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宇宙是一条没有尾巴的蛇 精选

已有 13334 次阅读 2009-11-25 08:42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霍金60岁生日(2002年)前夕,Giddings在他的贺寿文章里开了一个玩笑,说老霍在2008年的生日那天,会收到一封来自CERN的信,大概说  
霍金教授  
我们请您留意将在明天的记者会上发布的一个消息。最近,由于LHC的启动,ATLASCMS发现了大量事件……都满足TeV尺度的黑洞产物,尤其符合您关于黑洞辐射预言向高维的外推……  
霍老师自己也说过,如果LHC发现了小黑洞,他准能获得诺贝尔奖。可惜LHC不争气,去年刚开工就病了(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8464),而且一病就是14个月。前几天,它重新开工了,但新发现可能还要等些日子。
 
 
从小的说,LHC要找新粒子,往大处说,它要决定我们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根据眼下的理论,我们的宇宙是一条自己咬着尾巴的蛇。
 
小时候看过系列漫画《丁丁历险记》,作者忘了,故事也忘了(书名却没忘,看来我适合做书店掌柜),只记得一个情景:一条蛇吞下一样令它惊讶的东西,原来是它自己的尾巴。
 
后来追查,知道了漫画作者是比利时的埃尔热(Hergé,原名Georges Remi)。戴高乐说,生活的坎坷能跟他比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埃尔热笔下的“丁丁”(Tin Tin)。
 
我一直奇怪为什么只记得那幅画,也许因为它太特别,越想越有意思?或者,也许每个人都和我一样,看了它就不会忘记?
 
后来读艾略特(T. S. Eliot)的《四个四重奏》:“我们叫开始的通常是结束,做一次了结就是做一次开始。终点是我们开始的地方。”又想起那个图。而且特别记得,图上有一个问号。问什么呢?
 
再后来,我听说古希腊神话里早就有那样一个怪物,咬自己尾巴的蛇,叫Uroboros。
 
最后,在宇宙学里,我终于发现了它更大的“隐喻”——时空的起点和终点咬在一起了。“本家”(远了)格拉肖(S. Lee Glashaw)也早就借那条蛇来描述宇宙图景:它的头是爱因斯坦的大宇宙,尾巴是普朗克尺度的小宇宙,大宇宙在吞吃小宇宙。与格老同获诺贝尔奖的萨拉姆(A. Salam)也曾借Uroboros来说超弦理论。(格老原先怀疑弦,而从弦理论看黑洞的观点,令他感到惊奇。)弦把大小宇宙联在一起,同时也把时间和空间从弦的背景里抹去了——让弦在没有舞台的“地方”弹出大千世界,舞台本身也是靠弦弹出来的,这一点技艺,帕格尼尼也会睁大双眼吧?“一根根的弦仿佛是空间和时间的碎片,只有当它们经过恰当的共振,才可能出现传统的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这可能是眼下弦论给哲学带来的最大惊奇。
 
宇宙的Uroboros和一般的圆圈不同——在一般的圆上,每个点既是起点也是终点,地位是平等的。而在“宇宙圈”上,不同的点有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特征尺度,发生不同的物理过程。例如,直接决定我们生存状态的是引力和电磁力。从我们出发沿着圈儿反时针走,尺度越来越大,引力效应越来越显著,四点以前,即星系尺度以上,就全然是引力导演的。因为这个,广义相对论才要在天上找证据。
 
如果沿着圈儿顺时针走,尺度越来越小,引力的角色会慢慢淡出(当然还存在),在亚原子的世界,强弱相互作用导演着“微观世界”的游戏。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就建立在这个尺度。尺度更小时(大约10点以后),可能会出现暗物质(Dark Matter),然后,在大约10^(-30)厘米(抱歉,我不知道怎么写幂指数),即1000个普朗克尺度附近,四种相互作统一将融合成一个(即大统一,GUT)。再小下去,就是理论所考虑的最小尺度,普朗克尺度,它是G, c, h这三个物理学常数根据量纲确定的量,也可以理解为小宇宙的物质波长小于它的视界,即最小的因果尺度。这个尺度的“世界”就是“量子泡沫”。而在更小的尺度R,根据超弦理论的对偶性,物理图景相当于在1/R的尺度,这时候,大与小分不清了,蛇的尾巴消融在了它的大嘴巴里。
 
