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韩毅著《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提要

已有 10093 次阅读 2008-6-9 09:13 |个人分类:美国书目提要(07-11)

韩毅著《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提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69日发布

 

(按:本书作者系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韩毅博士。这里发布的目录、绪论、主要参考文献、后记、作者介绍、内容介绍等项是韩毅教授提供的。有关该书的图片  幅是笔者拍摄的。)

 

书名:    《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

作者:     韩毅

责任编辑: 刘敏、卢元孝

责任校对:  董蔚挺

技术编辑:  潘泽新

出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月第1

字数:     290000

页码:      280

开本:     787X1092  1/16

印刷:     汉得鼎印刷厂

ISBN     978-7-5058-6126-8/F·5378

定价:     36.00

经销:     新华书店

 

  

           目 录

 绪 论

一、工业、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

二、工业现代化的属性 

三、工业现代化的层次与类型  

四、工业现代化的标志 

五、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历程与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分期 

 第一章  工业现代化的准备——殖民地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殖民地工业的经济背景

一、北美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及其区域经济特征   

三、北美殖民地的自然资源    

四、北美殖民地的人口、资金与技术    

第二节  殖民地工业的建立与发展     

一、殖民地工业的发展趋势    

二、部门工业的发展状况      

三、英殖民当局对殖民地工业的限制政策

第三节  殖民地时期的农业、商业与交通运输   

一、殖民地的农业     

二、殖民地的内外贸易 

三、殖民地时期的交通运输    

 第二章  工业现代化的起步与第一次跃进 ——工业革命

第一节  工业革命的经济背景  

一、领土扩张与经济区域的扩大

二、移民、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三、工业资金的积累   

四、发达农业的建立   

第二节  工业革命的初期阶段  

一、美国工业革命的上限与下限

二、工业革命的开始与初步发展

第三节  北部工业革命的完成  

一、纺织工业  

二、交通运输业

三、动力系统的技术革命      

四、钢铁工业  

五、机器制造业

第四节 南部工业革命的完成与西部工业的发展  

一、南部的重建与工业革命的完成     

二、工业革命向西部的扩展    

第五节  工业革命期间的农业、交通运输与内外贸易    

一、工业革命期间的农业      

二、工业革命期间的交通运输  

三、工业革命期间的内外贸易  

 第三章  工业现代化的第二次跃进高潮——十九世纪下半期美国工业的迅速发展 

第一节  工业迅速发展的条件与背景   

一、西部的开发与资源利用    

二、移民、人口与劳动力      

三、资金积累与技术进步      

四、市场的扩大

五、政府的作用

第二节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与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地位的确立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新兴工业的崛起  

二、主要工业部门的发展状况  

三、工业布局的改变   

四、工业化的实现与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  企业合并的高潮与垄断资本的形成     

一、企业合并的高潮   

二、工业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三、反托拉斯运动及其评价    

第四节  工业化期间的农业、交通运输业与内外贸易    

一、工业化期间的农业 

二、工业化期间的交通运输业  

三、工业化期间的国内商业与对外贸易  

 第四章  工业现代化的徘徊——世界大战与危机年代的美国工业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工业的影响     

一、中立时期欧洲战争对美国工业的影响

二、战时工业的改组与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统制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

第二节  二十年代的工业繁荣  

一、战后初期的经济波动与危机

二、工业繁荣的原因   

三、工业繁荣的表现   

四、企业合并的新高潮与垄断资本的扩大

第三节  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一、危机的起源

二、危机的概况与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三、罗斯福“新政”有关工业的措施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工业

一、国家对战时工业的节制    

二、战时的工业生产   

第五节  世界大战与危机年代的农业、交通运输与内外贸易     

一、世界大战与危机年代的农业

二、世界大战与危机年代的交通运输    

三、世界大战与危机年代的内外贸易    

 第五章  工业现代化的第三次跃进——战后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的高速增长  

第一节  战后五、六十年代工业高速增长的概况与原因  

一、战后五、六十年代工业的发展概况  

二、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高速增长的原因     

第二节  主要工业部门的状况  

一、钢铁工业与机械工业      

二、汽车、航空与化学工业    

三、动力工业  

四、新兴工业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一、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二、工业内部结构的新变化    

第四节  战后五、六十年代的农业、交通运输与内外贸易

一、战后五、六十年代的农业  

二、战后五、六十年代的交通运输     

三、战后五、六十年代的商业与对外贸易

 第六章  工业现代化的困境——七、八十年代美国工业的停滞与复苏   

第一节  19731982年美国工业生产停滞的概况      

一、工业生产的停滞   

二、工业生产停滞的原因      

三、主要部门工业的状况      

第二节  八十年代美国工业的复苏     

一、八十年代美国工业的复苏  

二、主要工业部门的状况      

第三节  七、八十年代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一、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二、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第四节  七、八十年代美国的农业、交通运输与内外贸易

一、七、八十年代的农业      

二、七、八十年代的交通运输  

三、七、八十年代的内外贸易  

 

                          

  一、工业、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

    在全面开展我们的研究工作之前,首先要弄清几个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这应该说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出发点。

    () 工业

    我们这部书的任务,是要研究有关工业现代化的一些问题。因此,首先就要明确“工业”这一概念的内涵及范畴。然而,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中,在不同的经济分类法中,人们对它的解释是大不相同的。

