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fan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rufan

博文

陕晋冀京长城沿线环境与社会经济现状考察报告(续)

已有 6769 次阅读 2008-6-10 20:45 |个人分类:行藏

(四)、唐子沟村

    唐子沟村地属太行山北缘,东为京郊小五台山,北为就河北省蔚县,南为内长城内三关之紫荆关和倒马关。唐子沟属于典型的山区村落,村子坐落在两山之间的一块洼地上,其后山脊上即是明长城乌龙沟口堡所属长城乌字号敌楼和城墙。二十世纪初美国著名旅行家威廉.埃德加.盖洛(William Edgar Geil)在其1909年出版的《中国长城》(The Great Wall of China)一书中有到本地考察的照片,名为“五台山北的水口关”。所谓水口关,即是唐子沟旁边的河流上的水关,今已无存。

    唐子沟降水条件较陕晋两省考察村落好,村旁小河常年灌流,为京西重要河流拒马河上游的重要支流,是当地农牧业生产的重要保障。乌龙沟主要植被为松树、榆树、杨树等乔木,和一些小灌木和草本植被。其中,一些地段松树的盖度达70%以上,植被条件较好。

     唐子沟常住人口不足200,畜牧业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主要有羊、生猪、家禽等。种植业主要有玉米、谷子等作物。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本地人均收入也只在1000元左右。本地由于大山阻隔,村落分布分散,学生上学是一个重要的难题。同时,由于某些地段的牛羊过渡放牧,土地也有沙化、荒漠化的倾向。

(五)、头道梁村

    头道梁村位于金山岭长城和蟠龙山长城之间的长城军事管理段北侧,距离最近的长城敌楼和边墙不足100米。由于地处燕山山脉北缘,降水非常稀少,属于北方重度干旱地区之一,也是较早受寒流影响的地区之一。同时,该地临近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也是春季受沙尘天气影响较早的地区。该地土壤类型为山地黄壤和砂土,由于干旱和沙尘天气的影响,土地沙化严重,土壤肥力水平较低,持水能力差,抗旱保墒能力不足。植被以灌木和草本为主,山脊上多有大片出漏的砂石,植被覆盖率低。而且由于该地靠近长城军事管理范围,部分农牧业生产活动受限制。

    头道梁村的主要耕作土地位于长城及其附近山丘脚下,全为旱地。种植品种主要是玉米、粟子、土豆、高粱等,类似于山西平型关堡和平远头村,这里的生产也主要靠天吃饭,遇上大旱就只能勉强种上一些玉米、土豆作为当年的主要粮食收入。受自然环境和地理因素影响,本地农业产出收入很低,而基本生活资料成本极高。

    以下是我们对一对独自在家的老年夫妇的部分访问记录,大爷生病在床,大娘一个人操持家务。

问:“您们平常都吃什么?”

大娘:“粗粮细粮都吃,小米、棒子面,也吃白面和大米。”

问:“那您们地里都出产啥?”

大娘:“玉米棒子、高梁”

问:“收入全靠这些?”

大娘:“是的,遇见年岁好收成多就可以多卖些,要不然就只好苦点。”

问:“吃菜怎么办,自己种吗?”

大娘:“不行,缺水地里不出,连种(玉米)棒子还得等天下雨,只能到沟门外去买。”

问:“沟门远吗?菜贵不贵?吃水怎么办?”

大娘:“大概有十几里地,现在连白菜都要六毛一斤,吃水都是靠挑水,我们老了,儿子又不在身边,吃水就更麻烦了。”

大娘:“油也吃不起,十斤要五六十块。”

问:“吃米和面呢,贵吗?”

大娘:“米一袋(五十斤)要七十块,面也要六十几。”

问:“您们家孩子在外打工么?结婚没有?”

大娘:“三个儿子都在北京打工。打工挣钱难,北京回家半天的路程也舍不得回来几次。讨媳妇难哟,花费至少5万以上。二儿媳是从人贩子那里买来的,花了8万多。”

问:“钱怎么来的?”

