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晖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曹晖

博文

使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心衰患者由室性心律失常触发休克治疗后死亡风险仍然增高

已有 4339 次阅读 2008-9-10 19:59 |个人分类:未分类| 心衰, ICD

英美两国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使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心衰患者由室性心律失常触发休克治疗后死亡风险仍然增高

该研究共纳入811例已植入ICD作为室性心律失常(该研究中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这一可能致死的情况的一级预防。在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时触发的ICD休克治疗被认为是“合适的”。其他情况下触发的则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中位随访时间45.5个月,其间269例(33.2%)接受了至少一次ICD休克治疗,其中128例只发生了“合适的”ICD休克治疗。87例只发生了“不合适的”ICD休克治疗。54例既发生了“合适的”,也发生了“不合适的”治疗。

结果发现发生了“合适的”ICD休克治疗比发生了“不合适的”ICD休克治疗有显著升高的全因死亡风险(风险率5.6895%可信区间3.97~8.12,P<0.001)。发生了“不合适的”ICD休克治疗比没有发生ICD休克治疗有显著升高的全因死亡风险(风险率1.9895%可信区间1.29~3.05,P=0.002)。发生了“合适的”ICD休克治疗后生存超过24小时的患者较之没有发生ICD休克治疗的患者其后死亡的风险仍然升高(风险率2.9995%可信区间2.04~4.37,P<0.001)。发生了“合适的”ICD休克治疗患者最主要的死因是进行性的心衰。

ICD休克治疗与死亡之间的这种关系不依赖于其他预后影响因子,同时对充血性心衰与非充血性心衰也同样适用。

该研究说明,发生猝死危机时即使进行了ICD休克治疗,患者的死亡风险并没有被“逆转”,因此,这些患者仍需重新评估其病情并应考虑改进的治疗方案。

背景知识介绍:室性心律失常是紧急和严重的临床情况,可能引起死亡。心律失常是心脏电生理系统的起搏和/或传导异常。ICD是一种人工起搏装置。内置于患者皮下或胸腔内,通过在局部发放电信号使该处心肌去极化至动作电位阈值水平,从而引起“起搏”。当ICD“感知”到室性心律失常时,可以通过发放比异常起搏点更高的频率“夺获”起搏。当这种尝试失败时,ICD还可以发放20~40焦耳的电击“休克”来终止心律失常。此前已有两个大型研究证实ICD可以改善存在心源性猝死风险但没有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史的患者的生存预后(SCD-HeFT研究和MADIT II研究)

参考文献:n engl j med 359;101009~1017september 4, 200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335-38502.html

上一篇:为什么这次地震后很多人被压几十小时后救出来几分钟即猝死
下一篇:糖尿病治疗药物需评估其心血管影响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