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静夜狂思-(26)-生死 精选

已有 4846 次阅读 2008-8-12 16:38 |个人分类:哲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哲思

这篇文章给小云

 

-----------------------------------------

 

生是最急切的宁静,而死是最优雅的躁动。

 

生是封闭的平衡,而死是开放的涨落。

 

生是死的开始,而死是生的终结。

 

生,起伏在死海里的一叶扁舟。

 

生是死绽放的花朵,而死是生结下的硕果。

 

人生而为折腾而死为宁静。

 

-----------------------------------------

 

对死的恐惧源于对“我”的认识,生而有“我”,死而无“我”。死亡带走一切“我”的记忆、体验、情感、欲望,没有“我”了,“我”“死”了。

 

生是确定的,清晰的;而死是未知的,朦胧的。所以黑夜和深渊都让人恐惧,而确定与清晰则大受欢迎。对于个人来说,大部分人至死不能坦然面对死;对于社会来说,大部分当权者只能接受控制和服从。

 

奇怪的是,对死的恐惧和对死的无惧都能让人迸发巨大的能量。

 

人在生的时候哭着来,亲友笑着迎;在死的时候笑着走,亲友哭着送。

 

人生而平等,但人的爸爸之间并不平等;

 

生是封闭的,所以自由都是相对的,至少人被自己牢牢束缚住了。

 

-----------------------------------------

 

生乃小我,死乃大我。大我乃自性,小我乃分别心。大我用于分享,小我用于体验。凡追逐小我者均有一死,凡得到大我者皆在别的小我那里往生。

 

思想记录了人的思维模式,它实际上记录了人的独特信息,人是可以在语言中传承的,不一定非要通过基因。

 

生只能感受生而不能感受死,死则都能感受。

 

生命的奇妙在于,构成生命的物质没什么区别,但两个生命却是完全不同的,至少看起来是完全不同的。

 

生是一种状态,死是另一种状态,我关心的是,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发生了什么?由生而死的变化或者好理解一些,那么由死而生呢?

 

我不知道生前和死后的两个瞬间人的体重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减轻的是什么?如果没有又是什么造就了生死的差异?

 

生的根本问题是:我是谁;死的根本问题是:我到哪里去;生死之间的根本问题是:活着是为了什么?

 

-----------------------------------------

 

死是必然的,那么生呢?如果特定的生命的生是必然的,那么整个宇宙将是决定的、全息的,从大爆炸开始就可以推知到时间拐弯这期间的任何事件;从特定的生命身上可推知所有生命;如果特定的生命的生不是必然的,那么,凭什么是“我”在这里而不是别人呢?

 

生是现象而死是本质。现象是纷繁复杂而多变的,本质则、是一以贯之而稳定的;当我们对死的基本认识改变的时候,就是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和宇宙的时候。

 

人的生命看起来是先越来越有序,再越来越无序。谁说人的生命不是轮回呢?由死开始,由死结束。组成“我”的物质没有消亡,而组成我的一切“信息”则被抹平。

 

-----------------------------------------

 

人有一个开始,也有一个终结;我们很自然的会想到宇宙也有一个开始,一个终结。物质(能量)不灭面对一个困境:这么多物质和能量从哪里来?我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天上不会掉馅饼,不生不灭的物质世界,难道起源于上帝做了一个梦?

 

大爆炸不是关于起源的理论,有东西给你爆炸,就已经不是起源了,大爆炸只是关于成长的理论。

 

所有人诞生的方式是一样的,而每个人的成长方式都是不同的。我怀疑,宇宙的诞生方式是唯一的,而成长方式是不同的,大爆炸应该不是解释宇宙成长的唯一理论。

 

死因可以多种多样,而死都一样。宇宙的生可能是以有序开始,而死以无序结束。宇宙的死不是物质和能量的死,是信息的死。一切旧的信息被抹平,世界以新的关系整合起来,连物理定律都将被修改,甚至物质的表现形式也会被修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38-34907.html

上一篇:挣扎--给小云
下一篇:秦汉英雄传说-17-(情伤之四)
收藏 IP: .*| 热度|

8 武夷山 孟津 刘玉平 郑融 谢柏松 马昌凤 王安邦 张星元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