从宇宙演化的历史看,它不是一条蛇自己卷起来咬住了尾巴,而是嘴巴一开始就含着尾巴,然后才生出整个身体。没有尾巴的蛇可以想象,没有蛇的尾巴,是什么样子呢?我又想起Alice的那个“没有猫的笑”了。
 
30年前“圆满的”基本粒子物理学大约走到了9点。20年前,费米实验室的Tevatron、斯坦福的SLC和CERN的LEP发现了弱作用的粒子(W和Z玻色子)接近100GeV。LEP似乎还意味着希格斯玻色子比标准模型预言的要重一些。拆了LEP,把隧道让给LHC, LHC的能量在TeV尺度,刚够得着敲响九点的钟声,有望看到10^(-16)米以下的小人国的游戏,找到Higgs玻色子。
 
另一方面,上面说过,不同尺度“等级森严”,弱电作用的尺度(费米尺度)大约是10^(3)GeV (即TeV),与普朗克尺度10^(19)GeV悬殊16个数量级。这个“等级问题”,过去借助Technicolor(“人工色”,我不喜欢这个译名,曾勉强说“拟色”)或超对称性的破缺来解释。10年前,有人提出一个新的观点(N. Arkani-Hammed, S. Dimopoulos和G. Dvali,简称ADD模型):我们在四维时空看到的引力之所以那么弱(即引力常数G太小),是因为它散布在额外空间“被稀释了”。(基本粒子被“困在”四维,不能随便溜达到额外空间去。)如果从高维看,它的尺度也应该和费米尺度一样。当额外维数等于2时,额外空间的半径恰好在1毫米左右。毫米尺度的引力,以前没有在实验室探测过,而LHC有可能看到它。眼下很多人在做TeV尺度的引力(TeVG)的研究,而且很看好它的前景。开头说的那位给老霍写未来信的加州大学Giddings,曾在10个理论物理学家中做过一个有趣的民意测试,结果是:假如明白了TeV尺度的物理学,那么,下面4个理论成功的几率分别是:TeVG:0 ~ 25%;SUSY(超对称):25% ~ 100%;SM(标准模型):0 ~ 30%;其他:5% ~ 65%。弦理论先驱Edward Witten也指望TeV水平的超对称的发现,能给弦理论带来新的推动。
 
现在回到宇宙圈,看看我们自己——如果把那圈儿看成时钟,我们生活在6点左右,而且和爱丽丝的三月兔一样,老停在6点。看来,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吃晚饭喽!”(“典故”见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8863
 
我们恰好在这个钟点儿,不是因为和时间吵了架,而是因为物理法则“偏爱生命”。我们的存在与物理学的基本法则是相容的。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可以根据普通的物理法则和自然常数算出我们的环境恰好具有300K左右的温度,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大概只能像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像我们这样的生命就应该这么大——太大了会把自己压趴下(这一点伽利略就知道了),太小了就不会那么复杂,就不能思维,不能提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当然也就不能写博客来讨论这些不能了。这就是所谓“人存原理”(原来叫“人择原理”,好像现在规范为“人存”了)的一种说法。说来说去,人类岂不还是宇宙的中心吗?当然,如果觉得人不能那么高傲自大,我们可以改说蚂蚁,蝴蝶,或者任何基本粒子。问题是,宇宙不是为了人而存在,人的存在也许只是这个宇宙的偶然事件,是我们的幸运。这样说来,人类还算中心吗?假如你碰巧买了张中奖的彩票,你好意思说彩票是为你发行的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273716.html

上一篇:听不同老师讲同一个概念
下一篇:旧诗一首
收藏 IP: .*| 热度|

20 朱丽红 武夷山 王铮 王号 吴飞鹏 王鑫 赵宇 柳东阳 陈湘明 苏鹏程 叶剑 iwesun yinglu queen chouchoujj rain1971 lf luxiaobing12 zhangshufeng zhangbb07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