    在中文里,工业一词的词意十分明确具体。一般的汉语词典把工业解释为:采掘自然资源并对工业品原料和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社会生产部门。1我国流行的经济类辞典对工业一词的解释也大同小异。如《经济大辞典·工业经济卷》对工业这一词条的注释为: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2由此可见,“工业”在我国是一个专有名词和特定的经济范畴,它是一个有确切的内容和严格的界限的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主要由“采掘自然物质资源”的采掘业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与再加工”的加工业两大部分构成。

    但在英文中,却找不到一个与中文的“工业”的意思完全一致的对应词;或者说,在严格意义上英文中并没有“工业”这一词汇。在以往的翻译中,常被我们译为“工业”的英文词是“industry”,但这种译法并不准确,而且极易产生歧义。1984年出版的《牛津英语词典》对“industry”一词有两种解释:其一为“trade or manufacture collectively”,意为商业或制造业的总称;其二为“branch of trade or manufacture”,意为商业或制造业的分支部门。从这两种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英文的“industry”与中文的“工业”是有较大出入的。“industry”并不是一个有严格的界线划分、有特定组成部分的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作为表示经济各部门分支的单位,它适用于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大到农业、商业、制造业或采矿业,小到食品、养殖、建筑安装业,都可以称之为“industry”。因此,有些译者将“industry”译为“产业”而非“工业”,这种译法可能更为准确一些。另外,有的时候,西方学者也把“industry”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指的生产部门看待,但这时也是把它视为加工制造业中各行业的总称(manufacture collectively),即与中文的“加工工业”相等同,并不包括采掘业,因此,与中文的“工业”的内涵也大不一致。

  再从经济分类法来看。目前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三大产业分类法”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划分成为三个大的产业部门,即第一产业(Primary Industry),第二产业(secondary Industry)和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y)。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采掘业等所有取得自然资源的生产部门;第二产业则是对第一产业的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社会生产部门,主要指加工制造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所有非物质生产的劳务部门。由联合国颁发实行的“标准产业分类法”将人类的全部经济活动分成了10大产业,包括:(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2)矿业和采石业;(3)制造业;(4)电力、煤气、供水业;(5)建筑业;(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目前美国通行的是“联邦产业标准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把国内产业分成九大类,包括;(1)农、林、渔业;(2)矿业;(3)建筑业;(4)制造业;(5)运输、通讯等公共事业;(6)批发和零售商业; (7)金融、保险及房地产业;(8)服务业,(9)政府及公营企业。在上述几种分类法中,我们都找不到“工业”这一类别,这就是说,在西方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并没有“工业”这一物质生产部门。而构成我国“工业”的两个部门——采掘业和加工业,在西方国家也是被各自列为独立的产业部门的。

    这样,我们从语言词意和经济分类这两个方面,找到了我国和西方国家对“工业”这一概念理解上的差异:中国的“工业”包括加工制造业和采掘业,而西方国家的“工业”(如果说有这一词汇或概念的话)仅指加工制造业而并不包括采掘业在内。

    中西方在“工业”这一基本概念理解上的差异,会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和对问题的讨论带来不便甚至混乱。因此,这里要对“工业”的内涵作一明确界定。考虑到本书主要是研究美国工业现代化的有关问题,为了使用资料和探讨问题的方便,本书范围内所使用的“工业”一词,均沿用西方国家流行的用法,仅指加工制造业,而不包括采掘业。这一点请读者阅读时加以注意。

    ()工业化

    什么是工业化?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此有过多种很不一致的解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结一下,可以大致概括成为两大类。一种观点认为,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建立并发展自己的机器工业体系,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机器大工业建立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这种观点属于对工业化的狭义理解,在经济学界比较普遍流行。

    例如,我国的经济类辞典大多都是这样解释工业化内涵的。《辞海》经济分册的解释是:工业化是“机器大工业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过程。”由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条目所作的注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使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的发展过程。”3《经济发展辞典》的解释则更为具体全面:“工业化是在经济发展中机器大工业占据统治地位的发展过程,或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中心向以工业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工业化的内容包括:第一,在运用新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用现代化科学装备的门类齐全、结构和分布合理的工业体系;第二,在国民经济中工业的地位超过农业成为工业国;第三,在工业中重工业或生产资料的生产占主导地位;第四,在国民经济中能为其他部门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4苏联经济学界对工业化的看法也属此类:“工业化是发展国内的大工业,首先发展制造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部门,尤其是发展机器制造业部门。”5这种观点把工业化视为现代机器大工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它以工业革命的起点,以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为终点。其完成或实现的标志,可以具体表现为工业取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和重工业取代轻工业在整个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两个方面。

