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关注降雨带北移和潮汐作用

已有 4739 次阅读 2010-7-27 05:1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暴雨, 北移

关注降雨带北移和潮汐作用
 


 
2010年7-11月强潮汐时期降雨带有北移的可能 
 
        我在6月28日指出,2010年7-11月为强潮汐时期,降雨带有北移的可能,台风活动可能得到加强。在潮汐组合时段发生的台风可能形成不可抗拒的突发灾害。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6-28 13:27:18
 
 
中国南方强降雨基本结束 4-6月弱潮汐时期结束 
 
中国南方强降雨基本结束
2010年06月27日 15:53:23  来源: 新华网


南方强降雨基本结束 国家防总应急响应由Ⅱ级调整为Ⅳ级

 

    6月27日,武警水电二总队官兵在唱凯堤堵口复堤工程现场加紧施工。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新华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姚润丰)记者27日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目前我国南方强降雨过程基本结束,江西、湖南等省主要河流已处于全面退水阶段,除江西赣江仍超过警戒水位外,其他主要江河均已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但鉴于长江干流九江河段及鄱阳湖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洞庭湖、鄱阳湖水位仍在继续上涨,江西抚河唱凯堤决口封堵还在紧张进行中,国家防总27日会商决定,自6月27日16时将防汛应急响应由Ⅱ级调整为Ⅳ级。

  国家防总同时要求,江西、湖南等省继续密切监视汛情的发展变化,加强退水期的堤防防守,做好水利工程调度、圩区排水和水毁工程修复工作。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6/27/c_12269096.htm

1998年和2010年的强降雨记录表明,在夏季弱潮汐时期,由于冷空气南北震荡幅度较弱,降雨带有长期滞留在某一地区的可能,形成连续暴雨灾害和洪涝灾害。

2010年7-11月为强潮汐时期,降雨带有北移的可能,台风活动可能得到加强。在潮汐组合时段发生的台风可能形成不可抗拒的突发灾害。

2010年的强潮汐类型与1957年类似,1957年的灾害记录值得关注:当年发生流感世界大流行;1957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发生9.1级地震,1957年1月3日黑龙江东宁西南发生7级地震,1957年2月24日台湾花莲发生7.2级地震;中国发生严重低温冻害;中国发生特大干旱;松花江特大洪水,淮河流域大水造成鲁、豫、苏3省较严重水灾,黄河中下游部分地区水灾[3]。

2010年已发生的灾害:2009年发生的流感世界大流行依然继续,可能还将持续3-5年;2月27日发生智利8.8级地震,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中国发生严重低温冻害;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4-5月部分地区暴雨成灾。应该继续关注1957年的其他灾害[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 国 '98 大 洪 水。http://61.142.127.153:8080/UploadFiles/2629-1.doc

2.           1998年长江大洪水。http://www.jswater.gov.cn/News.aspx?NewsId=6807

3.           南方暴雨已致364人死147人失踪。2010-06-22 20:32:20 来源: 新华网(广州)。http://news.163.com/10/0622/20/69QEMKTQ000146BD.html

4.           杨学祥,杨冬红.  2010年和1957年的相似潮汐条件和相似灾害. 发表于 2010-5-19 13:28:46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242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8302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9509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2769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5727 
 

去冬北方暴雪致今夏南方暴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6日17:02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去冬北方暴雪致今夏南方暴雨

  一直要到去年北方暴雪的水汽完全耗掉,今年南方的暴雨才会终结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米艾尼 | 北京报道

  从5月至今的3个月里,中国南部地区遭受了多轮特大暴雨袭击,并引发几乎是1998年以来南方地区最大的洪涝灾害。

  有数据统计,与常年同期相比,江南大部、华南北部降雨量增加二成以上,其中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区增加五成至一倍。

  “今年的暴雨,如果从长江水位上来看,比1998年还厉害。”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机理研究室主任赵玉春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今年南方暴雨到底因何而生?何时结束?

