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谛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hongcai 持允公论,道衡维新。

博文

科学与哲学

已有 4918 次阅读 2010-3-11 10:25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哲学, 科学

科学与哲学是不同的,科学只问是什么,而哲学一定要问个为什么。

科学当然也问原因,不过这个原因就是前因后果,并不溯及久远,而哲学所问的都是根本之道,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形而上,所谓彻底理性。科学理性只是有限理性。

科学的一定要诉诸经验,而哲学不能单靠经验,必须超出经验,就经验论经验就不是哲学。

科学反对玄思,并不关心久远之道,而哲学总是要问既往来生,关心命运本质。

科学炫耀力量,强调征服,哲学强调从容镇定和共生,所谓各安其道。

科学的终点就是技术,变成一种操作的规范和规程,按照这样的规程下去就能够获得既定的结果。哲学的终点就是信仰,从而可以推演出世界的生生灭灭和宇宙演化规律和法则。

科学的起点是哲学,但所追求的是事实。哲学起点是事实,但所追求的却是本质。

而纯科学就变成了哲学,一般的科学都是不纯的,它总是具体的、特殊的,而非哲学那样是普遍的、毫无例外的。

哲学一般都是普遍的,而具体的哲学就快变成了科学,因为它是从某个具体信仰出发的。

古代的哲学也叫科学,即是针对万事万物真理。当时的哲学只是指一种智慧的事业。到了近代科学和哲学才出现了分野,随着科学走向昌盛,从而哲学走向了没落。

科学使人越来越走向了物质,从而也出现了精神的虚脱。

哲学也在不断地挣脱,拼命地完善自我,但终究无法抵挡现实的诱惑,所以开始寻找具体学科的归宿,这样哲学不再真正的哲学。

没有人能够真正收复哲学,所以哲学也就变成了破败不全的,无论是语义学还是什么别的,都只能是哲学的暂时的寄托。

哲学就是要追求永恒之道,变不可能的成为可能的,但这又是不现实的,所以哲学就变成了持久的困惑。

其实哲学就是因人而生,哲学的困惑也就代表了人的困惑。人总是希望找到一个永久的居住之所,希望摆脱奔波,这在现实中怎么是可能的?于是还得奔波。于是就有了一种哲学:变才是永恒的。永恒的变?岂非矛盾?

是!这是矛盾,但这就是辩证法!

所以世界就处在永恒的流变之中,没有固定的居所,似乎这才是世界的本质。

看——永恒的变就是不变!这就是一个悖论!至今仍然没有人能够透悟这一本质。如此,知识就不可能终结,就必须继续探索。

还是科学比较明智,即抓住现实的就是抓住永远的。那么试图一开始就抓住事物本质是不现实的。

就这样,科学与哲学开始走向统一,从而出现一种学问即科学哲学。

没有什么能够改变这一事实:世界就是矛盾的!别试图去寻找什么心灵的静阖。矛盾的世界就是烦躁的,你只能暂时躲开它,无法彻底地与它永别,与它永别就是与世界永别。没有这个企图,那么你的想法都是不彻底的。

那么,生活的哲学就在于闹中取静,这样就在世界与自我获得了一种平衡。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也无法过分超脱!

存在的才是合理的,如果不存在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存在先于本质。

当然这不同于传统哲学:为了意义而存在。

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其实有一个平衡点,即都承认存在,只不过对意义生成的看法不一样。当然,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承认意义的存在,如果没有意义的存在世界就成了空洞。有了意义,世界才是充实的。正是这样,传统哲学认为意义才是存在的根据,或意义是存在的目的,如果没有先在的目的,何以存在?

由此产生了理性哲学。这样人类生存就有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注定的,但是不能选择的,所以人生存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对于许多人而言就是一个负担,因为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目标,所以生活就变得极度无意义,当然如此生活就变成了空虚。

在传统哲学视野下,先知先觉者自然是圣人之列。后知后觉者当然是众人,不知不觉者当然是愚人。似乎这是不可改变的。所以孔夫子就说,“唯上智下愚不移”。

现代哲学从根本上说是经验哲学,认为一切意义都是人创造的,都是在满足自我需要的过程中产生的,都来自于对自我满足时的体验,这似乎还原了生活的本质。但是它不能解释,为什么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不感到幸福!尽管人的欲望不断地被满足,似乎人还有一个最大的愿望还没有实现或满足。那究竟是什么,经验哲学无法回答。

不管怎么样,经验哲学让众多人的心理获得了一丝安歇,因为这样可以感受自己还不是不正常的或是另类的,从而也不会使自己活得那么累了。这样哲学从来世变化成今生,从而也可以享受世间快乐了。所以传统哲学是一种精神哲学,而经验哲学是一种物质哲学。对于精神哲学只能通过推理获得,对于物质哲学则可以通过感受而获得。当然这样的收获是不一样的。

当哲学开始推崇物质的时候,哲学就走向了没落,那么科学也就成了主角。这既是人为的,也是必然的,因为人首先必须生活,而生活首先必须是物质的,其次才是精神的。所以大众必然只能照顾物质,而只有精英才有闲暇去过问精神实质。这个趋势也必然导致精英社会让位于大众社会。所以说现实社会越来越大众化了,因为人们在物质利益面前往往是不可选择的。

所以当物质文明畅行,精神贵族必然走向衰落,这几乎是不可改变的,除非人类普遍地达到了一个高度,即人类不再为物质所困惑。但那一天的到来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一天到来只能存在于精神世界或心理世界或想象世界抑或理想国。因为那有天到来可能就意味着终结科学。

世界必然是多元的混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在追求之中区分层次的。而且也必然是舍弃物质利益者才能变成统治者,追逐物质利益者变成奴仆,这似乎就是统治术。因为大众才追求物质利益,而精神贵族只追求自己完满的人格,从而变成了自我的主宰,也自然是世界的主宰。为物质利益所驱使者当然只能是奴仆。

最终,科学与哲学也必然是一体的。科学关注物质生活,哲学关注精神生活,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两者都不可能忽缺,从而精神和物质是一体的,科学与哲学也必然是一体的。
(本文同时发表在本人百度博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90-301887.html

上一篇:休眠
下一篇: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收藏 IP: .*| 热度|

2 蔣勁松 zengf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