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北师大、哈佛师生参观弘毅生态农场

已有 6682 次阅读 2010-8-13 08:40 |个人分类:教书育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生, 弘毅生态农场, 哈佛大学, 调研, 北师大

吴光磊

        8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著名学者田松副教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研究生周盈前来弘毅生态农场参观调研。正在农场开展实验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们热情接待了来访客人。

        研究生们向田松副教授、周盈博士详细介绍了弘毅生态农场的经营理念,即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而非单一技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彻底停止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添加剂和转基因技术,而增加生物多样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严格科学实验探索“低投入、高产出、零排放”农业模式。

        2日上午,田教授、周博士现场参观了农场内“微储鲜秸草”、频振式杀虫灯技术及“禽粮互作”模式,详细了解了研究生的科研情况。在有机农田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博文静介绍了她的试验,即将频振式杀虫灯诱捕到的金龟甲等害虫放在罩有作物的网室内,研究其对作物的危害;在OTC实验区,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战丽杰讲解了臭氧逆境胁迫对作物的影响;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区,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郭立月、曾祥伟介绍了利用牛粪养殖蚯蚓、黄粉虫,然后养鸡的效果。在彻底停用添加剂的弘毅生态农场,蚯蚓和黄粉虫均是家禽、水产等动物的天然添加剂。

        2日下午,田教授、周博士专门到弘毅生态农场林下养殖实验区参观,看到自由觅食的1000多只雪白的鹅,颇为兴奋。大家向田教授、周博士介绍,林下养殖实验区是按照 “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延长食物链,使闲置空间再升值”理念进行的科学实验。因杜绝农药,林下杂草和昆虫是家禽安全的食物来源,而家禽在林下散养,又给各种树木进行流动施肥、锄草除虫等。林下养殖这一食物链也同时带动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蚯蚓、黄粉虫养殖)这一食物链,可为环环相扣、相得益彰。

        傍晚,凉风习习、虫鸣蛙唱、弘毅生态农场甚是热闹,师生们在一起品尝有机大餐。开怀畅饮后,田教授和周博士饶有兴致的参观了弘毅生态农场的研究生宿舍、工作室、实验室、会议室及图书馆等。在图书馆,田教授随手找到了自己发表在《绿叶》杂志上面的一篇关于人与自然的文章,便从哲学视角和大家讨论起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农业的关系,提醒大家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界的每一个物种。正在农场实习的清华大学学生赵靖龙(拟保送为蒋高明教授的研究生)和山东大学学生蒋大龙(已考中为蒋高明教授的2010级研究生)分别就人在自然界应起的作用和定位谈了自己的看法。周博士就美国的生态循环农业及在哈佛大学的科研内容向大家做了一一交流。讨论在愉快的氛围中持续到深夜。

        3日上午,田教授、周博士来到农场外面的研究生实验农田区参观。正在农田开展实验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生李霄(清华毕业生)、李静分别从在增施有机肥后土壤微生物变化和固碳减排方面谈了自己的实验。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生吴光磊也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谈了自己的实验。现场参观后,田教授决定将自己的一名研究生也安排在弘毅生态农场从事硕士论文研究,从哲学视角探讨第一次绿色革命对农业带来的影响。

        离开生态农场前,周博士留言簿上写到:“去过很多生态农场,弘毅生态农场确为真正的生态农场,但愿这种模式能在更多的地方出现”。最后,田教授深有感触的说,弘毅生态农场研究团队(由蒋高明研究员发起)的新农村实践,已被媒体誉为国内与袁隆平、温铁军从事的“三农”实践齐名的模式,是生态循环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能在如此优美、和谐的生态农场开展与生态循环农业各个环节紧密结合的科学研究,是一幸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服务“三农”的具体体现。同时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再上水平,学有所用,为新农村建设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吴光磊为弘毅生态农场执行负责人、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图1 北师大田教授(左四)和中外研究生们

图2 参观有机种植园




图3  在阅览室,田教授找到了自己的文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352539.html

上一篇:农民为何重新喜欢有机肥?
下一篇:中国海洋大学赴红色沂蒙生态调研服务团体验弘毅生态农场
收藏 IP: .*| 热度|

2 杨洪强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