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fans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hliu 研究兴趣:Nanostructured photoelectrochemical materials for Renewable energy chemistry

博文

共享和思考"留学是实现人生转折的重大机遇"

已有 4207 次阅读 2008-6-11 02:03 |个人分类:科研体会

俞燕蕾:留学是实现人生转折的重大机遇

20039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资源化学研究所公布的一项重大发明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日本40多家新闻媒体涌向东工大,报道了这一令人振奋的喜讯,日本电视台还把这一发明称为日本复兴的希望之光。然而很多日本人并不知道,这一重大发明的发明者,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博士生俞燕蕾。

  如果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俞燕蕾”3个字,很容易在电脑上搜到题为《让液晶体随兴起舞的人》这篇报道。这的确是留学东瀛3年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事,是我人生中出现重大转折的时刻。

  在这之前我自然是默默无闻的一个年轻人,1996年从中国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上海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卜海山教授的课题组工作,先后任助教和讲师,上上课,做做基础研究,平平淡淡地过着每一天。3年后的一天,我突然接到材料系领导的电话,说人事处问我是否愿意申请教育部公派留学日本的项目,去攻读博士学位,一方面因为学校需要培养材料科学方面的青年教师,另一方面我参加过WSK考试成绩较佳。接下来,经过严格的层层筛选和近一年的全日制脱产日语培训,我幸运地成为40位公派赴日攻博的留学生。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200010月我踏上了长期公派出国的征途,师从日本液晶界著名专家、东京工业大学资源化学研究所的池田富树教授。

  国家公派的身份加上享受日本政府博士生奖学金使我无需为生计担忧,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池田教授的课题组研究水平始终处于国际前沿,他非常强调“01”的研究,也就是一定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课题,而不能重复他人的,做“19”的工作。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注意到随着机器人、人工肌肉等领域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具有智能形变能力的柔性材料研究,然而现有的形变技术多是采用凝胶和导电聚合物等材料通过电场控制形变,所以我就把自己的方向定在使用液晶材料,通过光的作用导致形变的研究上。因为没有同样研究方向的资料,但相关的周延和交叉的资料又很多,所以需要涉及各个领域,强闻博记吸取有益的养份,丰富自己的思考空间。这样就需花大量时间,去弄懂各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好在国内就学和工作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学术底子,所以虽然一开题就步步维艰,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也有了一些令人欣慰的进展。

  2001年秋,正在我兴高采烈地准备自己的第一篇文章时,德国弗莱堡大学大分子研究所发表了利用液晶聚合物开发出光照时能够产生大尺寸伸缩形变材料的研究成果,并被同行评价为开创性的工作。然而这对于我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从不失眠的我彻夜未眠,甚至绝望地产生了退学的想法,但一想到国家和学校为了培养我们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临阵脱逃实在是愧对江东父老,所以就咬紧牙关挺了下来,开始重新思考出路,决定挑战较之两维伸缩形变更加复杂的三维形变模式。触类旁通的积累最终帮助我走出了困境,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终于找到了一种通过光可使液晶材料弯曲的方法,随后又发明了可控制材料向各个方向弯曲的方法。终于成功了!2003911日,以我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自然》上发表了,并因此获得日本液晶学会的嘉奖,这是该学会第一次给非日本籍学者颁奖。

  由于该材料的功能实现完全由光来控制,不需要任何电池、电动机、齿轮等的介入,使得材料容易被小型化,为微型机器人与微机电系统(MEMS)提供重要的致动部件,可用于机械作业型、医疗型以及军事用途的微型机械人以及微型阀门、微型泵的研究与开发。此外,光在远程和精确控制上的优越性使得该研究在航空和国防等领域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从能源转换的角度出发,利用这类材料的光致形变可以将光能直接转化为机械动力,从而有望降低能量在多次转换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光能的转化效率。正因为这些潜在的应用优势,上述研究成果一经发表,即在世界上的相关研究领域以及日本的新闻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日本方方面面的关注虽然令池田教授和课题组的其他师生非常高兴和骄傲,但我当时总有种置身事外的感觉,甚至有些怅然,因为很多报道中都完全没有提到我的名字,也没有中国留学生的字样。直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处的一个祝贺电话,才让我的心激烈地跳动起来,没想到自己的一点成绩立刻就得到了来自祖国的关心,紧接着又收到了复旦大学和复旦大学材料系及其他院系发来的贺信。《解放日报》、《科技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10余家媒体很快也对该成果进行了报道,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这种始料未及的来自祖国和复旦的关爱和鼓励令我深深地感动,也坚定了我回复旦大学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决心和信心,虽然当时瑞典、加拿大、英国等科研部门发函请我去做研究工作,但我都很坦然地拒绝了。20043月回国后,得到了复旦大学的大力支持,受聘学校关键岗位,享受引进人才待遇,破格晋升为教授,时年仅33岁,次年被评为博导。这些有利的条件支持我在材料系很快建立起液晶高分子智能材料研究方向,完成了实验室的基本建设并获得了一系列更加深入的研究成果。入选2004年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和2006年分别被评选为上海市第十一届曙光学者和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作为课题责任人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项。此外,因为3年愉快的师生关系和我所取得的工作成绩,池田教授邀请我参加了他主持的一个为期4年的重要项目,所以我现在经常可以去日本访问交流,两年里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已经合作发表了4篇文章。

  几年的留日生活使我深刻地意识到留学期间虽然身心都要经历痛苦的历练,但苦尽甘来、柳暗花明的喜悦也是令人刻骨铭心的。留学使自己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国际前沿的研究知识,掌握了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重要的是奠定了自己的研究基础,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不仅是职业生涯的一次大充电,更有可能成为实现人生转折的重大机遇,改变自己的人生规划。因为我自己出国前曾经一直憧憬着有朝一日做一名漂漂亮亮的office lady,所谓的白领丽人,觉得呆在实验室里一辈子总不甘心,正是留学让我开始体会到搞研究带来的人生乐趣,让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喜欢往实验室跑,喜欢写文章爬格子的成就感……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者能够利用长期公派出国的大好机会完成人生的转折甚至是飞跃,为把中国建立成创新型国家、将复旦大学建设成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添砖加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19-28583.html

上一篇:英国一家公司正在研发类似蜘蛛的电子昆虫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下一篇:Modern Raman Spectroscopy: A Practical Approach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