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foss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vingfossil

博文

古植物学的故事(21):中国有两个“国字号”古植物学分会(之三)

已有 4308 次阅读 2010-1-7 23:22 |个人分类:古植物学的故事-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古植物学, 中国植物学会, 分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 学会公信力

古植物学的故事(21)
中国有两个“国字号”古植物学分会(之三)--介绍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
发表于 2010-1-7 23:22:37
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ies (No.21):Two state-run palaeobotanical associations in China (Part III)---Brief introduction to Palaeobotanical Association of Botanical Society of China (BSC) (compiled by Qigao Sun)[In Chinese]
 
关键词:古植物学;分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学会公信力
 
本期《古植物学的故事》简要介绍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1978年中国植物学会成立了“古植物学专业委员会”(朱为庆,1994;Li, 2000),这是中国地区成立的首个古植物学专业学术团体。1998年,该“古植物学专业委员会”更名为“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为何要更名呢?这肯定是有原因的。根据中国科协和中国植物学会的有关规定,“专业委员会”可以设置并聘任“顾问”、“主任”、“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头衔,而“分会”可以设置并聘任“名誉理事长”、“顾问”、“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等学术头衔。这些学术头衔之中文称谓似乎具有某些不同而有趣的意味。
 
考虑到探讨学会公信力的一般意义,我主要介绍学会的组织结构之轮廓,便于分析学会的组织形式与实际运作。一般而言,学会的内在组织结构与实际运作机制从根本上影响着它的学术功能和社会作用,进而体现学会公信力。我希望我的努力对透视与变革学会工作的中国模式会有所帮助。
 
孙启高
 
2010年元月6日写于美国
 
参考文献:
朱为庆,1994.中国古植物学史. 见:中国植物学会编,中国植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 292-307
Li Xing-Xue, 2000. General history and prospects of China’s palaeobotany: a century review. 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39(Sup.):1-13
 
---------------------------------
1.中文名称: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
 
2. 官方网站:(暂无该分会的网站)
 
3. 成立时间:1978年
4. 成立过程:(需要考证)
 
5. 组织构成2008—2013):
 
名誉理事长(1人)
顾问(6人)
理事长(1人)
副理事长(4人)
秘书长(1人)
理事  (27人) 
 
具体名单参见《中国植物学会会讯》(2009年第1期):
 
6.出版物:(暂无)
 
7.分会章程:(暂无)
 
8.主要活动:
 
1993年春,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后更名为“分会”)开始举办“迎春学术研讨会”。后来,该古植物学分会开始举办年会。年会一般由中国植物学会主办、有关单位承办。这种学术活动已逐渐形成传统。2009年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成功举行了第13届学术年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与中国古生物学古植物学分会合作,在1996---2000年申办与筹备了第六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The Sixth Quadrenni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Palaeobotany, IOPC-VI)。此次大会于2000年7月底—8月初在秦皇岛举行,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23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
 
(En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285165.html

上一篇:古植物学的故事(20):中国有两个“国字号”古植物学分会(之二)
下一篇:古植物学的故事(23):介绍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
收藏 IP: .*| 热度|

1 孟津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