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qing1961 读好书明是明非明理, 效前贤做文做事做人。

博文

科学家对重大科技事件发言应成为常态

已有 3445 次阅读 2008-6-7 22:50 |个人分类:编辑心得| 社会责任, 科技期刊, 汶川地震

苏青:科学家对重大科技事件发言应成为常态

 作者:《中华读书报》记者  王洪波

       对于《科技导报》杂志社副社长、副主编苏青来说,5月12日以后的10天是异常忙碌和紧张的10天。从确定选题到约稿、采写,从编辑、校对到发排、印刷,仅仅10天时间,一期“汶川地震特刊”就完成了。

 但这也是略带兴奋的10天。“我没想到这次的约稿和采写工作会如此顺利,科学家对我们的工作会如此支持,”苏青说。汶川地震发生以后,相关领域的科学家都行动了起来,像陈运泰院士、陈顒院士等不但要在第一时间处理地震的相关数据,跟踪汶川的一次次余震,还要不时到国务院等部门开会。“他们几乎没有一点空闲时间,但还是接受了我们采访、约稿的请求。陈运泰院士解释汶川地震震级为什么修改的论文是在深夜里赶写出来的;陈颙院士不仅为我们撰稿,而且还提供了大量关于汶川地震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供我们选用;吴立新教授为了赶写两篇论文忙了好几个通宵;王飞跃研究员的文章是在从美国回国内的飞机上赶出来的……”

  为了使读者能够第一时间听到科学界权威的声音,2008年第10期《科技导报》将近一半的篇幅都给了汶川地震:“卷首语”、“半月科技风云”、“科技工作者建议”、“本刊专稿”、“研究论文”、“科技报道”、“科技评论”、“书评”等栏目都围绕地震来做,总字数超过10万。“一般,科技学术期刊并不做访谈,这次我们破例刊登了三篇访谈;一般,论文审稿、编辑的周期会很长,而这次论文收到后都是在当天完成审稿、编辑工作的,审稿专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配合……”苏青说。

  “特刊”中的两篇论文颇惹人注意,《汶川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与云异常现象》、《汶川地震前的NCEP异常现象》分别揭示了汶川地震前热红外、云图、地温的异常表现,第一时间探讨了汶川地震的前兆问题。“这些研究都是初步的,对今后的地震预测工作有参考价值,但也非常敏感。如果刊登在大众媒体上,文章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混乱,但《科技导报》的读者主要是科技人员,因而文章可供大家在学术层面上进行研讨,”苏青说。

  “最重要的是,面对如此重大的涉及科学的事件,科学界的声音不能缺席。”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上有各种说法,有人声称他们预报到了这次地震,但却没有引起主流科学界的重视;有人说5月10日四川绵竹市西南镇檀木村出现大规模蟾蜍迁徙是一次重要的地震前兆,但被忽视了……“在流言满天飞的时候,公众希望听到科学界的权威声音,这种要求不该被漠视,”苏青说。

  苏青认为,面对科学方面的问题,科学家的发言具有独特的优势。“关于地震中的科学问题,政府部门的发言在公信力、严谨性方面往往不及科学家,”苏青说,“另外,科学中很多问题是没有定论的,是处于发展和探索之中的,对这些问题,政府部门也许不宜表态,而科学家以学术探讨的方式在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与公众进行沟通。”

  这次地震的报道中,科学家的真诚给苏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汶川地震发生后,公众对科学家没能预报到这次地震议论纷纷。陈运泰院士接受我们采访,在指出‘地震预测是公认的科学难题’的同时,更强调说:‘正是因为(地震预测)困难,才需要有地震学家去攻坚。如果很容易,还用得着养着这些人吗?’此言令人动容。”苏青说。中科院遥感所所长李小文院士则在地震发生后第二天的博客中写到:“看见温总理昨天去灾区,飞机上工作的照片,手里拿的还是地图!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此言此情,足以鼓动科技界的力量,也足以赢得公众的心。

  《科技导报》“汶川地震特刊”属于一次非常规的操作,但苏青希望,这次之后,他们能形成一种常规的对重大科技事件发言的机制和模式。“最重要的是,作为科技界的一份学术媒体,我们应为科学家就重大科技事件发言提供平台,促进科学家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促进科学家与公众的沟通,”苏青说。

  长久以来,我们的科学家往往惯于待在实验室里、书斋里,不善于面对媒体和公众发言,但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了。苏青介绍说,Science杂志的编辑曾说,他们在中国进行采访,经常有半数的科学家会拒绝,他们对此很难理解,因为世界上大多数科学家都把Science的采访看做宣传自己、沟通公众的难得机会。“虎照事件”发生后,《科技导报》今年第1期刊登了国防科技大学7名学者的论文——《“华南虎”照片的摄像测量研究》,还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学术期刊和科技工作者都不应该介入这类容易引起是非的事件中去。但苏青认为,科技界、科技期刊固然应以推进学术研究为第一要务,但也不能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能放弃维护公共利益的良知。

  “汶川地震发生以来,我们见证了中国科学界前所未有的开放和透明,我想这不应成为特例,而应该成为常态,”苏青表示,“《科技导报》愿意为这一目标尽一点点力量。”

——本文发表于2008年5月28日《中华读书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7-28196.html

上一篇:常回家看看
下一篇:《科技导报》募集的救灾物质今送往绵竹广济镇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7: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