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岛探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建立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博文

《蛇岛》拍摄记 精选

已有 8794 次阅读 2008-6-17 20:4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神秘的蛇岛自伍律先生的《蛇岛的秘密》一书问世以来蛇岛备受瞩目,陆续有很多电影厂、电视台其中不乏国外的媒体不远万里也来拍摄神秘的蛇岛。

长春电影制片厂自19735月始,数次跟随辽宁蛇岛考察队登岛拍摄了《蛇岛》科教纪录影片,季达明教授、黄沐朋教授等担任该片的科学顾问,在他们的指导下,《蛇岛》电影客观地科学地揭示了蛇岛及蛇岛蝮蛇的秘密。由于当时正处在“文革”时期,考察当中有许多难得的镜头,却因种种原因而没有拍摄下来,这些镜头本来可以拍到的,当时被认为是低级趣味的镜头而没让拍摄,实在叫人惋惜。尽管这样这也是第一次将蛇岛搬上银幕介绍给世人,有很多人是通过这部影片了解蛇岛的,我就是其中一个。

《蛇岛》拍摄完成后编导张国仰先生写了一篇电影拍摄散记,我摘录其中一部分以飨读者:

19735月,我和摄影组的同志随同辽宁省蛇岛考察队去蛇岛拍摄电影。

记得,许多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都替我们捏把汗。毒蛇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种阴险、狠毒的动物。它那凶残的目光,致命的毒牙,蠕动的身躯,没有一处不令人恐惧。我和许多人一样,从小就厌恶它。现在要让我去一个全是毒蛇的世界,说实在的,心里也有点害怕。

511上午9点,我们随着考察队一行25人,从旅顺海军基地乘军舰出发。这一天,风和日丽,万里情空。舰艇驶出港口在广阔无壤的渤海海峡劈浪前进。绕过辽东半岛最南端的老铁山,折向渤海湾西北方向航行。经过黄海、渤海的交界,水流湍急,浊浪滔天,船巅簸得特别厉害。多数队员发生晕船,舰长劝大家回到船舱休息,11点刚过到达了蛇岛。

吃过午饭,考察队员甲板上集合。大家穿着防护服,活象宇宙飞行员。全身上下除了眼睛没有一处裸露在外面。临走,每人还发了一管防治蛇伤的急救药,以备万一。然后乘登陆艇直奔蛇岛。

来时还是睛天,这回工夫却刮起呼呼大风。俗话说:海上无风三尺浪。一刮起风来,海面波涛汹涌,自浪翻滚。登陆艇就象飘浮在水面上的树叶,忽上忽下。几次靠岸,都差点儿被翻卷的巨浪撞到礁石上。最后不得不换小舢板分批上岸。

岛的北岸,由于海浪冲蚀,流水切割,形成几条巨大的喇叭形沟壑。沟口崖壁塌陷,岩石嶙峋,参差突兀。我们从这儿登岛上岸,然后沿着乱石交错,杂草丛生的沟底往上攀登。

当时心里紧张极了!每挪动一步都要向四周瞧瞧,不仅小心滑倒,还得留神提防蛇群的袭击。没等爬上沟顶,人人汗流夹背,厚厚的防护服早就湿得水淋淋了。说也奇怪,一路上大家的目光从未放过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可是谁也没有看见一条蛇。

爬上沟顶,映入眼帘的不是万头窜动的蛇群,却是满山林木纷繁,山花烂漫的峋丽风光。一片片栾树刚吐浅红色的新叶,一串串嫣笑怒放的梨花,飘散着沁人肺腑的芳香。还有,丁香花、延胡索、藕斗芽、白层芽、小叶芽、玉竹……铺满山坡、沟谷、林下。

眼见百花丛中彩蝶纷飞,耳闻浓荫深处百鸟争鸣。这哪里象毒蛇世界?分明是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花园。大家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摄影师急忙拿起摄影机进行拍摄,早把登岛时的恐惧抛到九霄云外。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蛇岛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阴森、可怕,而是,多么美丽、实有生气啊。

蛇岛是蛇的世界,怎么不见蛇呢?后来,我们才发现岛上的蛇有很好的保护色,颜色几乎跟周围环境一模一样,栖息好的姿态又跟周围的景物十分相似。缠在树上的蛇象干枯的树枝;爬在岩石上的蛇,宛如石头的裂纹。叫人很不容易认出来。有时我们钻树林,前头的人已经过去了,后面的人才发现就在刚才人穿过的树上,正爬着一条蛇哩。这些惊险场面被我们的摄影师一一摄入镜头。