    对工业化内涵的另一种解释可以称之为广义的理解。这是前些年在国际学术界流行的“现代化理论”的大多数研究者所持的观点。他们从研究现代化理论的角度使用了“工业化”的概念,对它做出了新的解释,也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他们认为,工业化作为经济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它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世界性大趋势和长期的历史过程。而这个世界范围内的以工业社会的萌生为起点的连续变革过程,是无限地向未来延伸而没有最后的终点的。1984年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即把工业化与现代化作为同一个概念加以解释。它指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第三次伟大变革,即“今日所经历的现代工业社会的定型及其在全球的扩展……现代化过程是一种无最终目标的连续变革,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其中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在经济领域内,现代化的表现形式为工业化。”6国内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北京大学的罗荣渠教授认为:“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这里所说的工业化,不能仅仅理解为十八世纪后半期从欧洲肇始的工业革命所引起的那个工业化过程,那只是初期工业化或古典工业化。从现代化的观点来看,西欧、北美的工业化,除英国外,都始于十九世纪,到本世纪中叶才进入高度的工业化阶段;而在其他一些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始于二十世纪;对第三世界的新兴国家来说,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因此,用‘工业化’这个标题来概括现代社会变迁的动力、特征和进程,已为经济史学界和社会史学界所广泛接受。工业化的过程不仅限于经济方面,它还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7专门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现代化问题的知名学者孙立平也认为,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工业化,“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基础。……而在这当中,工业化是一个关键性的过程。”8青年学者钱乘旦、陈意新指出:“现代化在经济方面的标准是工业化,……实际上我们是从整个社会的生产这一意义来使用工业化概念的。”9

    不难看出,对工业化内容的广义理解不仅在历史跨度上使其大大向后延伸(从工业社会萌生至无限期的未来),而且在内容上也极大地丰富了(从纯工业领域的概念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在空间上也大大地拓宽了(由一国之内的概念推广到世界范围)

    对于上述两种解释,我们更倾向于前一种。因为,前一种解释是工业化这一概念的最初本意,多年来学术界对它的内涵、历史跨度、适用空间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认识。而后一种解释,虽然不能说其没有道理,但我们觉得,给“工业化”这一原来就有一定的内涵与界限的概念注入了那么多新的内容,历史下限又无限地向后伸延,显然已经超出了“工业化”这一概念的本来含义和其所能承载的内涵限度,而且极容易也已经在使用中造成概念理解上的混乱。事实上,目前学术界的学者们在使用“工业化”这个概念时,无不对这一概念的内涵重新予以说明。我们认为,与其如此,不如也创立一个新的概念来表述“广义”工业化所包含的内容。

    那么,使用什么概念才能科学准确全面地表达出上述的内涵呢?我们的意见是,用“工业现代化”来代替广义的“工业化”最为合适。因为,工业现代化的概念比较确切地反映了它所要表述的内容和它在现代化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而且能够与有关现代化的其他基本概念对应协调起来。以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可分成诸多层次:社会现代化可以分为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军事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等诸多层面;而经济现代化中又可分成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商业现代化(或服务业现代化)、畜牧渔业的现代化等;而农业、工业现代化又可继续划分出下属的分支层次。在以上这一金字塔式的理论结构中,工业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就清楚地反映出了它在其中的位置以及它与其它各部门各层次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也突出地反映了它作为经济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基础和关键的重要地位。如果仍使用“工业化”这一概念,显然是不能达到上述效果的。那么,应该如何表述“工业现代化”的内涵呢?这是我们下面要进行的工作。

    ()工业现代化

    在表述“工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之前,我们还要考察一下组成这一概念的基本词汇的本来含义。前面,我们已对“工业”一词作了一番考察,下面要对“现代化”一词略作考证,然后进一步说明工业现代化的本来词意。

    “现代化”一词来源于西方,英文是modernization。这是一个名词化的形容词,原形为modern。现代化  (modernization).的意思是使……成为现代的(to make  modern)。那么,什么是“现代的”(modern)?英文词典对其有多种解释。其中有一个基本的词意,可以看作是“现代化”一词的词意来源。《韦氏英语大词典》对这一词意的解释比较抽象: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resent time,意思是具有现代特征和属性的;而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则比较具体:它是一个与“过去的”、“过时的”相对应的形容词,意为“最近的、最新的”(newup-to-day)或“最新式的、时兴的”(new fashioned)。根据这一词意,现代化(modernization)的本来意思就可以表述为“使……具有当代特征或属性”,或“使……成为最新式的最时兴的”。那么,工业现代化就是“使工业具有当代的特征和属性”,“使工业成为最新式的”。而工业的“当代的特征和属性以及最新方式”则可以引伸为“当代先进水平和发达水平”。这样,工业现代化的本来词意,即“使工业达到当代的最先进最发达水平”。

    弄清一个概念的本来词意,并不等于明确了它所包含的内容,而只是为准确地理解和正确地表达这一概念的内涵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要想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它的实质内容,还需将它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和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也就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才能予以说明。

    工业现代化具有特定的时间性,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机器大工业诞生之后才开始自己的发展进程的,也就是说,机器大工业的诞生是工业现代化的起点。同时,生产技术的进步是无止境的,工业现代化所要达到的先进水平也是不断提高没有顶点的,这又决定了工业现代化是一个没有最后终点的连续变革过程。工业现代化具有特定的空间性,它既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概念。说它是世界性的概念,是因为它把世界工业看作一个整体,以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工业发展水平作为衡量工业现代化的标准和实现现代化的标志。说它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概念,是因为工业现代化目标的确立,战略的选择,政策的制订与实施,以及工业现代化的实现,都是以一个民族国家的工业为主体、为一基本单位的;同时,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工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发展模式、类型选择都是不尽相同的,各自都带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工业现代化的动力与基础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历史表明:科学技术的新革命必然带来工业生产的新跃进,工业生产的飞跃,必有科技革命和科技进步为先导。实际上,工业的发展历史,就是它不断地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地变更自己的技术基础而取得进步的历史。因此,工业现代化又是一个使工业生产不断地追逐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此获得动力不断进步的过程。

