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i Do science as it should be.

博文

三鹿:凯氏定氮法的悲哀 精选

已有 14090 次阅读 2008-9-16 16:32 |个人分类:学术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没有一部法律是尽善尽美的,有些人想尽办法去钻法律的空子。同样,没有哪一种科学方法是完美的,但谨慎的研究人员绝不会故意利用科学方法的局限性去圆自己的谎,除非怀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凯氏定氮法就是一种不完美的、被利用的科学方法。

何为凯氏定氮法?

简单地说,凯氏定氮法是一种检测物质中“氮的含量”的方法。蛋白质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中的蛋白质经硫酸和催化剂分解后,产生的氨能够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氨,再经过碱化蒸馏后,氨即成为游离状态,游离氨经硼酸吸引,再以硫酸或盐酸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再乘以换算系数,就可以推算出食品中的蛋白含量。

现在出一个脑筋急转弯的科学题目:如何从不含蛋白的物质中检测出蛋白质?答案似乎很简单:加上氮!

为了在实践中解决这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三聚氰胺”粉墨登场。蛋白质中的含氮量不超过30%,三聚氰胺的含氮量达到66%。更绝的是,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无色无味。也就是说,利用凯氏定氮法可能从一杯看上去是清水的样品中检测到蛋白的存在,只是因为其中溶解有三聚氰胺。

无聊的问题找到了完美的答案。三聚氰胺由此得名,蛋白精。

善恶树上的果子

在伊甸园里,耶和华对人说,善恶树上的果子,吃了一定会死。堕落天使撒旦变的蛇教唆人吃了那诱人的果子。耶和华大怒,人被赶出了伊甸园。

三聚氰胺便是那善恶树上的果子,诱使人摘那果子的是贪婪和欲望。

最初引起人们关注的竟然是美国宠物。2007年3月份,在取食了来自中国的蛋白粉后,不少宠物猫狗死亡,更多患上了肾病。美国FDA最终认定,是“三聚氰胺”惹的祸。有讽刺意味的是,学术研究水平一流的美国人竟然不理解为什么会是“三聚氰胺”。看来脑筋不太会急转弯。

既然摘要下了果子,便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用百度搜索一下“蛋白精”,就会明白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显然这些蛋白精不会只加在了婴儿奶粉中,还会出现在哪儿?猪、牛、羊的饲料中,以及任何对蛋白含量有要求的食品中。

比如0-3个月的婴儿奶粉,国家规定其蛋白含量必须达到12%;3-6个月的婴儿奶粉不低于10%。而导致“大头娃娃”的劣质奶粉中,蛋白含量仅为2%。取食了低蛋白含量的奶粉,婴儿严重营养不良,丧失了自身免疫能力。

 

 蛋白含量不够怎么办?三聚氰胺来凑数。美国的宠物吃了三聚氰胺会死,FDA立马展开了调查。没有人关心中国的宠物和牲畜,商家相安无事。但蛇的诱惑竟然如此之大,“蛋白精”添加进了婴儿食品中。

据传,商家在添加“蛋白精”时,是用小动物做了安全实验的,传说没有问题,但没有想到会引发肾结石。看来,这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造假。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显然不会巧合地“污染”进奶粉中。

凯氏定良心

 凯氏定氮法在确定样品中的蛋白含量时,前提假设是没有人对样品做了手脚。凯氏定氮法显然无法检测人的诚信。

李小文老师发文,拒绝三鹿的道歉。我完全赞同。我们再来做几道题目:

1.谁最在意奶粉中的蛋白含量?

2.公司收购原奶时,对蛋白含量是否有明确的要求?如果没有,为何奶农要加“蛋白精”?如果有,为什么要提这样的要求?

3.从收购原奶到销售,为什么没有检测“蛋白精”的存在?2007年美国宠物都吃死了,难道中国的婴儿连美国宠物都不如。

应该让三鹿的人看着这张照片回答上述问题和道歉!

 


题外的话:切实重视农业科技

我在一个餐桌上听到一位从事畜牧兽医的朋友提及三鹿事件时,介绍了国内外畜牧业的差距。国外1元的成本,国内必须花费1.68元左右。国外的优势在于规模化饲养以及对畜病的良好控制。事实上许多牛奶公司在冬季奶牛产奶量低时,往所谓的鲜奶中掺进奶粉,也是公开的秘密。马克思早就预言,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可以践踏天下一切法律。

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显然只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智慧。中国政府和人民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想想食品安全问题,不要被“害”死在自己的手中。

比如,希望此次事件能够真正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从源头上提供足量的高质量原奶,
使“三聚氰胺”成为没有必要的冒险。

(图来自网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59-39170.html

上一篇:没有研究就没有研究生
下一篇:孔雀东南飞,西北有高楼
收藏 IP: .*| 热度|

5 鲍得海 王汉森 赵美娣 qingquanpeng countryroad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