对这样一种机遇,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如何抓好这一机会,提出科学发展道路,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科研工作人员,认识这一机遇更为重要:基础工作要从未来信息社会要求出发,先期开展相关科学与技术研究,保持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阶段就与先进国家的同步。这一点是有很多历史经验的。例如,大家都熟知的我国高新技术走过的弯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始,进行产品开发,国外先进生产线的引进,科技研究的结果作废。虽然相关研究在提高我国科技水平方面仍是有益的,但是长期下去是不可能赶上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社会的任何产品,发达国家都已有上百年的研究生产经验,我们起步晚,除非发达国家的科技人员都在睡觉,你想赶上别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事实上,世界各国的实验室,特别是大公司的研究机构,无时不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产品,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发展中国家的实验室想在某一工业化社会产品上做出赶超的新产品困难极大。如果能正确认识清楚社会发展趋势,提前与发达国家实验室同时进入一些未来社会所需产品的基础性研究,发挥中华民族特有的聪明才智,则有可能在未来信息化社会中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有鉴于此,建议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要从未来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出发,对各研究领域的具体内容进行讨论,真正从科学技术基础的角度,做一些奠基性的工作,为未来信息化社会的产业能迎头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做出前瞻性的贡献。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上述认识问题以外,还要解决如下问题:

1 对未来信息化社会进行科学的描绘,包括浪漫的科学幻想和严谨的科学发展历史总结。工业化前期的科学幻想如今都成为了社会现实,如天上的飞行和海底的旅行。可见科学幻想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要用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来看待和推动科普创作。同时,也要认真研究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特别是工业化社会的发展过程,看到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的真正动力和源泉。在此基础上,寻求各个不同学科面向未来信息化社会需求的研究课题;

2 在政策上对这样一些研究给以支持。要从目前学术界讨论非常热烈的学术指挥棒问题入手,不仅要进行发表论文多、引用次数多的热点科学问题,还要鼓励进行面向未来的冷门问题。这些问题目前支持者寡,其前景也很难看清楚。但是,要看到基础研究的基本规律就是如此,能做到胸有成竹的研究已不是基础研究。在课题选择上,不仅要支持从学科发展中和师承中提出的创新课题,还要支持那些从社会发展趋势和未来信息化社会需求提出的创新课题。这些面向未来社会需求的研究不仅要发表论文,还要做出模型产品,为未来产业化奠定基础;

3通过国家973前沿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进行相关研究工作人员队伍。以面向未来信息化社会需求的研究工作为中心,以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某种产品为目标,建立起学科交叉,研究内容创新的全国相关专业领域范围的研究队伍。

相信目前的科学研究和相关的管理工作中对上述问题已有考虑,只是感到相关力度仍然不够,特别是迎接信息化社会不仅仅是信息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各领域同时进行。希望更多人对此事给予关注,为了在未来信息化社会到来时,同时迎来中华民族的复兴,尽一份心,尽一份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04-4075.html

上一篇:楚材晋用
下一篇:足球,人的态度及科研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