大娘:“借呗!印子钱(高利贷)”

问:“您离开过这里没有?”

大娘:“去过滦平县城,那就是街道多一点。”

问:“大爷的病怎么办?”

大娘:“儿子们寄钱回来就买点药,平时自己找一些草药和偏方什么的治一治,没钱就拖着呗!”

………

    这是头道梁村目前具有普遍意义的现状:生活用水紧张、农业用水靠天吃饭、生活必需资料价格高企、看病难以及婚配困难。落后的现状使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老人们甚至住着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房子,窗户都是用一层层的报纸糊住以挡风。老人留守使得本来可以成为一项重要收入来源的畜牧业在部分困难家庭也不可能实现。而青年男女的婚配往往使整个家庭背上沉重的债务,从而步履维艰。

    尽管该地区邻近古北口、金山岭和司马台三个长城金牌旅游区,但是,旅游开发基本上没有给当地居民带来应有的生活改观,相反,由于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原因,原来可以漫山放牧的地段如今也被限制放牧。旅游开始时段还有村民偷偷爬上长城兜售一些水和干粮什么的挣点零花钱,随着景区的进一步维护、景区管理的逐步加强,这些活动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景区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诸如乱扔垃圾之类,也给附近居民带来一定影响,尤其在风沙季节,常常有垃圾被带到村子。

    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一直受到相关部门的严格保护。但是绵延近万里,各段保存现状和经济发展不一,如何在长城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中兼顾改变长城所在地,特别是相对落后地区居民的生活现状,是决策者应该考虑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类似头道梁村这样长城脚下的村庄,往往是戍边人的后代,他们代代与长城互为依傍,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生活早已融入了他们口中说所的“边墙”。但是,边墙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阻碍他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像一个巨大的反讽。

    头道梁村还是我们考察过程中唯一一个完全在长城以北的村庄,也就是说,历史上他们是属于游牧民族进攻和农耕民族防守之间的缓冲地带,这种冲突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为现在长城内外的差别。长城以内古北口到密云县城这一段属于密云水库的流域范围,该地区已经成为广泛的旅游区,北京人的后花园,经济收入和居民生活水平早已在小康水平左右,但是一墙之隔的滦平县农村,不少人却在温饱线下挣扎。经济发展的地区性差异某种程度抹杀了环境条件上的对等性。事实上,密云水库以北地段。都是北京北部受沙尘天气影响较大的地区,也是土地荒漠化趋势比较明显的地段。北京市不少机关单位在密云水库附近种植了生态防护林,但这个广义的京北地区还需要进一步统一的环境规划和管理。而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就是像头道梁这样的村落人民生活质量问题。

三、各考察地段长城保存现状

(一)、喇嘛沟、高家堡

     喇嘛沟-高家堡地段的长城主要是夯土城墙加夯土墩台,墩台外有条石包砖。该段长城城墙基本上完全残圮,仅有少数地段尚有部分土垄存在。墩台保存现状也不尽人意,喇嘛河村附近现有墩台6座,其中5座残圮严重,另外一座基本保存原状,但所有包砖已全部消失,附近有大量散落石块。《明长城考实》载该地应还有一石砌敌楼:“喇嘛河村南,秃尾河东岸山顶上有一座石砌墩台。长城由此墩台下山向西转过秃尾河,转弯处现存有二百余米较好的黄土夯筑城墙,存高约四至六米。在石砌墩台下的山半崖处,有一座石砌敌楼。此楼门朝北开,门额上有石匾一方,阴刻楷书‘永固’两个大字,字上有‘流芳百世’四个小字。匾头题有‘前清神木县邑庠生高运兴,前清神木县邑庠生、民国乡议事会议员高振翮经理’。楼内有入石窟的门道,顺梯道爬上,有六间窑室。室内有摩崖石刻载:‘自民国年间土匪往来非常,蹂躏居民无地安身,合户人等奋然自起,于民国七年二月兴工,于九年十月告成,每家每口摊银八两五钱,今将姓名人口数目录于自己窟内,以作后世于孙之证’。”我们找到的那座保存完好的墩台应该是《明长城考实》所载山顶的墩台,但是半山那座敌楼不曾找到,问当地村民亦不知所云,疑已在最近二十年消失。

