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gnuist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ygnuist 致力于气候科学研究,求实创新.

博文

读报有感:地震预报的它山之石

已有 3791 次阅读 2008-6-7 17:53 |个人分类:学术论文

 近读5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周飙的文章(地震预报是否也有它山之石)深有感触。关于地震,尤其是特大地震,给世人带来的巨大损失已经勿庸置疑。仅仅我们这代中国人的记忆中就已承受过两次巨大的因自然灾害所造成国难之悲痛!如果我们的国人仅仅停留于悲痛之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地震灾害所可能造成的痛苦,我们只有从一次次巨大的伤痛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更为科学的理性的高度上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和技术路线,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尽管人类目前对地球自然的认识水平还不足以对地震作出准确可靠的预报,而且据说除了海洋地震所引发的海啸之外(因为有迟后效应),世界各国根据地震预测启动应急机制的办法几乎尚未实现,虽然已有多次案例事后被证明地震预报是正确的。但是,该文的作者和笔者都有同样的观点和看法:既然地震预测并不能以两值判断(震或不震),但是总可以给出某种不确定程度的判定。这就是概率预测或预报。请看: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正是以这样的技术思路来实践的。例如USGS根据其能掌握的观测地震的某些间接指标建立某些预测模型,将每一地点未来24小时内发生各级地震的概率预测值绘制于相应的地图上,就象每日的天气预报发布在地图上一样,公布在USGS官方网站上。公众可自行查看感兴趣地区的地震概率,并自行确定各自的行动方案。尽管这个涵盖各个地区的概率分布图所提供的信息并不完全可信,但这已经是当前科学水平下的最佳信息了。这种信息公布的优点在于,地震预测信息随时滚动,实时发布,使行政和公众不致被某次突然发出的地震预报所惊恐,大大减少了过分恐慌的可能性,并在平时就已养成避灾心理素质,同时也减低了预测(空报或漏报)未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当然,这只是外国的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与各国,但其技术路线是否对我国有参考价值,我以为是必然的。尽管笔者不是专长地震的科学工作者,但笔者深感在科学领域中,各种学科分支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尤其是地球科学中的各个系统之间,本身都是一个整体,所以钱学森大师早就提出了《地球表层学》的概念,笔者更有同感的是,目前地学各科学领域的发展思路、理念、理论、技术得嗯等尽管都有所不同,但是我们更应看到其共性的方面,在技术的层面上已经有许多共同的借鉴,例如,3S技术的普遍应用拉近了各个地学学科的距离。这是进步的一方面,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各学科之间仍存在“壁垒森严,门户之见”的种种弊端。例如,大气科学的一些技术思路,在地震科学中就有值得借鉴之处(尽管我是大气科学工作者,但说实在的我并不以此立场看问题),例如,大气科学考虑全球大气乃至地表(海洋和陆地)的全球性,早已建立了一整套全球大气动力学,全球气候动力学理论,并以此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可以重复试验或开展各种机制下的敏感性试验的全球气候数值模式、天气预报模式,作为研究重大自然事件的工具。这样的技术路线应当而且可能推广到地学科学的各领域。此外,在大量的具有不同时空尺度的气象观测数据记录的基础上早就应运而生的气象统计气候统计学及其诊断预测理论和方法,在大气科学界历来都受到高度的重视,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百花齐放的理论和方法,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因此,笔者认为,除了加强房屋防震的各种研究以外,地震预测和地震机理的研究,似有大力强化的必要。我们决不可认为,外国专家说地震不可预测,我们就只有坐等代代相传而无所作为。老租宗没有给我们留下地震预测研究的遗产,我们就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吗?笔者的看法是:自主创新,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00-28170.html

上一篇:大震后的思考(之二):--- 防震减灾的当务之急 ---
下一篇:“急功近利”是科学事业的大敌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