  懒惰的降雨带

  从3月初开始,江西东北部地区就连续遭受大到暴雨袭击,部分水库开闸泄洪,一些地方出现洪涝灾情。

  在这之后,福建、湖南、湖北、重庆、广州等南方10省市相继发生了14 次强降雨,导致这些地区受灾严重。

  分析今年暴雨情况,赵玉春认为,每年5到7月本来就是中国南方地区降水集中的时段,而且是南方梅雨季节,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出现强降雨属于正常现象。

  中国夏季的降雨与青藏高原有很大关系。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这盘巨大的面积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有很多山峰超了7000米,占据对流层中低部,就像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

  冬季,当西风带南移控制中国广大地区时,西来气流就像海水,遇到青藏高原后分成南北两个支流。其中南支气流绕过高原南部进入中国内陆,成为一条从印度洋向中国输送水汽的通道,它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梅雨季的形成原因,“我们国家很多气候特点都因此产生。”浙江大学气象信息与灾害预测研究所所长谭季青解释说。

  此外,青藏高原自身也对周围地区产生影响,“高原低值系统形成以后,不断东移南下,影响着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原上总是不断地有云团,随着风带的引导往下游传播,高原低值系统东传,和副热带高压带来的暖湿气流形成了强烈对流,也就造成了南方大面积降水。”谭季青认为,这也是中国南方夏季暴雨主要原因。

  正是在进入夏季后,西风带北移、南支气流消失,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才能进入中国东南部地区。赵玉春说,雨带一般5月维持在南海上,后期到北纬18度附近,并且稳定地维持在这个区域里。一般情况下,它一直到7月后才移动到北纬22度左右。

  “雨水一般集中在5、6、7月。从雨带的位置来说,今年降雨在5月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6月雨带转移到了江南南部地区,7月到了长江流域。”他告诉本刊记者,一直到6月底,降雨带还大体按照“正常路线”和“正常速度”行进,但随后出现了异常。

  赵玉春说,今年南方降雨的特殊之处在于,从7月至今雨带一直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即湖北东部和安徽南部、江苏南部地区。“一般来说,我们国家南部雨带都在北纬20度到30度之间来回摆动,但是今年这个摆动的幅度很小,一直稳定在一个小范围内集中降水。”

  暴雪影响今年降雨

  今年降雨带“特别顽固”地盘踞在这个区间的原因是什么?

  谭季青分析认为,今年南方暴雨和去年年底的暴雪有直接关系,“而今年雨带推移的缓慢,也正好证明了暴雪是暴雨的导因。”

  “去年年底我们国家北方地区发生暴雪,在高纬度的地区的暴雪,必然预示着未来在低纬度沿海地区出现暴雨。” 他进一步解释说,去年北方暴雪把南方的水汽带到北方,水汽凝结之后,成为雨雪降到地面,雪化以后又在北方地区形成冻土。

  北方凝结在空气中和地下的水汽,随着春天到来和温度升高,逐渐蒸发出来,包括通过地下水等形式,把这股水汽慢慢输送到了南方。

  “我国南部地区受到西风带的影响很大,风都是从西北方传过来。去年欧洲、俄罗斯都发生暴雪天气,这些水汽也从北边一起下来,造成今年由北向南的水汽输送异常旺盛。”他描述说,在去年年底出现暴雪之前,夏季的水汽都是通过东南沿海和青藏高原南端进入中国南方,现在增加了从北方向南方流动的水汽,“加在一起,今年雨水就特别多了。”

  “多了一个水汽输送的通道,水汽不断在北方蒸发,每次随着西风带输送到南方,碰到了副热带高压带来的暖湿气流,都要形成一次强降雨,一直要到去年北方暴雪的水汽完全耗掉,今年南方的暴雨才会终结。”他预测说。

  至于今年的雨带为何移动缓慢、造成一些地区降水集中,谭季青认为,“过去水汽只来自西南部,雨带窄,比较‘苗条’,当然移动得快。现在加上北方的大量水汽,雨带变宽了,就像是变成了一个胖子,往北移动的速度自然也就慢了。”

  北方可能是“下一个目标”

  谭季青并非“全球变暖论”的支持者。他曾对过去100年的气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1900年至今地球一共经历了三个“降温期”。