    高家堡现在基本保持了古堡的格局。《延绥镇志》载:“堡为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巡抚陈鎰建,成化中巡抚余子俊展修。城在平川,周三里二十九步,楼铺十五座,系极冲上地。万历三十五年巡抚涂宗浚用砖包砌。边垣长四十二里二百三十八步,墩台四十四座。”高家堡城今北面城墙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条石城基和部分墙砖,东面城墙保留了大部条石城基。西面除西门附近有少量夯土墙残存外,其它城墙已残圮,南面城墙已经基本完全残圮,只南门东侧存残坍墙体。东门、西门门洞尚存,东门是进入古堡的通道,其外即是神(木)佳(县)公路。北门尚有小小的瓮城存在。高家堡城中央有中兴楼一座,为神木县文保单位,楼东有匾额上书“中兴楼”,西有匾额书“幽陵瞻”;南面除了有匾额书“镇中央”以外,还有两个突出的阁楼,由于楼上现未开放,未能详探,疑为武圣、南岳庙一类;北面阁楼顶部有阴刻阳字“玉皇阁”,下有“半接天”匾额。

    高家堡东南部有兴武山,山顶有兴武山庙,供奉有玉皇、财神、武圣等各路神仙,中有大戏台,每年农闲季节或法定假期,该地会有盛大庙会,有晋剧演出,庙里为演出和观看人员提供斋饭。兴武山西面山崖上有摩岩石刻,上书大字“塞北蓬瀛”,题款为“榆阳王 兴题”。兴武山和摩崖石刻也是神木县文保单位。

(二)、平型关-牛帮口段长城

    相关文史资料对平型关的描述如下:

   “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正德六年(1511)筑岭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九年都曾增修,这就是后来的关城。

    平型关城据平型岭之口,城周长1公里余,今残高6米。关门坐西朝东,门洞用券栿相间的方法筑成,高4米,宽2.7米,墙厚2.7米,今关楼已毁。城内匾额上书平型岭三字,两侧岭上明长城遗迹尚存。

   平型关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这两山之间尽一条不甚宽的地堑式低地,平型关所在的平型岭是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势很险要。由于恒山和五台都是断块山,十分陡峻,成了晋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这条带状低地便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条东西向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时代,京畿恃以为安。”

    平型关遗址正如《明长城考实》所言:“设在两山之间的缓坡地段,关口处建有一座小关城,今关城已残毁,仅零星地存有条石基础,关口尚存一砖券拱门洞,门额嵌有一匾,上刻平型关三字。……关门城台之上,原建有一座三开间的单层城门楼。楼和关门皆于1939年被洪水冲毁。现在见到的关门是1962年重新修筑的,并嵌上新的门匾。关门洞内,北侧墙壁上嵌有1965年政府所立的‘平型关战役遗址’保护碑”。旧时藩卫地位已失,关楼周边由于采矿等原因已经面貌大变,两边山上也只能看见矮小的残墙逶迤。平型关也是我国较早见于早期国外旅行摄影家照片的长城,德国人Ernest Boerschmann1906年左右撰写出版的《Baukunst und Landschaft in China》一书中,有一幅说明为“通往五台山的路上”的照片,即为旧时平型关的样子,至今除了1939年的洪水将关门和其前面的官道损毁以外,其它基本保持原貌。