不过,岛上的蛇非常老实温和。只要不碰它,离近半尺拍摄也不跑。极少主动攻击人。这大概是由于过去岛上人迹罕到的缘故吧。不过,等考察快结束的时候,岛上的蛇就不那么傻笨了,似乎变得聪明起来,稍微听到一点动静马上逃之天天。再拍摄它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发现岛上的蛇有惊人耐性,假如头一天等不来,第二天它照旧爬回原处继续等。要是运气不好,甚至几个月总在一个地方等着。

小鸟喜欢凌晨、黄昏出来觅食。蝮蛇只好贪黑起早。所以,一早一晚岛上的蛇纷纷出洞,比较活跃,有时一棵树上竟爬着十几条蛇。野外,看到蛇扑鸟的机会是极不容易,拍摄更难。这次考察期间,我们有幸碰上了一次难得的蛇扑鸟的场面。真是多采极了!

一天下午,我们隐蔽在一棵栾树下拍摄。这棵树上爬着一条成年蛇,体背的班纹和颜色跟栾树的树皮非常近似。它前半载身子弯曲成象压缩的弹簧,腹部紧贴树枝,尾巴缠在树上。四点多,忽然唧唧喳喳地飞来一群小鸟。树上的蛇听见鸟声,嘴里不断地吐出舌头(也叫信子)四处搜索。这时,一只冒失的小鸟落在它头前,没等我们开动摄影机马达,就看见那条蛇立刻疾如弹丸似的伸直身子扑向小鸟,狠狠咬住。小鸟尖叫着拼命地挣扎,最后,一齐掉在树下。那条蛇并没松口,一边爬一边吞吃小鸟。等我们上前拍摄时,它把鸟又吐出来便逃走了。

这个可遇不可求的珍贵镜头可惜未能拍摄下来。为了拍摄蛇吃鸟,大家想了好多办法都没有成功。最后只得采取“饥饿政策”。我们从岛上捉了许多蛇,把它们放在辽宁大学生物系的蛇园里。不给吃的,特意饿它半年,然后再放鸟进去。这办法真灵,那些蛇这时不管有人没人,提住鸟就吃。大概是饿急眼啦,吞吃鸟的蛇,你就是打它也不吐出来。甚至,两条蛇为争夺一只鸟,大蛇把小蛇连鸟一齐吞下去。蛇吃鸟的镜头很顺利地拍成了。

蛇吞鸟也非常精采。蛇没有咀嚼的牙齿,只能囫囵吞咽,通常先从鸟的头顶开始,把鸟嘴折向后方。这样,鸟的尖喙不会戳伤口腔和食道。碰到小鸟翅膀张开的情况,它还能用嘴象合拢折扇那样把翅膀并拢起来。动作虽然简单,但对愚笨的爬行动物说来已经相当不简单。为了让观众在银幕上能清晰地看到这些生动的细节,我们用长焦距镜头拍下了这些镜头。

渤海湾冬季结冰,蛇岛被雪复盖。岛上的蛇如何过冬?过去是个谜。这次考察我们拍摄到了蝮蛇冬眠的镜头。原来,岛上的蛇冬季三、五成群地钻进较深的地上岩洞,把身子卷曲在疏松的土层里冬眠。蛇岛气候温暖,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冬天冻土层没有陆地深,又有岩洞为穴,加上地面上复盖一层厚厚的枯枝落叶和腐殖质,蛇根本冻不着。它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上一冬,直到来年四月春暖花开才苏醒出洞。

蛇岛考察非常艰苦。不仅山高路险,荆棘遍野,而且岛上没有淡水,给考察工作造成很大困难。过去历次考察每次最多两、三天。这次考察在海军旅顺基地的协助下,前后持续两年多。考察队不畏艰辛,爬峻岭,越深谷,穿密林,足迹踏遍全岛。对蝮蛇生态以及岛的地质、气候、动植物资源做了全面的科学普查,取得了很大成果。

还让我难忘的一件事儿是:20059221011日,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组,在编导张瑾女士和摄像邝晓群、编辑杨高两位先生的共同努力下,跟随我们“蛇岛蝮蛇最大容纳量”课题组爬高山、下陡崖、钻丛林、寻蛇穴,零距离接触毒蛇,真实地揭示了蛇岛的蝮蛇王国秘密,他们这种敬业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孤岛蛇国”节目在2005116日中央电视台十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后,引起很大反响,收视率创该周最高。节目播出后20066月我应邀接受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栏目主持人张藤岳先生的专访,分两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孤岛蛇国》电视片的编导张瑾女士2006年受到了广电总局的表奖,我作为嘉宾也荣幸地出席了2006年广电总局先进事迹报告会,与张瑾女士共同接受了主持人康辉专访。


中央电视台蛇岛摄制组

编导张瑾正在讲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80-29456.html

上一篇:聪明的小蛇
下一篇:怀念帐篷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