  “1900年到1922年,是上世纪第一次气温下降的时期。1922年后气温开始回升。到了1930后,全球气温出现了第二次下降。大概持续了十年左右。”他说,“当时很多科学家都担心地球小冰河期的到来。结果到第二次降温结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地球都处在升温状态,1998年是一个顶点。”

  谭季青说,1998年春天中国北方地区曾爆发一次严重的沙尘暴:他认为这是一个标志:地球已经干燥到了极限,之后就开始转头了,于是这一年也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洪水。

  “从1998年开始,地球又进入了近100年来的第三次降温过程。”他说,“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三次降温过程之中。”

  在降温期,水汽输送可以到达很高的纬度,只要水汽没有被消耗完,随时都会发生暴雨。他预测,在未来的一些年份里可能还会经历和今年一样的洪灾。

  “衡量气候变化不是看极端天气事件,气候是一个常年的平均状况。这么多年来,其实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何况地球表面绝大部分是海洋,只要海洋气候没有改变,全球气候就不应该发生巨大变化。”他认为,这次的暴雨属于地球的正常气候活动,跟“厄尔尼诺”无关。

  事实上,去年冬天北半球大范围长时间降温降雪,已使“全球变暖论”受到一定质疑。

  这两天,三峡水库的入库洪水流量达到了最大峰值,迎来最大洪峰。赵玉春分析认为,这正好符合雨带推移的顺序。

  “从长江中下游的支流地区,移动到长江上游地区、再往后,雨带会推移到河南等北方地区。”他说,如果不发生意外,随着雨带北移,南方的强降水很快就会告一段落。

  不过,谭季青认为,北方地区今年有可能也会出现暴雨现象。

  “8月中下旬,雨带会移动到北方地区。通常到9月初,雨带会再次南移,但是今年的情况特殊,雨带说不定会在北方地区呆的时间长一些。”果真如此的话,未来北方的城市也需要应对暴雨的考验了。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7-26/170220760265_4.shtml
黄河中游多条支流发生洪水 
2010年07月26日 18:01:1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郑州7月26日电(记者张兴军)记者26日从黄河防汛抗旱办公室获悉,由于此前一段时间的强降水,黄河中游地区多条支流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大洪水过程。目前,黄河防总正积极利用相关水库进行联合调度,拦蓄错峰。

  据了解,7月22日至24日,黄河中游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导致渭河、伊河、洛河等多条支流发生今年入汛以来最大洪水过程。

  水文数据显示,7月24日,泾河景村站6时洪峰流量3280立方米每秒,渭河魏家堡站8时洪峰流量1860立方米每秒;洛河卢氏站15时42分洪峰流量1510立方米每秒;伊河栾川站13时42分洪峰流量1280立方米每秒,为1958年建站以来最大洪峰;潭头站16时36分洪峰流量3150立方米每秒,为1975年以来最大洪峰,是1951年建站以来第二大洪水;东湾站20时洪峰流量3750立方米每秒,为1975年以来最大流量,是历史第二大洪峰。

  为应对中游高含沙洪水及伊洛河洪水,黄河防总联合调度陆浑、故县、小浪底、三门峡等水库,拦蓄错峰,控制黄河花园口站不超过2600立方米每秒量级洪水。从24日18时起,陆浑水库按不超过1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控制下泄,故县水库按500立方米每秒流量下泄。截至目前,联合调度工作已经持续大约一周时间。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7/26/c_12375223.htm

 四川东北及华东沿海等部分有大雨或暴雨

 www.cnfol.com 2010年07月26日 09:10 糖网  查看评论   全国强降雨落区预报图

  中央气象台2010年7月26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预计,7月26日08时到7月27日08时,四川盆地中部和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江西南部、浙江大部、福建大部、台湾南部、广东东北部、广西东北部、黑龙江东部和南部、吉林大部、辽宁东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上述地区局地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防 御 指 南:

  1、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http://futures.cnfol.com/zzzx/100726/403,1928,8086415,00.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47596.html

上一篇:天气信息:8月拉尼娜气候即将到来 全球灾害不断
下一篇:2010年7月末至11月初拉尼娜将快速发展的可能性增大
收藏 IP: .*| 热度|

3 钟炳 毛克彪 hugege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