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农业技术问题实录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jm9518 记录当前农业生产上发生的问题及相应的解释或解决方案

博文

唑类杀菌剂在水稻抽穗前后施用需谨慎

已有 8174 次阅读 2008-8-31 13:45 |个人分类:植保问题|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水稻, 抽穗, 包颈, 灌浆, 唑类杀菌剂

用好了,防病又增产;用不好,影响抽穗和灌浆困难。

高邮市三垛镇一农民问:直播水稻处于孕穗期,剑叶还没有抽出,能不能使用己唑醇与井冈霉素的复配剂来防治纹枯病?施药后会不会影响水稻抽穗?

井冈霉素是目前生产上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要药剂品种。该药持效期短,一般只有7天左右,需要反复喷药才能较好地控制纹枯病。另外,目前部分地区可能已经出现对井冈霉素有较强抗药性的纹枯病病菌。因此,生产上宜将井冈霉素与其他药剂混配使用,以延长持效期,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井冈霉素及其与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复配剂,苯醚甲环唑与丙环唑的复配剂如爱苗、嘉润、洁苗等,已唑醇与井冈霉素的复配剂如纹肃等,丙环唑、烯唑醇、噻呋酰胺单剂如敌力特、禾果利、满穗等,这些药持效期一般可达到15天以上,特别是噻呋酰胺,持效期长达30天以上,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好。需要注意的是,己唑醇、戊唑醇、烯唑醇、丙环唑等唑类杀菌剂会抑制水稻体内赤霉素的形成,在水稻上部节间拔长期使用,特别是加量使用时,可能抑制节间拔长,导致抽穗困难,并影响水稻灌浆结实。前些年曾发生过因施用烯唑醇不当导致大面积水稻抽穗困难的事故。

不同的唑类杀菌剂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据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周明国报道,将烯唑醇等8种不同的唑类杀菌剂按相同浓度进行种子处理,对禾谷类作物出苗后12天的叶面积的生长抑制率不同,抑霉唑为15%,三唑醇16%,丙环唑20%,三唑酮22%,氯苯嘧啶醇23%,乙环唑27%,苄氯三唑醇28%,烯唑醇45%。由此可以看出,同等浓度下,烯唑醇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丙环唑、三唑酮等抑制作用相对较弱。据有关资料介绍,己唑醇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是太强。

有关试验和大面积生产实践表明,爱苗等丙环唑与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剂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使用,能抑制水稻顶端粒生长优势,提高水稻结实率。这种作用,可能也与唑类杀菌剂能调节水稻体内赤霉素等内源激素的平衡有关。正常情况下,水稻顶端颖花先开花受精,受精后种子胚胎形成过程中会迅速产生赤霉素等生长激素,促进水稻体内的有机养分向种子运输。这样,先开花受精形成的籽粒在养分竞争上处于优势地位,灌浆充足;而后开花的颖花特别是穗子下部后开放的颖花处于养分竞争劣势地位,常因灌浆不足而形成瘪粒,如果在开花后1周左右不能取得营养灌浆,则这些籽粒将终生不灌浆,形成空粒。喷施爱苗等药剂后,水稻顶端粒争夺养分的优势减弱,反而能使其他籽粒得到较好的灌浆条件,最终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使用爱苗等杀菌剂,能减轻后期叶部病害的发生,还能使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增加,寿命延长,光合产量增加,最终使稻谷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

因此,只要掌握唑类杀菌剂的特点,在水稻上合理使用,不仅能有效防治纹枯病等病害,还能起到防止倒伏(在水稻拔节前使用有利于缩短基部拔长节间的长度)、促进增产等作用。即使在水稻上部节间拔长期,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合理使用唑类杀菌剂。一般来说,这段时间可以按有关杀菌剂在水稻上的推荐剂量的下限量使用,或者减量与井冈霉素混用。

目前国内登记用于防治纹枯病的己唑醇产品有多个,其每亩纯药推荐用量一般为35克。已登记的井冈霉素与己唑醇的复配剂共有两个,均为南京惠宇农化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25-57606338)产品,均登记用于水稻防治纹枯病。其中,一个是11%井冈·己唑醇可湿性粉剂,含井冈霉素8.5%、己唑醇2.5%,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为49.557.75克(即每亩用制剂3050克),折合每亩用井冈霉素纯药2.552.975克、己唑醇纯药2.9750.875克。另一个为3.5%井冈·己唑醇微乳剂,含井冈霉素A 2.3%、己唑醇1.2%,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为31.536.75克(即每亩用制剂6070克),折合每亩用井冈霉素纯药1.381.61克、己唑醇纯药0.720.84克。在水稻上部节间拔长期,为保证安全抽穗,宜按推荐剂量使用己唑醇与井冈霉素的复配剂,不要盲目增加用量。在纹枯病发生重时,可以另外适当加用井冈霉素。(水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170-36810.html

上一篇:黑条矮缩病:淮北地区水稻安全生产重大隐患
下一篇:直播稻田稆稻发生规律与防控对策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