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gen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NAgene 我的博客都是随兴而发,随便写点感想。随便收录、修改完善。写不写我的名字怎么写,都没关系。如果改了,还写我的名字,请通知我一下。

博文

小虫虫基因组测序揭示大问题

已有 5452 次阅读 2010-11-20 16:5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进化, 基因组测序, 基因组构造

前天,Science在线发表了海洋浮游尾索动物Oikopleura dioica的基因组测序分析论文(重点是分析)。网络科技新闻杂志The Scientist立即就此文章的结果采访了相关领域的几位专家,并做了跟踪报道。我是看到此报道之后,怀着很好奇的心情看完了Science这篇论文。确实值得研究,值得发在Science上。

我们国家总喜欢研究有重大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物种,这个仅生活4天就死掉的小虫虫有什么意义呢?

它在海洋水表挺多,系统发育上是脊椎动物的近亲。这可能是此基因组测序的理由。

显然,生物学研究不能太功利,表面上看似有重大研究价值,那个重大价值不一定那么容易被你揭示。比如说大熊猫为什么濒危,测完序离回答问题差得很远,只能说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法国人带领的这个研究组,测序之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们的重要发现。甚至我估计,其中一些关键作者,如Scott W. Roy,很可能是在分析数据时临时征召的。这一点也提醒国内的基因组测序带头人,一开始团队不一定很整齐,有什么问题找什么人来做就行了。因为问题是无法预期的,所以预先组织好的团队就不可能是最适于研究你的问题的团队。

这个小虫虫测序到底说明了什么,看他们摘要中的一句话“multiple genomic features including transposon diversity, developmental gene repertoire, physical gene order, and intron-exon organization are shattered in the tunicate Oikopleura, belonging to the sister group of vertebrates and retaining chordate morphology”。什么意思呢?尽管这个小虫虫和脊椎动物一样保留了脊索动物的形态,但是众多基因组特征在在此物种中shattered。shattered的意思有“粉碎;砸碎,破坏”。说的直观一些就是,这个基因组测序的结果“offers unique perspectives on the level of genome plasticity”。

要看通俗介绍的网友可以参考The Scientist的报道,简单明了:Who needs structure, anyway?  http://www.the-scientist.com/news/display/57814/

研究相关问题的专业网友请参考Science原文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0/11/17/science.1194167,或http://www.doi.org/10.1126/science.1194167 (此链接暂时不能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772-385797.html

上一篇:生物复杂性=官场,上去了就下不来?
下一篇:真核生物起源的奥秘:贡献远大于很多诺贝尔奖的发现步步逼近
收藏 IP: .*| 热度|

4 周效华 张亮生 黄晓磊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