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农业技术问题实录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jm9518 记录当前农业生产上发生的问题及相应的解释或解决方案

博文

氯虫苯甲酰胺治豆荚螟高效、安全

已有 7859 次阅读 2008-8-30 16:59 |个人分类:植保问题|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豆荚螟, 豆野螟, 氯虫苯甲酰胺

句容市一农民反映,多次用药都不能将蛀食豇豆荚的害虫有效控制住。先是使用功夫(25/升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后来混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最近又使用丙溴磷,均没有太好的效果。他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控制虫害。

蛀食豇豆荚的害虫,主要是豆野螟或豆荚螟。这两种害虫均属鳞翅目螟蛾科,发生和危害特点大致相同,略有差别。

豆野螟幼虫危害豆叶、花器及豆荚。常卷叶危害或蛀入豆荚取食幼嫩的种子,在荚内及蛀孔外堆积粪便,受害豆荚品质极低甚至不能食用。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4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610月为幼虫危害期。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嫩荚、花蕾和叶柄上。初孵幼虫直接蛀入嫩荚或花蕾取食,造成落蕾、落荚;三龄后蛀入荚内食害豆粒,每荚1头幼虫,个别23头,被害荚雨后常腐烂。老熟幼虫多在叶背主脉两侧做茧化蛹,可吐丝下落在土表或落叶中结茧化蛹。

豆荚螟幼虫蛀荚,取食豆粒,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在江苏一年发生45代,69月危害豇豆。通常秋季干旱少雨发生数量多,危害严重。成虫夜出,有趋光性,飞翔力极强,在豆荚、叶柄、嫩芽上产卵。卵散产或几粒在一起。幼虫孵化后蛀入荚内取食豆粒,有时也蛀食豆茎。老熟幼虫在豆荚内,或在被害荚之间,或在12厘米表土内吐丝结茧化蛹。

豆野螟和豆荚螟的防治方法大致相同。农业防治可以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摘除卷叶和被害豆荚,减少虫源。开花初期或现蕾期开始喷药防治,每10天喷蕾喷花1次。药剂可选用522.5/升毒·氯乳油(农地乐)25003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醚菊酯悬浮剂、5%氟虫脲可分散液剂(卡死克)15002000倍液等。豆野螟和豆荚螟对菊酯类、有机磷类农药抗药性较强,发现用这两类农药防治效果不好时,可以改用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等药剂。上述药剂均没有内吸传导性,应在害虫钻蛀入豆荚前用药,并注意在发生期连续多次用药,以保护喷药后新生的嫩荚不受危害。在豇豆采收期,慎用阿维菌素、丙溴磷等残毒期较长的农药。特别是丙溴磷,安全间隙期长达20天左右,而且可能造成豇豆有异味,一般不宜使用。

据了解,杜邦公司今年新上市的氯虫苯甲酰胺,非常适合在豇豆上防治豆荚螟等害虫。该药高效广谱,对鳞翅目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还能防治鞘翅目象甲科、叶甲科和双翅目潜蝇科、同翅目粉虱科害虫。在豇豆上使用,能防治豆野螟、豆荚螟、斜纹夜蛾、美洲斑潜蝇等多种害虫。该药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其他药剂均无交叉抗性,对害虫活性极高,每亩纯药用量仅需12克,折合每亩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40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10毫升);有内吸性,施药后药物能通过木质部传导到新生组织,持效期长达20天左右;对人畜微毒(毒性比食盐还低),在豇豆采收期也能安全使用。(水清)

资料链接:

豆野螟又名豇豆荚螟、豇豆螟、豇豆蛀野螟、豆荚野螟、豆荚螟、豆螟蛾、豆卷叶螟、大豆卷叶螟、大豆螟蛾。全国都有分布。主要危害豇豆、大豆、四季豆,也危害荷兰豆、甜豌豆、蚕豆、菜用大豆等多种豆科作物。成虫体长约13毫米,翅展2426毫米,暗黄褐色。前翅中央有2个白色透明斑;后翅白色半透明,内侧有暗棕色波状纹。卵0.6毫米×0.4毫米,椭圆形,扁平,淡绿色,表面具六边形网状纹。老熟幼虫体长约18毫米,体黄绿色,头部及前胸背板褐色,中、后胸背板上有黑褐色毛片6个,前列4个,各具2根刚毛,后列2个无刚毛;腹部各节背面同样具6个毛片,但各自只有1根刚毛。蛹长13毫米,黄褐色。头顶突出,复眼红褐色。羽化前在褐色翅芽上能见到成虫前翅的透明斑。卵期23天。幼虫共5龄。幼虫期810天。蛹期410天。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731℃均能发育,最适温度28℃左右,相对湿度80%~85%。

豆荚螟又名豆荚斑螟、豇豆荚螟、大豆荚螟、洋槐螟蛾、槐螟蛾,部分地区发生分布。主要危害大豆、菜用大豆,也可危害豇豆、荷兰豆、甜豌豆、扁豆、绿豆等。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024毫米。头部、胸部褐黄色。前翅褐黄色,前翅前缘有一条白色纹带,中室内侧有棕红金黄色横线;后翅灰白色,边缘色较深。成虫寿命67天,每头雌虫产卵8090粒。卵期36天。卵椭圆形,长约0.5毫米,卵表面密布不规则网状纹,初产时乳白色,后转红黄色。幼虫体长1418毫米,初为黄色,后转绿色,老熟后背面紫红色,前胸背板近前缘中央有“人”字形黑斑,其两侧各有黑斑1个,后缘中央有小黑斑2个。气门黑色,腹足趾钩为双序环。蛹长910毫米,黄褐色,臀刺6根。幼虫期912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170-36711.html

上一篇:直播稻出苗不良 多效唑促蘖更糟
下一篇:黑条矮缩病:淮北地区水稻安全生产重大隐患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