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不良生活方式:加剧了“内乱”

已有 3983 次阅读 2008-7-14 19:19 |个人分类:何裕民谈肿瘤|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每个人身上都既有原癌基因,又有抗癌基因。一般情况下,它们都处于封存不动状态,但在特殊情况下,原癌基因被激活或抗癌基因丢失,人就会患上癌症。原癌基因的被激活和抗癌基因的丢失,常常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等外界因素有关。因此,癌症也被认为是一类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病。

    例如,衣食住行都会引发“生活方式癌”,其中以饮食与癌症的关系最为密切。研究提示,从一定程度上,胃癌、肠癌、肝癌、喉癌、食管癌、肺癌、胰腺癌、胆管(囊)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发生,都与饮食不当有密切关系。长期过量的膏粱厚味(超量富含营养的食物,包括高热量、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是触发这些高发癌症的罪魁祸首。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与吸烟、饮酒和水果蔬菜摄入量不足密切相关。生活压力过重,又不善于发泄,可引发某些癌症的发生;起居无规律,生活节奏紊乱,少食或不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长期食用腌制或油炸食品,包括长期使用一些化妆品等,都有可能引发癌症。此外,某些行为方式也会引发癌症,比如经常以车代步、以电梯代步,易患大肠癌;口腔不洁易患口腔癌症;不洁性生活可致阴茎癌与宫颈癌;长期吸烟与被动吸烟、厨房空气污染,可致肺癌、胃癌、喉癌、膀胱癌等。

    不良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引发癌症,还可能加快癌症患者的死亡。吸烟可导致约85%的肺癌患者、80%的喉、咽、口腔和唇癌患者、75%的食管癌患者、45%的膀胱癌患者、30%的宫颈癌患者和20%的胃癌患者死亡。吸烟者的癌症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2倍,重度吸烟者高达4倍以上。

    因此,不良生活方式也是通过加剧“内乱”而影响癌症的发生发展的。有鉴于此,1998年8月第17届世界肿瘤大会上专家们明确提出:“人们若想远离癌症,最有效的途径是彻底改变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不是与生俱来的。生活方式是后天形成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受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思想修养、文化修养、知识结构、个性特征制约。一个人养成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钟情于习惯于某种生活方式,既受前文提到的那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也受客观生活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为此,WHO曾专门举办了主题为“与生活方式疾病作斗争”的国际卫星电视会议。WHO的专家们指出,癌症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与癌相关的不良生活方式有以下四种:

1)不合理的膳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步入一个单纯追求味觉享受的误区,而很少重视合理的科学的进食。

2)吸烟:吸烟是人类近2 000年来染上的一种不良行为。它对健康构成多种危害,不仅会导致心脏病、高血压,而且也会增加癌症的发生率。

3)心理紧张和压力:过去较长时期内科学界一直认为用仁慈和同情来安慰患者,以及用心理支持来鼓励患者等都属于非正规医学。然而,直到最近人们才发现,正是这些所谓的非正规医学会影响到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愈后。

4)缺少运动:现在人们出门有汽车,上楼有电梯,办公现代化,家务劳动社会化乃至于现代人连走路都越来越少。因此,科学家们呼吁:生命在于运动。

    WHO的专家们估计,到2015年,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世界头号杀手。发展中国家死于生活方式疾病的人数,现在占总死亡人数的45%,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上升为60%,与发达国家几乎一样。

    因此,从预防医学的角度提出预防“生活方式癌”的新概念,主要目的在于癌症并不可怕,其既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通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防癌意识,切断生活方式与癌症的通道,选择平衡膳食、戒烟限酒、适当增加运动并保持乐观心态,可以预防30%~40%的癌症发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32179.html

上一篇:治病:怎能忽略了人
下一篇:饮食营养--不能忽略差异性
收藏 IP: .*| 热度|

2 陆绮 张星元

发表评论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