    平型关堡位于平型关西南2公里左右,《读史方舆纪要》引《边防考》载:“堡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筑,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平型关堡城原为条石基础青砖包砌,今关城仅存北门和门外的瓮城,其余的多被拆毁,仅存夯土墙了。瓮城门向东开。北门洞东侧墙壁上嵌有一块石碑,为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砖墁城顶和修筑北门瓮城时所嵌。碑体完整,字迹清晰,上书“天启七年分议修 钦限砖石包砌城工 丈尺数目分管职名勒石于后……” 云云。北门城墙上有一大树,至今已是城中有树,树即是城的格局,可能是这棵树的原因,这段城墙成为唯一没有被剥墙皮的一段,也使得瓮城保存相对完整。北门城楼旁边有一小庙,也保存完好。

    茨沟营为内长城重要城堡之一,是通往五台山的关口。今该处尚存残墙几段,敌楼一座。茨沟营也基本保留的古堡的格局,原来位于南面的校场现已成良田。《明长城考实》载“城内旧制尚存,城东、西、南三面开门。东门今尚存砖券拱门洞,门额上嵌有一块石匾,阴刻楷书‘应关城’”。除东门以外,其它城门与城墙基本已经残圮。城内多磊石为屋,部分房屋存在已达百年。

    东门城楼为少见的双重门楼,其一在砖券拱门之上,另一个却是悬空的,靠木柱支撑。楼内有《新建楼阁碑记》,为“天启三年(1623年)岁次癸亥菊月朔日吉旦,钦奉分守龙固二关参将河东仇时明立”,阴刻楷书,字迹清晰,字体遒劲,惜为好事之人涂抹其上。碑文所言:

    “关圣之崇祀遍天下矣,惟边城则崇祀最尊,有恢宏其殿宇,而庄严庙貌奉为相火者比比皆是也,茨沟何地也,前后左右环列以山,城以内外合(?)而流,军民杂处,特一偏隅耳。万历初年始建城墙楼台及修盖衙宇,改茨沟村为茨沟营,设官募士统辖龙固二关地方,予初临兹土,礼谒关圣,乃知殿宇设于城之东门上,借城为址,规模狭隘,堂内仅容数人,簷外偪接城垣,愕然曰:是可以称大圣之居乎?欱(?)命旗鼓官别□大地为改奉计,而地卒不可得。说者谓圣像之设于斯也四十年,所兴其小不得地,奚若仍旧贯之为便。予然其说,及覆思之终不安其说,遂命旗鼓官相度本殿之前接其滴水从空中建一小阁,较前稍宽扩充,祭祷亦宽,方便悬匾,……”

    城东门外有一座基本保持原貌的“碧霞祠”。祠内正殿供奉为三位娘娘,四周泥塑主要以送子形象为主。院内有一石碑,惜未及细看。院内东西各有亭子一座(曾为钟楼鼓楼?)旁边各有一颗至少两百年以上的松树。祠内雕栏、画栋、泥塑、壁画等形象生动,极为难得的保持了原有风貌。正殿的立柱顶端接屋檐处有该地区常见的脸谱,疑为避邪。

    碧霞祠的对面是一旧戏台,如今基本处于废弃状态,其内四壁上仍存有旧时之松鹤图等木板画,可惜风化严重。

    茨沟营北面山顶尚存敌楼一座,已经远不如考实所载“今亦保存较好”。该楼三面已坍塌,仅余东南角,其上尚有匾额、水口等存在。推测该楼原有东西两面各四个箭窗,其中东面尚存箭窗一个,其上卷拱已经塌陷,下部也被掏空,如今是登城的“门”;南面正中有一门两箭窗,门前登城梯道已经垮塌多年,门额上嵌有石匾刻,风化严重,仅可见一“十”字,怀疑是“茨字三十(?)号台”;北面推测有三个箭窗。

