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很想给地球把把脉

已有 3639 次阅读 2010-4-18 14:19 |个人分类:中医研讨|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地球, 生态环境

刚才看到中央气象台最新发布的天气预报:

未来三天,新疆北部和沿天山地区、西藏东部、西北地区大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等地有小到中雨(雪)或雨夹雪,其中,陕西南部、吉林东部、辽宁东部、西藏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雪);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以及西南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黄淮中西部、江淮大部、江汉、重庆东部、贵州东北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北部、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未来三天,受冷空气影响,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大部、东北大部等地有4~6级风,新疆山口地区瞬时风力可达8级;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北方大部地区降温4~6℃,局地降温10℃以上

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预报:今天,玉树地震灾区以多云为主。19日白天至20日夜间,玉树有小到中雪,最高气温将下降4~6℃。22日白天到23日夜间,玉树震区中雪

旱区天气预报:未来三天,贵州西南部、广西西北部、云南东部、四川南部有一般不足5毫米的降雨,广西东部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西南主要旱区大部地区气象干旱仍将持续。

本来温度就低,还要降温哦!尤其是震区还有中雪,真让人担心那些灾民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

我们生存的地球到底是怎么了?难道真的像《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的那样,出现了“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这段原文是说:天地自然界中存在着有利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规律与法则,这种“好生之德”是藏而不露、于不知不觉的无形中发挥着作用的。如果自然规律遭到破坏,“上苍”的威严就会显露出来,此时日月发出的光辉不再明亮(因空气污染?),不正常的气候变化不断光临,自然界中的阳气闭塞不通(低温),地上的阴气凝结昏暗,多阴云雾霪天气,正常的甘露不能按时降下。天气不降,地气不升,上下交通不畅(大气环流受阻?),所以万物的生长发育都受到影响,致使一些珍贵的植物枯死(植被破坏)。天地间的恶气(毒气、有害气体)发散不出去,使得风雨不能遵循四时节气如期来临,甘霖不降(下的都是酸雨、泥雨),常常会出现狂风不时而至,暴雨不节而起,一年当中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变化规律失序。这种现象就是违背自然规律而导致的,将会让万物的生命没能活到一半就中途夭折灭绝。——这是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黄帝内经》中写下的谆谆告诫!每当看到我们的地球出现各种灾害并不断频发的时候,总会自然而然的想起这段几乎被炎黄子孙遗忘却是令人惊心动魄的经文!

近年来,地球上的状况真是不容乐观,愈来愈多的灾难性天气接踵而至,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洪水、冰雹、雪灾、干旱、飓风、沙尘暴,还有瘟疫……地球,就像一个精气衰微、神疲形弱,却肩负重任、严重透支的过劳人,积劳成疾已使她满身疮痍、病入膏肓。如果能够把到她的脉搏,是否已经脉微欲绝?——呜呼,我哭!是否用长白山那千年才得的人参做成独参汤、四逆汤,再加上针刺急救,就能够回阳救逆,挽救她那曾经沧海万古不衰的生命?!或许,这世间还有哪方神圣存有高招儿,如果大家知道的话,一定要花重金(全球人集资)请他出来哦,求他拯救拯救我们这个苦难的地球吧!

 

来自百度: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里持续恶化。有资料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1亿。目前世界上约有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在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如今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503-313354.html

上一篇:千万别让孩子吃成胖子
下一篇:冰雪的春天终于结束了
收藏 IP: .*| 热度|

7 武夷山 陈儒军 王号 陈国文 杨正瓴 陈辉 丛远新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