  综上所述,工业现代化的内涵可以表述如下:工业现代化是世界及各民族国家自机器大工业产生以来,不断地追逐当代世界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工业生产和技术不断地提高与进步,达到并保持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

    从上面我们对“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两个概念的表达,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建立并发展机器工业体系,使之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逐渐占居主导地位的过程。工业化实现的主要标志一般以工业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和轻工业与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占比重来表明。而工业现代化是使工业建立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基础上,使工业生产和技术达到并保持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它是一个没有最后终点的无限期的变革过程,其实现的量化标准也是不断地变化着的。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工业化曾经就是当时的工业现代化,而随着工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其超越了工业化阶段而具有了更新更高的内容和水平之后,工业化就成为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初的一个历史阶段了。而工业现代化则成为工业化的继续和延伸。

    具体来说,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标不同:工业化的目标是使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建立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国;而工业现代化的目标则是要使工业建立在最新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达到并保持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第二,适用的空间范围不同:工业化主要是一个国家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机器大工业在这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而工业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概念,更主要的它还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它不仅是世界工业整体的发展趋势,其标准也是世界统一的。第三,历史跨度不同:工业化是工业现代化的初始阶段,它们具有共同的起点——机器大工业的诞生。但是工业化具有明确的终点和下限,而工业现代化则是一个随着时代和历史的进步不断地进行的发展过程,没有明确的下限和终点。第四,实现的标准不同:工业化实现有固定不变的标准,如工业超过农业、重工业超过轻工业占主导地位,等等;而工业现代化却没有其实现的固定不变的量化标志。它实现的标志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世界先进水平又是在不断提高不断变化着的。因此,工业现代化实现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

    二、工业现代化的属性

    工业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和长期历史过程,它具有如下属性:

    第一,工业现代化的历史性

    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自工业产生以来就有的。工业现代化实际上是“机器大工业”的现代化,而并不包括手工业的现代化。因此,它是以机器大工业的诞生为起点而开始其漫长历程的。工业现代化的内容和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这是因为,工业现代化是指把工业建立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基础之上,使工业生产和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与之相对应的世界工业先进水平的标准也是不断地提高的。这样,工业现代化就成为一个随着时间推移、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变化的动态概念。虽然不能说工业现代化的内容和水平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有着不同内容和水平的工业现代化。由以手工业劳动和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转变为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可以说是世界工业史上的第一次工业现代化。当时人们就曾把那时刚刚产生的机器大工业称为“现代工业”。从此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技术出现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和革新,新设备、新产品、新工艺不断地出现、应用和推广,工业现代化的内容也就随之不断地改变和更新,水平也越来越高。十九世纪末期的科技进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新技术浪潮,都曾赋予工业现代化以全新的内容,使其具有更高的水平和更快的发展速度。而八十年代的工业现代化在内容和水平上,较之五、六十年代又更为丰富更为高深。毫无疑问,在本世纪末乃至下世纪初,工业现代化的内容和水平会比目前更上一层楼。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10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无止境的,世界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也是没有止境的。因此,工业现代化是一个没有最后终点的连续变革过程。

    第二,工业现代化的世界性

    在不同的空间中,工业现代化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而把工业现代化视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和历史过程,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的总趋势和总规律,是我们研究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工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不同,它具有很强的世界性,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随着世界工业全球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强化,工业现代化日益成为世界性的发展问题。工业现代化是机器大工业的现代化。而机器大工业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生产的社会化。这里的社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国之内的生产社会化,还应该包括工业生产的国际社会化。当然,工业生产的国际社会化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是由国内社会化逐步扩展而来的。在机器工业建立之初,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建立了近代工业体系,而这几个国家内部的机器工业体系也很不完善,发展水平也不是很高。因此,工业生产的社会化还局限于几个少数国家之内。而随着工业发达国家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随着越来越多的后发国家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工业生产的社会化便开始越出国界而发展成为国际化。国际分工的扩大、世界市场的扩展、国际贸易的大规模增长、资本输出、国际贷款额的急剧增加,特别是跨国公司在战后的迅速发展,使工业生产无论是在生产资料的使用上,还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与实现过程中,都进一步国际化了。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世界工业也越来越呈现出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世界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一体化趋势必然日益强化。因此,工业现代化也就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发展问题。

    其二,工业现代化的标准是世界共同的统一标准,即世界性的标准。工业现代化是以当代世界最新科学技术为先导,使工业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因此,工业现代化的目标和标准,就是世界最新科技水平和世界先进工业水平。这是从世界工业的整体出发,考虑世界的科技水平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而形成的世界共同的统一的概念。它是世界各国所共有的,不是哪一个民族或国家所独有的。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不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工业落后国家,都必须以这个世界统一的标准作为自己进行工业现代化的目标,都必须以此作为衡量自己国家是否实现工业现代化或其实现程度的标准。这个标准是统一的,也是唯一的,不可能有第二个标准。

    第三,工业现代化的民族国家性

    这里所说的民族国家性是相对工业现代化的世界性而言的,即工业现代化的民族和国家的属性。工业现代化不仅具有世界性,同时还具有民族性和国家性。它不仅是世界整体的发展问题,也是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问题。世界工业生产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世界工业现代化是由民族的国家的工业现代化构成的。而由于各方面历史条件的不同,造成了世界各国、各民族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生产水平的巨大差异。在这些国家中,工业现代化的条件、工业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工业现代化的进程是千差万别,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都必须根据自己的特殊环境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业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制定适合于自己的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工业现代化,使自己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工业跟上当代科技进步的步伐,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因此,工业现代化具有强烈的民族国家性。

