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刘兵 当下正在连载《南腔北调》

博文

N27困境因何而生?——谈《诺贝尔的囚徒》

已有 5073 次阅读 2007-7-2 00:4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载2004年12月3日《文汇读书周报》
南腔北调(27)

 

困境因何而生?
——谈《诺贝尔的囚徒》

□ 江晓原  ■ 刘 兵

 

  □ 刘兵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谈论所谓的“学术著作”,你有没有腻味的感觉?这次你提议来谈一本小说,真是大得我心。
  一个号称“人工避孕药之父”的著名美国化学教授,晚年告别科学研究生涯,开始游戏文学(据说是为了追求后来成为他第三任太太的女文学家),不久前写了一部号称“学术生态小说”的畅销书,仅这些背景就足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小说原名Cantor's Dilemma,直译是《康托的困境》,但是中译本打算定名为《诺贝尔的囚徒》,也许是为了利用诺贝尔奖这个概念的知名度,因为小说讲的就是关于获得诺贝尔奖的故事,但这样改名很可能得不偿失。
  小说主人公康托所遇到的困境(为了获取学术荣誉,他与同行勾心斗角,甚至在违规、作假的边缘行走),实际上是今天千千万万科学家都可能遇到的,尽管程度上肯定各不相同。所以随着这部小说的畅销和流行,“康托的困境”很可能成为一个流行的典故,一个对科学家普遍遇到的这类问题的文学表达。但是改名之后,大大削弱了原书名的普遍意义,变得似乎只和诺贝尔奖有关了;而且“囚徒”一词也容易带来误导。

  ■ 我觉得,我倒是能理解出版者的苦心,即打上诺贝尔的牌号,书也许会更好卖些,当然,此书也确实与诺贝尔相关。当然,你讲的得不偿失,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毕竟我们还是以内容为重吧。
  此书我是用了两个晚上读完的,觉得,如果从情节上讲,它是一部较为可读的小说——当然较为可读的小说是有许多的,但如果从主题和立意等方面来讲,由于有了科学家的工作和生活作为背景,又将现实中科学界的种种现象与问题以小说的形式来表现,则对于你、我,以及许多关心科学界的事情或身在科学界的人来说,此书另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
  相应地,我提出一个问题,想听听你的看法:此书会吸引哪些读者,以及在理想中,你认为哪些人应该读读它,而且会有所收获呢?

  □ 第一个问题,会吸引那些读者?我认为此书会吸引不少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研究者,看看国外同行是怎么过的;至于你我这种对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有特殊兴趣的“一小撮人”,当然也会很有兴趣来读它——我们今天来谈论它,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不过这可能没有什么普遍意义。
  第二个问题,谁应该读此书并有所获益?我认为,对于国内刚刚进入科学领域的年轻人,比如研究生来说,此书会使他们有所获益,因为如今国内学术领域的生态,至少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其实已经和国外相差无几了。就年轻人来说,进入科学领域之后不久,对于自己所在的学术生态环境就会有一个比较真实的了解,但对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的运作机制和驱动力量,往往还要等到进入较高层的圈子之后才有机会逐渐领悟。而阅读此书,可以“快速入门”——就仿佛听一个过来之人现身说法。

  ■ 是的,对于你有关获益者的说法,我非常同意。你说,对于国内学习科学的学生,往往要等进入较高层的圈子之后才有机会领悟这些学术界的运作机制。确实如此。但是,对于那些有志于在学成之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们,甚至对于那些在学习过程中就已经进入实际研究工作的学生们,更早一些熟悉这些科学界的“潜规则”又是十分重要的。只是我们长期以来缺少这样的教育。正因为如此,像这样的小说,反而倒起到了某种“科学规范”教材的作用。
  不过,我想是不是还可以补充另外一些可以从中获益的读者,即那些对了解科学家和科学界有兴趣的普通公众。在西方,近似(实际上也不那么“近似”而且有着相当的差异)我们所谓“科普”的领域,就是以公众理解科学为名。但理解科学,并不仅仅意味着了解科学的知识,更包括着对于科学的产生和生产等内容的理解。没有科学家,当然就没有科学。不了解科学家,也谈不上理解科学。因此,我想,通过像这样的小说,应该是能够起到让公众认识真实的(尽管小说的内容情节是虚构的但在更高的意义上却相当真实)科学家的作用的。这样的科学家的形象,也与我们传统中树立的那种不真实的科学家形象大为不同。

  □ 嘿嘿,你当心又被指责为“贬低科学家的形象”。许多人习惯的科学家形象是苦行僧式的,或者是只会工作不懂生活的弱智型的——他们认为这才是科学家的“崇高的”或“光辉的”形象,康托那样的人如何要得?
  科学家在发达国家中的地位,或者说在那里的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恐怕和我们这里颇有不同。我们从理论上给科学家以“崇高的”地位,但实际上不一定真的如此,而“崇高的”就要更多的奉献、更少的索取,文艺作品中的科学家形象也经常是根据这个原则来塑造的,弄得很多人对科学家这种生涯望而生畏,即使在口头上歌颂科学家几句,却绝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当科学家。
  现在中国的科学家当然也有已经富裕了的,不过那是很少数的幸运儿,而大量青年科学家或者说候补科学家,比如高校中的年轻教师,还是很清贫的,而且业绩考核、晋升职称之类的压力却很大。读读这部小说,恐怕也别有会心吧?
 
  ■ 我想,不仅仅是那些仍很清贫的年轻教师才需要读此小说,我前面讲的有一层意思就是,此书甚至可以作为某种理解科学界的实际运作状况(或者说“潜规则”)的辅助读物。这样讲,并不仅仅是对于科学家的“崇高形象”的“贬低”,而是实事求是地让人们理解作为人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以及和科学研究相关联的生活中的行为方式。
  我们记得那部由本来是科学家出身的齐曼写的《真科学》一书,本是以科学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科学界的规范,但又对于传统中过于理想化的规范给出了许多在实践中会有的修正的描述。不过,那毕竟还是理论性的著作,而这本小说,却是对于其中一些相关的对规则的遵守、违背和踩线行为给予一种生动的、形象化的描述。对于不是专门研究科学社会学的人(包括那些现在或未来的科学家),当然这样的描述当然会更容易接受。也正因为如此,恐怕这本小说才有其特殊的意义吧。
 

  《诺贝尔的囚徒》,卡尔·杰拉西著,黄群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定价:25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4-4066.html

上一篇:N26与国际接轨: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技术论手册》
下一篇:N28玩火自焚:一个滥用技术的寓言——关于科幻小说《猎物》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4: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