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做事 欣赏 淡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xf E-mail:zc2623@qq.com

博文

教育学的自强

已有 3731 次阅读 2008-7-19 10:28 |个人分类:关于读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教育学常为人戏谑,如果说短暂的嘲讽,羞臊的是教育学者;那么长久的戏弄,惭愧的就恐怕不能只是教育学者了。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家喻户晓的。相对于教育的教育学,却一直处于低水平的状态,人们岂能以取笑了事?难道它不值得所有人深思?事实上,现存的每一个学科,不仅考验着专业从业人员的能力,而且折射着人类总体的能力,教育学就是一个例证。
??一个学科的现状,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科的历史、研究人员的素养、相关学科的发展等等,在这些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是学科自身的特点。刘庆昌教授曾指出“教育学是一门难以超越常识的学科”,“教育学是一门容易湮没天才的学科”,“教育学是一门知识成本较高的学科”,“一个学教育学的人,若想成为有建树的教育学家,就必须首先懂得哲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基础和前提性的知识,否则,他在教育学领域只能是一事无成。”很显然,教育学的形象,暴露的绝不只是教育学者的问题,但要改善它,教育学者责无旁贷、首当其冲,因为教育学首先是教育学者的教育学,教育学的自强最终只能落实为教育学者的自强。
??教育学尴尬的处境,连业内人员都感到困惑和迷惘,之所以如此,刘庆昌教授在《教育思维论》中指出,“教育学之“形”的隐伏,是教育学领域的人们感到困惑和迷惘的根本原因。”教育思维概念的确立,首先解决的就是教育学之“形”的问题,“形”的问题实质是结构的问题,教育思维展现的既是教育知识的结构,也是教育学的结构。
这种认识上的结构,在人类教育思想史中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现有的思想史书籍无法体现它,也就是说,现行的思想史书籍并没有体现出教育知识之“形”,更不必说体现教育学之“形”,这也是造成人们对教育学多有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人们从思想史书籍中,看不到一个显明的结构,根本无法领略思想本身的运动过程,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个牌位式的人物思想陈列,形式的杂乱最大程度地削弱了内容的高明,这就需要我们依据教育思维这一结构,重新理解教育思想史,重新撰写思想史书籍,展现教育思想的传承,使形式为内容服务,表现人类在教育领域的智慧和高明,奠定现有教育学坚实的历史依托。
??那么,教育思维是什么?“教育思维是教育思想的逻辑的格”,“教育思维是人类的教育实践理性,是教育理论认识在教育实践面前的凝结,也是教育实践经验在人们认识中的凝结;就其实质来说,是一定的教育观及其支配下的教育操作思路的统一体”。
具体说来,教育观是教育思维的基础,是人们关于“教育(应该)是什么”的理解(解释),“是教育方法思考的理性前提”;教育操作思路是教育思维的核心,是人们关于“教育(应该)怎么做”的反映(构思),“是人们在一定的教育观支配下对教育行动的思想设计”;教育观和教育操作思路是必然统一的,“是人的意识功能(反映和控制)在教育认识中的表现”,“是人们认识教育和改造教育两种意图有机结合的产物。”
分析地说,在人类教育思想史中,教育思想的运动就是教育观(教育是什么)和教育操作思路(教育怎么做)的运动,实际上,教育观和教育操作思路根本不能截然分开,教育是什么暗含着对教育怎么做的思路,教育怎么做暗示着对教育是什么的理解。
??教育学遭到其它学科蔑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来自教育学内部,来自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两大领域的相互责难,虽然任何研究领域都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但没有哪一个领域像教育这样,实践对理论的要求如此迫切,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如此深刻,于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沟通问题,几乎成为教育学研究的第一问题。
??刘庆昌教授认为,“教育思维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互动的中介”,教育思维概念确立后,“‘知(理论)——知支配下的行的设计(教育操作思路)——行(实践)’和‘教育理论家——教育工程师——教育实践家’两个相关结构显形。”
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首先需要教育理论的教育思维化,“教育思维是一种教育观变为现实的必经的认识性阶段,其核心是一个应然的操作思路。”教育工程师作为实现这一转化的主体,通过阐释教育观,筹划和设计教育观实现的操作思路,形成教育思维;然后,需要教育思维走向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工作者成为第二次转化的主体,通过把外在的教育思维内化,指导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动。
关于教育理论从教育实践中来,刘庆昌教授认为,一方面,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会转换为教育观或教育操作思路的问题,即教育思维问题,有意义的研究在解决实践问题的同时会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者个人的教育思维,有价值的个人理论会通过教育思维转换为具有普适性的公共理论。
??《教育思维论》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教育学之“形”的探索,对教育思想史学的方法论启示,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它展示了教育学和教育学者自强的一个缩影。
    (《教育思维论》,刘庆昌,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451-32678.html

上一篇:成语的另一面
下一篇:笔墨之间,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根本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