    三、工业现代化的层次与类型

    前面提到,工业现代化既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问题。这就给我们研究工业现代化提供了两个不同的视角。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工业现代化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两个不同的层面: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工业现代化运动。这两种工业现代化的实质虽然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层次和角度不同,其具体的内容、水平、发展运动的规律就各不相同了。如果我们把前者称为广义的工业现代化,把对世界工业现代化的总趋势和总的运动规律的研究称为对工业现代化的宏观的总体研究,那么,相对而言,我们就可以把后者称为狭义的工业现代化,把对某个民族国家的工业现代化的道路、发展战略、发展趋势和运动规律的研究,称作是对工业现代化的微观的个案研究。这构成了工业现代化客观运动和我们对其进行主观探索的两个层次。

    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工业现代化的条件、内容和水平是不尽相同的,但仍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现代化,另一类是工业落后国家的工业现代化。对工业生产和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来说,其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并没有因为工业现代化的暂时实现而完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世界先进工业水平标准的不断提高,这些国家的工业现代化又面临着向新的科技水平靠拢,向新的世界先进工业水平跃进的任务。因此,工业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是使自己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生产不断地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的步伐,把工业不断地建立在最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从而保持自己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领先地位。而对于工业落后国家来说,工业现代化则意味着采取适合自己的高效率和高速度的发展战略,通过有计划的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不仅要逐步地缩小与工业发达国家的距离,早日赶上发达国家,而且要追逐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自己的工业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两类国家的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也各自带有鲜明的特征。工业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的目标是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而工业落后国家工业现代化的目标则是赶上并超过先进工业国家。为此,我们可以把工业发达国家所从事的工业现代化称为“领先”型工业现代化,而把工业落后国家的工业现代化称为“赶超”型工业现代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现代化存在着上述两种类型。任何国家所进行的工业现代化必属于其中一种类型,不是属于“领先”型,就属于“赶超”型。但就一个国家来说,其工业现代化的类型却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历史条件的差异和变化,世界各国工业现代化的速度是极不一致的。有的国家快些,有的国家慢些。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工业现代化的速度也会有快有慢。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各国在世界工业现代化中原来所处的地位不断地发生变化。直至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会失去原来的优势,逐渐落后于世界科技和工业的发展,被别的国家赶上并超过而沦为工业落后国家或相对落后的国家。而另一些原来工业落后国家会迎头赶上,一跃成为新的工业发达国家。这时,原来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现代化就会由“领先”型转变为“赶超”型,而原来落后国家的工业现代化就由“赶超”型转变为“领先”型了。在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英国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起,通过工业革命在世界上首先实现了工业现代化,直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其工业现代化一直属于“领先”型。而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它逐渐被美国和德国超过,失去了原来的世界先进工业国的地位。而美国的工业现代化在十九世纪末叶以前,一直属于“赶超”型,而在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的科技革命和新的工业革命中奋起直追,赶上并超过了英国,一举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从而使自己的工业现代化转变“领先”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日益下降,其工业霸主地位也逐渐失去,而日本、德国却逐渐地赶了上来,并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国。虽然目前美国工业的领先地位还没完全丧失,但从发展势头上看,再过一段时间,它丧失头号工业强国的地位,也不是不可能的。至少,由几个国家并居工业国之首的局面,是极有可能出现的。到那时,世界工业现代化两种类型又会交替更迭出现新的变化。

    由于世界工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性和各国工业现代化类型互换的可能性,促使各个国家在世界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工业落后国家力图通过“赶超”型现代化赶上并超过工业发达国家,以使自己摆脱落后而居世界的领先地位;而工业发达国家则要通过“领先”型现代化来求得新的提高与发展,以跟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保持自己的工业领先地位。世界各国工业现代化的竞相发展,两种工业现代化类型的相互转换,促使世界工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内容的不断更新,形成了世界工业现代化总体运动的历史轨迹。

    四、工业现代化的标志

    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标志,是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工业水平。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衡量:

    第一,劳动资料的现代化

  这是衡量工业现代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标志。劳动资料是人们借以传导自己的劳动于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的总称。主要包括劳动工具、机器和设备等。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物质因素。它不仅影响工业的生产效率,也关系到新的生产领域的开拓,不仅直接反映当代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生产的发展与变化,都会首先从劳动资料,特别是从劳动工具的发展和变化开始的。十八世纪下半期开始的工业革命,用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用蒸汽机代替了人力、畜力和自然力,使社会生产力有了重大飞跃,使工业生产转变为大机器生产,这标志着当时的工业现代化。十九世纪末,电力的发明和电动机的普遍应用,新的炼钢法的出现,等等,在能源、动力、材料和交通运输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技术革命,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工业部门应运而生,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又一次新的工业现代化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电脑技术的日益发展,使机器和机器体系更加完善,使工业生产从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社会生产力又有了一次新的飞跃,这标志着工业现代化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水平。由此可见,劳动资料的现代化是工业现代化的首要标志。

