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农业技术问题实录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jm9518 记录当前农业生产上发生的问题及相应的解释或解决方案

博文

赣榆:阿维菌素治不住小菜蛾了

已有 6504 次阅读 2008-9-19 10:08 |个人分类:植保问题|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小菜蛾, 阿维菌素, 氟虫腈, 抗性, 甲氨基阿维菌素

用药提示:氟虫腈、茚虫威、氟虫苯甲酰胺能治抗性小菜蛾

赣榆县欢墩镇一农资销售商916日来电话说,当地是全国有关的芦笋生产基地,近期芦笋田小菜蛾发生和危害重,用多种药剂防治效果都不好。据了解,前些年当地使用氯氟腈菊酯防治小菜蛾效果较好,后来防治效果严重下降。更换使用阿维菌素后,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很好,但今年发现用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效果很不好,加量用药,每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90毫升,防治效果也很差。他问,用什么药防治小菜蛾效果好。

小菜蛾容易产生抗药性

小菜蛾是世界性害虫,以对杀虫剂易产生抗性而著称,对有机磷类、菊酯类等各种常规药剂已产生了很强的抗性。

阿维菌素是高效广谱的生物源农药,在害虫及害螨防治中广泛应用。随着该药连续多年广泛使用,害虫、害螨对其抗药性发展也日趋严重。根据有关报道,自1995年首次报道马来西亚田间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产生17195倍的高抗性以来,相继在巴西、阿根廷报道马铃薯块茎蛾也对阿维菌素产生了抗药性 。近年来国内也有较多关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产生抗药性的报道:在台湾最大的2个蔬菜生产基地,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已高达2 5005 000 ;云南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已增至461倍;温州和金华地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达到82632069 ;福建省泉州地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比2000年高43倍。有关研究表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一旦产生,以后即使较长时间停上使用该药,小菜蛾对该药的敏感性也较难恢复。

关玉亮反映用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效果不好,很可能是当地小菜蛾已对阿维菌素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不宜继续使用该药,应改用其他药剂进行防治。

防治小菜蛾适用药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目前生产上防治小菜蛾的主要药种之一,但该药是由阿维菌素中提出的一种组分经化学加工而成的,作用机理与阿维菌素类似,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产生很强抗药性的情况下,用甲氨基阿维菌素防治估计难以取得理想防效。氟虫腈(锐劲特)作用机理独特,近年来用于防治小菜蛾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还没有小菜蛾对该药产生强抗药性的报道,生产上可以使用这种药剂防治小菜蛾。美国杜邦公司今年新上市的氯虫苯甲酰胺,作用机理独特,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其他药剂均没有交互抗性,对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有极高的活性,而且该药具有内吸性,持效期长,对人畜的毒性极低(微毒,毒性比食盐还低),非常适用于蔬菜防治小菜蛾等害虫。杜邦公司的安打(茚虫威),也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与阿维菌素以及有机磷、菊酯等农药无交互抗性,适用于防治小菜蛾,而且拒食速度快,施药后害虫很快停止取食,对作物的保护效果好,但该药没有内吸性,应注意周到地喷药。

交替用药延缓抗性

各地的小菜蛾种群不一样,很多地方的小菜蛾目前仍然对阿维菌素敏感,或者只是产生了较低的抗性,仍然可以使用阿维菌素等农药防治。据浙江省庆元县农业局植保站黎东兴等人试验用阿维菌素等多种药剂防治甘蓝上的小菜蛾(试验时田间以低龄幼虫为主,叶片上有一定数量的卵),分别每亩用1%阿维菌素乳油40毫升、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0毫升、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毫升、16 000国际单位/毫克 Bt可湿性粉50克、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60克、5%氟虫腈悬浮剂(锐劲特)25毫升,施药后1天防效分别为85.4%78%54.8%0098.5;施药后3天,防效分别为96%91.6%53.2%87.6%91.9%100%;施药后7天,防效分别为70.6%70.7%22.7%45.5%71.5%73.3%。试验结果表明,除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治效果较差外,其余各药剂对小菜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d防治效果在80%以上。阿维菌素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抑食肼、锐劲特氟虫腈处理在施药后7天的防冶效果依然在7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持效性。

在小菜蛾还没有对阿维菌素等药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应注意交替轮换施药,延缓小菜蛾产生抗药性的速度。(水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170-39569.html

上一篇:水稻,要命的7天
下一篇:苏皖中南部稻飞虱数量激增
收藏 IP: .*| 热度|

1 xujiajian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