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如何认识现在的研究生培养目标? 精选

已有 8423 次阅读 2010-4-8 15:24 |个人分类:教育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王德华老师在我的博文《如果我是中学教师》(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9569)中评论道:“高素质教师不是没有,是没有用场。研究生毕业当中学老师,不是一个好选择。毕竟教育是有规律的,研究生培养是科研能力,不是教学艺术。”这回跟老师掐一架:)

我国于198022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其中对硕士研究生的要求是:“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从该条例可以看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时至今日,三十年过去了,虽然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设置和试办专业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但就整体而言,专业学位在研究生教育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研究生的年招生规模只有区区几万人,如今的招生规模早已非昔日可比,如果我们仍然把研究生教育定位为培养学术型人才恐怕既不符合实情也不可能做到。老师身在中科院持有这种观点是正常的,因为中科院作为专业的研究机构,他们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如果不是学术型人才,那么还有哪个部门、哪所学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适合作如此定位?对于学术型的研究生而言,他们的终结目标当然不是攻读硕士,而是攻读博士。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计算,现在我国每年招收的博士生五万人左右,不到硕士生招生人数的十分之一,换句话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硕士生毕业后将走向社会从事一般性工作,难不成为了那不到百分之十的未来博士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硕士也跟着一起享受以博士为目标的培养方式?诚然,学生的能力也许有个挖掘的过程,但事实是,每年数以几十万记的硕士毕业生绝大多数不可能真正做科学研究,即使是博士也有半数以上进了政府机关当了公务员。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是否该思考一下,我们的硕士生培养目标需不需要作适当调整?

如果我们坚持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不变,那招生规模就应该调整,不是扩大,而是要大大压缩,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压缩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形下还强调什么学术型人才培养恐怕有点一厢情愿,实际不可能做到。如果我们片面强调学术型,最终会带来什么?无论是目前的师资实力还是生源质量都难以保证每年培养几十万的学术型人才。

再来说说研究生去中学的问题,老师的观点是建立在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基础上的,我们且在此基础上探讨一下。就说数学吧,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掌握数学知识还是学会运用数学?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怎样才叫运用数学?简而言之,学会提炼数学问题,懂得用数学思想分析问题,善于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这个要求相对于中学生是不是有点高了?有点不切实际?可是如果我们学了数学却不知道如何用数学,那学来何用?难不成真的为了应付考试?那还进行教育改革做什么?大家都钻进题海比解题水平就行了。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教师凭借什么教给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一个真正高水平的数学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科研经验的积累,因为数学研究本来就是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生教育不失为培养中学教师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当然还有个如何当教师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当中学教师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至少比当公务员更加具有针对性,比起某些政府官员建议修建大学生练摊市场更加靠谱些。其它专业如何我似乎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310046.html

上一篇:如果我是中学教师
下一篇:花红柳绿又一春
收藏 IP: .*| 热度|

18 王德华 鲍永利 陈安 钟炳 刘全生 陈国文 王继华 吕喆 苏红 刘畅 苗元华 柳东阳 李学宽 唐常杰 左正伟 丛远新 xchen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