    第二,工业部门结构的现代化

    工业的部门结构,是指工业总体的各部门构成,及其在再生产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这种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反映了一国工业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合理的部门结构是工业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工业部门结构必然发生变化。工业中技术密集型的部门不断增多,如石油化工、合成材料、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及宇航工业、海洋工程、遗传工程等。这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具有用人少,技术和科学知识要求高、密度大的特点,集中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它的出现和发展,扩大了工业生产领域,提供了众多的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完成了传统工业无法完成的生产活动。技术密集型工业部门的增多,在工业总体中比重的加大,在国民经济中作用和地位的加强,标志着工业部门结构趋向现代化。同时,对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使其逐步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工业部门,也是工业部门结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第三,人员结构的现代化

    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出现和技术密集型工业部门的增多,对生产力要素中的决定因素——劳动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高等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精湛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管理和组织现代工业生产。工业就业人员科学文化水平和知识的普遍提高,必然导致整个工业中的技术人员比重不断上升,直接生产工人的比重下降;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迅速增加,非专业人员数量减少。这就意味着工业人员构成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工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第四,管理现代化

    现代工业是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高度社会化的大生产,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十分密切而复杂,因而管理工作也至关重要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有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生产和劳动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人员。否则,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管理现代化也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第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

    这是工业现代化的结果和目标,当然也是衡量工业现代化的综合标志。工业现代化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质量,劳动生产率,主要原料的消耗,能源消耗,资金占用、成本、盈利水平,先进设备的自给率等。

    五、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历程与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分期

    在宏观上把握世界工业现代化总体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了解其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对于我们研究美国工业现代化的有关问题,对美国工业现代化进行科学的历史分期,以及在对比中揭示美国工业现代化运动的特殊规律和属性,都是十分必要的。

    世界工业现代化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至今已经走过了230年的历程。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级向高级,从一国一地区向全球地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大约一百年时间,这是世界工业现代化初步发展与第一次高潮时期。

    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拉开了机器大工业建立与发展的帷幕,开始了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次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取代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导致了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结果,使英国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建立起了完整的机器工业体系,并在工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上居于世界首位,从而成为当时世界的工业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在英国取得胜利之后,接着又向北美、欧洲扩展。美国在十八世纪末,法国在十九世纪初,德国和俄国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也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加入了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的行列。这就形成了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的第一次跃进高潮。

    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挟工业革命之余威,使自己的工业生产又一次获得突破性发展,从而把世界工业现代化的水平又提高了一大步。到六十年代末,由于欧美后起国家的工业革命尚未完成,而世界其他地区还没有进入工业革命,英国工业无论在产品数量、质量上,还是在生产效率、资金占用、盈利水平和先进设备的自给率上,都保持着绝对的优势,从而牢牢地占据着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地位,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先”型工业现代化的国家。

    这一时期世界工业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世界工业现代化刚刚起步,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工业现代化的水平不高,内容也比较单一;第二,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只有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其他欧美国家刚刚发展,而广大亚非拉地区国家还是空白区。因此,整个世界工业现代化的格局是英国独霸的一元结构。

    第二阶段: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约四十年时间,是世界工业现代化的第二次发展高潮时期。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是以电、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它使世界进入了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给世界工业现代化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发展目标,使世界上所有从事工业现代化的国家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一大变革的时代,美国和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刚完成的基础上,不间断地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们积极地开展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大力促进新的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用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装备自己国家的工业,使工业生产和技术水平呈现出跳跃式的增长,很快接近并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后起之秀,无论在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上,还是在主要工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英国,列居世界第一、第二位。从而实现了工业现代化,成为第一批通过“赶超”型工业现代化获得成功的范例。

    在美、德两国异军突起的同时,英国和法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下来。这除了两个国家的特殊因素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所具有的腐朽性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英国这个最早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国家,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明显。英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到来之际,没有重视科技发展和应用并用最新的技术装备自己的工业,相反却因循守旧、不图进取。结果被美德两国捷足先登,失去了借新的科技革命进一步发展的机会,逐渐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终于失去了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地位。从“领先”型工业现代化转化为“赶超”型工业现代化的国家。

     新的科技革命给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其出现了新的特点。第一,世界工业现代化的水平与内容有了极大地提高和丰富。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推广,世界工业现代化又有了新的内容和标准。汤姆士炼钢法,内燃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远距离输电,各种电器,以及从炼焦煤中提取氨、苯和人造染料等新技术,成为世界工业先进技术和水平的具体标志和体现。以蒸汽机为主体和主要标志的机器体系已经落后于时代,不再是世界先进工业水平的标志了。第二,世界工业现代化的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随着美、德两国的迅速崛起和英国的衰落,原来由英国独霸工业发达国家地位的一元局面被打破。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呈现出美、英、德、法等国平分秋色、各领风骚的多元格局。第三,世界工业现代化在空间上继续向外扩展。除了北美西欧外,俄国在八十年代工业革命完成的基础上,利用新的科技革命从外国引进大量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本,在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初出现了两次工业高涨,工业生产获得较大的发展,与世界工业先进水平的距离大大地缩小了。本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也开始了工业革命,加入了世界工业现代化的行列。从而使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从欧美扩展到了亚洲。至二十世纪初,日本用短短的4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用七十至一百年时间才完成的工业革命。从而以飞快的速度向世界工业先进水平靠拢。

     世界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内容的丰富、发展格局的变化以及它向东欧和亚洲纵深发展与空间扩张,标志着世界工业现代化第二次发展高潮的到来。

    第三阶段: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约30年时间。这是世界工业现代化的曲折徘徊时期。