     神堂堡在茨沟营东面108国道旁,该古堡旧址没有茨沟营那么完整的保留原貌,城门楼子虽然是旧有的,其下的砖石卷拱却是近几十年翻修的,券洞上有匾额,刻有“神堂堡”三字。城堡内部保存非常良好,街道、院门、砖雕等一应保持旧有风貌。特别是各家院门上的砖雕,各有特色,应该代表古堡当时的建筑艺术水平。该堡一个重要的特色是在和两个城门之间的主要街道垂直的方向上有很多小巷,巷口都有一个同院门一样的门,巷内各户再各成院落。战争来时,即便敌人攻进堡内,巷门一关,或能蒙骗过敌人,或能以此作为许多城堡与敌人抗争,甚至可以将敌人诱入堡内,然后各门打开,一起冲出来杀敌人个措手不及。这在古代军事史上可能也是一种创举,一种化整为零、灵活多变的战略措施。与南门相对的一侧是北门,其造型和南门类同,也是翻修过的,出城门有一小小的石拱桥,其历史和城堡相当。北门旁边是神堂堡乡政府,另外还有一所“邓亚萍希望小学”也在此处。

    神堂堡沿108国道北上约5公里,路东有一段保存相对完好的长城,除靠近国道的水关两边的长城和敌楼已经基本损毁以外,山上石砌城墙马道犹存,残圮不严重。此段敌楼编号为茨字二十二号台到茨字二十九号台(也可能为三十一号台,部分敌楼损毁严重或完全消失),其中为二十四到二十六号保存较好,二十二孤立于城墙之外,上部大部损毁,二十三号位于末端,上部也基本损毁。二十七至二十九已大部损毁,只余砖块和条石城基,二十八与二十九之间有一石砌墩台。三十号在河边,完全损毁。河对岸有敌楼两座,未能攀上去查看。这一段敌楼都是类似的结构:连接马道的两面各有一门两箭窗,两边门上各有阴刻横书石匾,部分石匾已丢失,另外的两面各有四箭窗,其内部为回廊式结构。

    神堂堡南下15公里左右到达吴王口,该处有长城茨字十六到十七号台。十六号楼南、北面墙各开有四个箭窗,西面墙有三个箭窗,东面墙开有一门两箭窗,门额上嵌有石匾刻“茨字十六号台”。楼外南墙条石基座上刻有“小蓬莱”三个大字,在西下角还刻有一段文字:“明崇祯甲戌,奴酋内犯寇茨沟,我兵奋勇歼奴殆尽,奴拼死夺竹帛口而出,诚哉我岗我陵我泉我池矣。仲秋九日,井陉兵备道关里孔闻诗识。吴王口管总杨天受造”,如此就石基代替碑刻也算是绝无仅有。十六号台保存相对完整,楼顶尚存,和大多数敌楼一样,楼顶以上的建筑不复存在。十七号号位于一河之隔的半山坳上,正对十六号号台的西南角已经坍毁,据当地老乡介绍,此为日军侵华时炮击所致。此楼南、北两面墙各开有四个箭窗;西面墙有三个箭窗,东面墙开有一门两箭窗,门额上嵌有阴刻横书石匾“茨字十七号台”。

     吴王口进山10余公里木家沟有茨字十四、十五号台,隔河对峙。十四号楼南、北两面墙上各开有四个箭窗,西面墙三箭窗,东有一门居两箭窗中,门额亦有石匾,因风化字迹不清。楼内有一块碑体完整、字迹清晰的石碑,其上书有“万历二年春阅视蓟辽保定边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歙县汪道昆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等,记录该年巡视边务之事。此楼为回廊结构,中部屋顶已经坍塌。十五号号台顶层已经完全坍毁,但是底层保存基本完好。楼南、北两面墙上各开有三个箭窗,东面墙四个箭窗,西面靠南有一箭窗一门,靠北有两箭窗,门额原有石匾已随楼顶一起坍塌。楼内尚存半截石碑,内容类同C14号台,亦是汪道昆等人巡视至此云云。

