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今日立春——一年之计在于春

已有 4637 次阅读 2010-2-4 08:02 |个人分类:张焱讲养生|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养生,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标志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自然万物生态变化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农忙时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video/20133.shtml

     中医认为春季养生当从立春开始,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指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通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三月,指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按节气划分,从立春到谷雨,共含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

在一年当中的春季三个月里,是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天地间的生发之气萌动,万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在春季养生,应该注意做到:

1、早睡早起,锻炼身体  春季生机盎然,万象更新,万物复苏,清晨空气清新。人们要注意在入夜以后早点休息,并要早一些入睡,在清晨时早一些起床,但要保证睡眠的时间,以缓解春困。选择恰当的锻炼身体方式,活动四肢,舒缓形体。可以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在庭院或公园中舒缓地散步。尽量让头发松散自然,穿着的衣服要宽松舒适。这样,能够使人的形体不受约束而自然舒缓,在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气息,保持心情舒畅,轻松愉悦。

2、尊重自然,维护生态  人类要懂得尊重春季自然万物的生长,欣赏万物生发的繁茂景象。对于春天初生的万物、生机萌动的景物,要用爱心去欣赏。要爱护草木,尊重生命,主动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不要人为地乱砍滥伐,更不要伤害鸟兽等各种小动物来破坏大自然的生机。——这就是顺应春季生发的自然特性,适应春季的养生原则。正因为如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春游”的习俗。春游,古称踏青,也称游春。早在我国汉代就有踏青游春的习俗了。如今,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呼朋唤友,亲近大自然,将春游的习俗继续发扬光大。人们在观光春游、行走于山间湖畔、赏景观花之时,感受着自然风光,呼吸着清新空气,欣赏着怡人景色,心情自然得到了放松,其乐融融。使得春天有个好景象,人们有份好心情,天人和谐,生态得以保持平衡,人们得以健康长寿。

3、顺应肝木,资生心火  春季是木气当令的时节,气候温而多风,人体五脏中的肝,在五行亦属木,春气内通于肝。所以,春季生发之时,人体肝气也随之旺盛。如果在春季违背了养生之道,就会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出现心情抑郁、烦躁易怒、目赤肿痛、两乳及胁肋部胀痛、口苦咽干、善太息等症状。这种情况持续到夏季,容易发展成寒性病变,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胃脘冷痛、手足不温等症状。这就是由于在春季违背了养生原则,春生之气不到位,使得人体内的春生之气不足。春气属木,内通人体五脏中的肝。若春气不足,则肝的功能会受到影响。肝木虚,则不能生养心火,这样,春生不能给夏长提供良好的基础。到了夏季,提供给适应夏长的基础就差,使人体内夏季应有的夏长阳热之气就弱。因此,在夏月火热当旺的时节,人体的阳热之气不足,导致体内阴寒内盛而发生疾病。在临床上,常遇到一些病人在春季由于肝气郁结,木胜乘土,导致脾土受邪,出现腹痛、腹泻等病证,如果治疗不及时,到了夏季,病情就会加重,进一步发展成为虚寒性腹泻或寒性痢疾。

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不仅是指农事,对于人体养生而言,一年之中春季的养生,也是尤为重要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503-292504.html

上一篇:中医的疗效
下一篇:两周之内感受春夏秋冬
收藏 IP: .*| 热度|

7 阎建民 罗帆 王号 刘立 刘颖彪 杨正瓴 刘晓瑭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