    世界工业及经济多元结构的形成,使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矛盾日趋激化,终于导致了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给参加国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性后果。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倒退。战争结束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了几年的恢复,从二十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了政治经济相对稳定时期。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出现高涨,使世界工业现代化又有了新的跃进。在这之中,美国以其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强大工业生产能力和雄厚资金为后盾,在二十年代大规模地进行了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和以科学管理与科学组织生产为中心内容的“产业合理化”运动,使自己的工业生产在技术基础和管理水平上都更上一层楼,达到了新的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二十年的经济高涨也激化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迅速膨胀的工业生产能力与相对狭小的市场容量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冲突。其最后结果,爆发了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和整个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现代化再次陷入低潮。作为这次经济的一个重要后果,在德、意、日三个国家建立了法西斯的专制统治,其对外扩张侵略的政策构成了对美、英、法、苏联等国家的严重威胁。国际关系这一矛盾发展的结果,是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影响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为严重,给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打击。

    这一时期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中的重大事件,是社会主义苏联以其全新的姿态加入到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中来。从二十年代中期起,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及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增添了光彩。特别是在资本主义世界普遍陷入发展危机的三四十年代,苏联工业和经济以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工业化时期的速度增长,为处于低潮中的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注入了新的生机。

    这一时期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的特点是:第一,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出现了长期的发展危机,但在危机和低潮中间也曾出现过短期的高涨。因此,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总的趋势是曲折发展、徘徊不前。第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的经济实力大增,工业生产和技术水平明显地超过其他发达国家而遥遥领先。原来世界工业现代化中多国称雄的局面又被打破,形成了美国独占领先地位的一元结构。第三,苏联所从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为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增加了新的内容和生机。在资本主义工业现代化之外,又出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现代化运动。由资本主义国家独占工业现代化的局面被打破。

    第四阶段:从本世纪四十年代中叶至七十年代初,近30年时间,是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的第三次发展高潮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在五、六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又出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一些重要的科学领域和一系列重要技术部门出现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这些科技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引起了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全面高涨。借着科技革命的强劲东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积累起来的雄厚资金和战后形成的广大市场,积极地创建新兴的工业部门,并对旧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普遍采用推广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使工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形成了五十至七十年代初整整20年的工业高涨。新的科技革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高涨,促使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和东欧等一些国家获得独立和解放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际关系中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而在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中,也出现了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与资本主义工业现代化分庭抗礼的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使亚、非、拉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这些国家为了进一步获得经济上的独立,立即着手发展民族经济并确立了实现工业现代化的目标、战略和政策。从五十年代开始,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进入了经济迅速增长的时期。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其他地区,西亚地区的石油输出国和农矿产品出口国形成了资源出口型经济,进入了没有工业化的现代化进程,南亚地区特别是印度的工业现代化有了较大的进展,拉丁美洲广大国家则普遍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非洲国家也开始走上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先后开始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使世界工业现代化进一步向全球推进,几乎波及了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国家和绝大多数人口,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范围”的工业现代化运动。

    世界工业现代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向纵深的发展,它向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扩张,以及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运动的形成与发展,是世界工业现代化第三次发展高潮的主要标志。

    这一时期世界工业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战后新的科技革命以及西方国家长达20年的工业高涨,使世界先进工业的水平又有了极大的提高,内容也更为丰富。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其程度超过前两次发展高潮。第二,一大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步入工业现代化的行列,使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在广度上和空间上进一步向全球扩张,成为真正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工业现代化运动。第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以及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蓬勃发展,给世界工业现代化增添了新的内容,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四,随着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崛起,美国在世界工业现代化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其绝对优势的地位开始动摇。

    第五阶段:跌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近20年时间,是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第二次低潮时期。

  从七十年代初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了经济停滞与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七、八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固定资本的投资速度越来越缓慢,物价指数飞快地上涨,工人大批失业,外贸出口也显减缓趋势。世界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在西方发达国家遇到了挫折,出现了发展的低潮。

    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滞胀和工业现代化的波折,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工业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之前一时期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些后遗症,使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遇到了诸多难题。如,通货膨胀严重,国际贸易状况恶化,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工业化冒进,外债增多,资金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在七十年代已经出现,至八十年代进一步表面化了,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工业现代化进程。

    七、八十年代,中国、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探索和加速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改革成这些国家中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主观经验不足,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与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只能在不断的尝试与艰难的探索中前进。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滞胀,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艰难,表明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又进入了低潮时期。

    这一时期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与前一次发展低潮相比,这一次世界工业现代化不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遇到了挫折和阻力。如果说前一次低潮主要出现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那么这一次低潮则波及了全世界。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使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内容更为丰富,道路更加多样化。第三,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工业现代化道路的多样化选择,以及其所遇到的挫折,使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变得更为复杂。第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各自经济实力的变化,使世界工业现代化的格局日趋复杂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中,美国的经济地位进一步下降,它在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中的领先地位受到严重威胁。日本与欧共体加速崛起,大有与美国成三足鼎立之势。

    与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的发展历程大致相符,美国工业现代化也可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工业现代化的起步与第一次跃进时期;第二个历史时期: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是工业现代化的第二次跃进高潮时期;第三个历史时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工业现代化的徘徊时期;第四个历史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本世纪七十年代初,是工业现代化的第三次跃进高潮时期;第五个历史时期:从本世纪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是工业现代化的第二次发展低潮时期。美国工业现代化运动各个历史时期的内容与特点,我们将在以后的各章节中具体地加以介绍。