     神堂堡沿108国道向东翻过马头山即到牛帮口,牛帮口现有茨字十八号台到茨字二十一号5座敌楼,其中十九号毁于1968年修建108国道期间,敌楼之间的城墙残圮严重,只余大小石块。这几座敌楼都是一面开门于两箭窗中,另外三面各四个箭窗,内部为大回廊结构,其中二十一号内部回廊结构已完全垮塌。

(三)、其它各段长城

    唐子沟长城是真保镇长城保存较好的一段,该段长城属于浮图峪到乌龙沟长城的一段,因本地山脉不及山西繁峙、灵丘高峻,又靠近塞外,故而长城敌楼非常密集,比古北口-司马台段长城有过之而无不及。唐子沟长城属于乌字号敌楼,遗憾的是整个地区每一座敌楼的石匾都已丢失。敌楼构造与神堂堡茨字二十六号台类似:连接马道的两面各有一门两箭窗,两边门上各有阴刻横书石匾,所有石匾已丢失,另外的两面各有四箭窗,其内部为回廊式结构。部分敌楼靠近门的位置有上顶层的梯道,顶层估计当初为砖木结构,四面各有5个箭窗,多数已经残圮。这一段城墙马道为石块垒砌,多数保存完好,城墙上部分垛口还存在。

    唐子沟往东南方向约30公里是著名的紫荆关。紫荆关,为内长城要塞。因关城居于紫荆岭上而得名。紫荆关是著名的军事重地,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太行八陉的第七陉,古称蒲阴陉,宋时叫金陂关,后改今名。这里至今仍是大同通往北京的主要通道之一。紫荆关城,现存南、北二门。北门靠拒马河,朝东开,石券门洞,门额有匾两重,保存十分完好。上重题刻“河山带砺”,下重题刻“紫荆关”,落款为“万历丁亥聊城傅光宅书”。南门与北门遥相呼应,朝西开,门额亦有匾题“紫塞金城”四字,匾下款属“万历十七年岁次乙丑孟秋吉旦立”。紫荆关城北门附近的西段城墙保存较好,2004年当地政府曾以旅游开发的名义拔掉部分老城砖,整旧如新的修了一段“虎皮墙”,经多家媒体报道和相关人士的努力,及时停止了该项修缮,现该地处于自然状态,暂时没有旅游开发。紫荆关北门外有真武山,山上有长城残墙几段。紫荆关附近的敌楼和城墙都多已经毁弃。

    平远头长城为新平路南路长城,当地称其为“二边”,该地长城主要为夯土墩台和城墙。平远头至八墩村之间现存七座圆形墩台,墩台除风化剥蚀以外,没有太多人为破坏。夯土城墙则大部消失,留存的部分也变得很窄。新平堡部分长城夯土城墙犹存,镇内有文保单位玉皇阁。平远头一河之隔的河北怀安县马市口山上现留存不少墩台,该段长城呈现圆形墩台和方形包砖墩台交替出现的情景,估计是大边和二边在此会和的原因。墩台上的包砖都已经垮塌或被人搬走。夯土城墙大部毁弃,只有零星的几段存在,也风化剥蚀严重。由于修筑丹拉高速,可能部分城墙被挖掉。

   张家口大境门长城,该地为张家口市旅游区之一。大境门上书“还我河山”四个大字。两侧长城敌楼已基本毁弃,景区对部分城墙作了简单的维护。宣化古城,为长城宣镇驻地,古城现存北门东,部分北城墙,东墙基本上留存,墙外是宣大高速,不知道公路运输是否对其造成影响。城中清远楼(钟楼)、镇朔楼(鼓楼)和拱极楼(南门)保存较好,镇朔楼里保存有当地不少碑刻。

