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等离子体科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博文

磁重联漫谈(14):“离子撕裂模”迷雾

已有 6232 次阅读 2010-7-14 12:45 |个人分类:学海无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磁重联, 有理面, 边界层, 撕裂模

说起无碰撞撕裂模的线性理论,有一段历史值得一提。

 

前面说到无碰撞撕裂模线性理论,即LPV理论,在发表时主要针对在地球磁尾等离子体中的应用:将地磁尾磁场简化成东西方向流动的“越尾电流片”(cross tail current)南北两侧、地-日连线方向上的反向磁场。而磁重联则被看成是零磁面(neutral plane)附近“非磁化”效应引起的。但是实际上地磁尾是地磁“偶极场”在night side被太阳风拉伸的结果——也就是说,无论拉伸得多厉害,在所谓的“零磁面”neutral plane上总是存在的一个垂直该面、南北方向的非零“normal”磁场分量。因此电子在neutral plane上仍然是被磁化的。而且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磁力线变成一组抛物线型的曲线,磁扰动引起形变在neutral plane上表现为磁力线的疏密变化;而环绕磁力线的电子的密度也被压缩和拉伸。这时,磁场扰动能量被转换成压缩电子密度的能量,撕裂模被稳定。

 

这种磁场分布的稳定性的本质,是原来被零磁面分隔成两个不同拓扑区域的磁场结构,因neutral plane上的“normal”分量联系起来。因此,扰动磁场只是使得磁力线变得疏密相间,但不再引起磁场拓扑的变化。

 

可是这样简单的物理图像当时却没有人想到!

 

70年代对这样的磁场位形下的撕裂模稳定性的解释是:电子压缩效应(Electron Compressibility)。因此有人提出:虽然电子被磁化了,但是如果normal磁场分量足够小,离子仍然是非磁化的,有可能提供不稳定性的自由能。

 

于是就有人来看色散关系:

1/g=1/Ge+1/Gi

这里 g 是撕裂模的增长率,Ge是电子的贡献,是Gi离子的贡献;分别同各自的质量的平方根成正比。所以Ge<<Gi1/Ge>>1/Gi。近似有

                            1/g=1/Ge  g=Ge=ge

人们就把色散关系改写成:

1/g=1/g e+1/gi

 

这样写不是不可以,只要记住g eg i的物理意义,把它们看成代表不同粒子贡献的参数。可是有人就误解(或者说“偷换”)了这一概念:既然电子对不稳定性没有贡献了,就简单地把它的那一项拿掉。于是把电子磁化、离子“非磁化”条件下的色散关系写成:1/g=1/gi,则

g=gi

并把这一新的“不稳定模式”称为“离子撕裂模”。因为g ig e至少大40多倍,所以“离子撕裂模”反而变成了更快增长的不稳定性!!

 

尽管1986年,LPV三人中的Pellat和另一位法国物理学家Lembege指出了离子撕裂模的错误[Phys. Fluids, 25, 1995 (1982)] 。但是没有打中要害。致使这一理论竟然统治了磁尾磁重联研究20年之久!到90年代初期甚至有所谓“ideal tearing”的理论出现。可见当时对磁重联的物理图像的理解上的混乱。

 

其实,问题的本质在于我们前面说过的:扰动磁场只是使得磁力线变得疏密相间(即激发沿neutral plane传播的磁声波),但不再引起磁场拓扑的变化。

 

陈省身先生说得好:几何物理是一家。对物理过程的拓扑直观,往往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其物理本质。对磁重联研究来说尤其如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46-343830.html

上一篇:2010年世界杯期间发生了什么?
下一篇: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6: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