1 参见《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956页。

2 参见《经济学大辞典·工业经济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9页。

3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人民出版杜1980年版。第427页。

4于建玮主编:《经济发展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38页。

5《苏联百科辞典》,中文版1958年。

6《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杜,1985年版,卷3,第417页。

7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载《历史研究》,19869期。

8孙立平:《社会现代化内容刍议》,载《马克思主义研究》,1989年第1期。

9钱乘旦、陈意新:《走向现代国家之路》.第46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3页。

 

          主要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1978年,中译本。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经济学大辞典·工业经济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人民出版杜1980年版。

于建玮主编:《经济发展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苏联百科辞典》,中文版1958年。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杜,1985年版,卷3

《世界经济年鉴》1989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世界知识出版社。

《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

《美国历史统计,殖民地时期至1957年》华盛顿1960年版。

《美国统计资料摘要(1924年)》,华盛顿1925年版。

[]《基本经济统计手册》19793月号。

美国商务部:《长期经济增长》,华盛顿1966年版。

《美国历史统计资料(1789——1945)》,1949年英文版。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世界知识出版社。

[]宫崎犀一等编:《近代国际经济要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年鉴》1987年版。

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载《历史研究》,19869期。

孙立平:《社会现代化内容刍议》,载《马克思主义研究》,1989年第1期。

张友伦等著:《美国工业革命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近现代第一、二、三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近代国际经济要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刘道玉等:《新的技术革命与未来》,科学与人杂志社,1961年版。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广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美国农业经济概况》,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褚葆一:《当代美国经济》中国财政出版社,1981年版。

褚葆一,杨思正主编:《当代美国经济新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出版。

储玉坤、孙宪钧:《美国经济》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姜德昌、夏景才主编:《资本主义现代化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道勒:《美国:变化时期》(America: Changing Times)纽约,1979年版。

莫尔:《美国人民工业史》(Industri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纽约,1920年版。

凯瑟琳·克曼:《美国工业史》(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纽约,1928年版。

肯默勒和琼斯:《美国经济史》(Kemmerer and Jones: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1959年英文版。

菲特等著;《美国经济史》,1981年中译本。

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上卷.商务1964年版。

猪谷善一:《美国社会经济史》,商务1936年版。

波粱斯基:《外国经济史——资本主义时代》,三联1963年版。

密契尔:《美国十年》,1862年英文版。

毕灵:《美国经济生活史》,上卷,1947年版。

莫理逊、康马格:《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第2卷,纽约1942年版。

H·N·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中译版。

西蒙·库兹涅茨:《国民收入:研究结果总结》,纽约1946年版。

西蒙·库兹涅茨:《美国经济中的资本》,普林斯顿1961年版。

罗伯特·马丁:《17991938年美国国民收入》,纽约1939年版。

鲁道夫·吕贝尔特:《工业化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72年版。

科克兰德:《美国工业的成年》,纽约1961年版。

约翰·穆迪:《托拉斯统计分类》,1940年纽约版,第6篇,第463页。转引自菲特前引书,

伍德罗·威尔逊:《新自由》,1913年纽约版。

约翰·L·斯托维:《南方铁路,1865——1900年》,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1955年版。

阿瑟·林克、威廉·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1983年中文版。

伯索尔:《中立与经济压力:1914-1917》,载(科学与社会)杂志,1939年第3期。

罗伯特·D·卡夫:《战时工业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工商业界与政府的关系》,1973年巴尔的摩版。

德怀特·L·杜蒙德:《现代美国,18961946年》,上卷,1984年版。

奥斯汀·克尔:《1914--1920年美国的铁路策略》,匹兹堡大学出版社,1968年版。

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19291933年世界经济萧条》,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维克托·佩洛:《美国帝国主义》,世知出版社1955年版。

明顿·司徒尔特:《繁荣与饥馑的年代》,三联书店1951年版。

拉尔夫·德·贝茨:《19331973年美国史》,中译本,上卷。

史略》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19页。

[]谢·阿·达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中译本。

 

                      

   本书试图从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的宏观视角来审视、考察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运用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系统地描述美国工业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轨迹,详尽地阐述各个历史时期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内容与特征,分析影响美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各种因素,以揭示美国工业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现代化运动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多年来,国内学术界有关工业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相关成果也很少见。本书的目的,是想在这方面做些基础性的工作,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书中存在的不足和谬误之处,欢迎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感谢经济科学出版社的卢元孝编审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苦与努力。

  

                                                             韩 毅

                                                        20071月于辽宁大学

 

 

作者简介

  韩毅,男,195810月生,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历史学硕士,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外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辽宁省历史学会秘书长。目前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史学、比较经济史和世界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代表著作有:《美国赶超经济史》、《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八卷(校订)、《历史的制度分析》、《西方制度经济史学研究——理论方法与问题》等;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有:《西方新经济史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传统与制度变迁的历史路径依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等。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的宏观视角,在对美国工业现代化历程进行科学的历史分期的基础上,运用丰富而翔实的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系统地描述了美国工业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历程,详尽地阐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内容与特征,分析了影响美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各种因素,揭示了美国工业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28358.html

上一篇:小议颐和园的票价
下一篇:韩毅、张兵著《美国赶超经济史》提要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