    古北口-司马台段长城是目前保存最好的长城,主要的敌楼下部都基本保持原貌,城墙各景区又不同程度的修缮。其中蟠龙山长城铺了简易的水泥小道,对原貌影响最大,但是蟠龙山长城保持了敌楼的原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滦平县巴克神菩南的花楼。此楼门框为汉白玉石料,上雕有十分精美的图案。金山岭长城段对大约15座敌楼之间的城墙和敌楼进行了翻修,某种程度上已经不是长城原貌了。金山岭长城东段和司马台长城西段是整个这段长城最漂亮的一段,城墙和敌楼做了一些整旧如旧的修补,整体感觉是目前最好的野长城。

 

四、小结

    本次长城从20071月开始,至200710月结束,主要利用寒假,五一长假和十一长假期间对上述长城地区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果颇令人担忧,从陕西神木县到北京市密云县近500公里的长城沿线,所到村落基本上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上下,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种植业和养殖业等主要收入来源直接受天气支配。干旱和风沙两个因素直接威胁这些地方人民的基本生存环境。其中犹以山西平远头和河北头道梁村为最。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开发带来的环境压力不容忽视,比如河北省吴王口的铁矿开采、陕西省的煤焦化,以及北京河北两省的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间接影响。环境条件的恶劣带来的婚配难、上学难甚至购买基本生活资料难等困难,正一年年一代代的影响当地的居民。不少当地居民选择了外出务工乃至外迁,在现有情况下,似乎并不是解决所有人难题的方法。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并屡屡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亮黄牌的长城目前保护现状也不如人意。由于历史原因(比如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对长城的利用造成的影响,比如地方政府没有对长城实施有效保护之前贫困村民扒长城砖,比修筑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路过长城时对其造成的不可逆的破坏等等)、现实生存压力(比如迫于生存压力在长城地段的山脉过渡放牧)以及宣传监管不得力(比如有的地方政府为修路采矿等原因直接毫不考虑的毁掉长城,比如对长城进行破坏性的修复以进行旅游开发),加上近年来频繁的干旱和沙尘天气肆虐,不少夯土的长城墩台和城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损毁和消失。一些名胜古迹比如山西省左云县著名的杀虎口(《走西口》的“西口”)、河北省易县的紫荆关因为不合理的开发失去了原有的文物价值,使“活着的”长城比那些消失的长城更让人难以接受。一些孤立在大山深处的敌楼,比如吴王口的茨字十六、十七号台、木家沟的十四十五号台、涞源县狼牙口村石湖疙瘩王二小牺牲处的茨字四号台,这些既不在普通的县域地图上,也不在我们大多数认为的万里长城之中的敌楼现都保存较好,其保护只能靠当地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思想觉悟,假设哪一天那里发现了矿藏什么的,这些“孤楼”很有可能不保。

    基于我国地理条件的自然分界,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长城沿线这些村落的自然环境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单纯的植树造林或者简单的旅游开发短期内也不可能改变这些地区的环境条件和经济收入,如何改善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人均生活水平,以及如何在长城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之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各级政府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我们也呼吁相关科研单位能在这些地区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基础科学研究,为当地改善环境和提高收入给予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事实上,已有相关单位进行这样的研究,比如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设在神木县六道沟的定位监测研究站。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能进行这样的基础研究,也希望公众能把他们的眼光转到这些曾经的边疆,现在的环境恶劣地段,能为这些地方特别是这些地方的孩子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果可能,我们建议中国科学院团委能发动本单位系统成立“中国长城助学基金”,为这些长城脚下的孩子走出来,以后去改变他们的家乡作出一定的贡献。

    由于受时间和经费限制,本次考察结果难免挂一漏万,我们希望能借助这几个村落和相关长城的考察,能基本勾勒出四省市长城沿线目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也部分反应各段长城目前的保存现状。显然目前的结果是较为粗糙的,我们希望有机会能进一步深入长城沿线的村庄考察,能用自己的努力对当地的环境改变作出自己的贡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909-28563.html

上一篇:陕晋冀京长城沿线环境与社会经济现状考察报告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