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志愿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科普丽人 1956年生于浙南山区,愿结交各行各业各门各派的诤友。

博文

侯建国---中国科学院院士

已有 4347 次阅读 2009-11-1 19:47 |个人分类:院士介绍|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校长, 中科院院士, 科学家, 物理学家, 中国科技大学

 
    

 

        侯建国,1959年生,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78—198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先后在前苏联科学院结晶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美国Oregon州立大学化学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95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侯建国院士长期从事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利用高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单分子特征和操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单分子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了理论和实验上的重要贡献。在Nature、Science、J.of Amer.Chem.Soc.、Phys.Rev.lett.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是该领域有国际影响的学者。
 
        主要科技奖励和荣誉称号: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励,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9年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1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特等奖,2002年获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2003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8年获陈嘉庚化学科学奖。并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优秀博士后等多项荣誉。
 
        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2003年任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评委,2004年任中国真空学会理事长,2006年任第七届中国科协委员、2006年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委、2007年任国际真空联盟(IUVSTA)执委,2007年任国际应用与纯粹化学联盟(IUPAC)化学与生物部名誉会员,2009年任挪威Kavli奖纳米委员会成员,同时还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杂志的编委和责任编辑。
 
        自1996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 2003-2008年连续5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称号,培养的博士生中,2人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2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4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
 
        侯建国院士主要学术成就有:
        1、对非晶半导体/金属膜中的晶化进行了分形研究。对各种条件下分形晶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及计算机模拟研究,在大量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形晶化自组织生长模型,这些工作是该领域早期重要研究工作之一,为理解复杂的分形晶化现象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中科院1997年自然科学一等奖。
        2、发展了一种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确定固体表面分子吸附取向的方法。他与合作者通过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及其谱学方法并结合理论模拟,确定了C60单分子在Si表面的吸附取向。该项工作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杂志《物理学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美国物理学会在其物理新闻图片网上发布了题为“Buckyball Orientation”(足球烯分子取向)的新闻介绍这项研究成果,并被科技部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基础研究进展新闻。
        3、分子内部结构的直接观测:首次获得具有化学键分辨的单分子图象,并发现二维单分子阵列的新的取向畴结构。他与合作者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有效隔绝了衬底与C60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具有化学键分辨率的C60单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图象。该工作发表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被《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为“构思巧妙,实验严谨的研究工作”,并被两院院士评为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4、通过单分子选键化学实现单分子自旋态的控制。他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对PcCu进行“分子手术”,呈现出近藤(Kondo)效应。该工作发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在这一工作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对单个分子的原位选键化学操纵实现了对分子电子态和自旋态的调控,对于单分子操纵和分子尺度上量子态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研究成果还被两院院士评为200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67-266780.html

上一篇:高鸿教授---中科院院士,化学家
下一篇:谈家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
收藏 IP: .*| 热度|

2 薛长国 罗慧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