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风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ccashq 一个湘里人的梦,便是风的自由舞步. 言所盼,非盼急出。

博文

加州笔记之三十五 在实验室里洗碗 精选

已有 5301 次阅读 2009-10-20 03:19 |个人分类:加州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加州笔记

好久没听张学友的歌了,早上在PPSTREAM中找到他的歌唱会,真是《好久不见》。

通风橱里面堆满了周末来做实验留下的没洗过的烧瓶,里面各种无机物纳米粉体,很危险!戴上斯特林牌丁腈KC300的手套,穿上成为Doctor的白大褂,还有试管刷(参见紫光红千层,未来实验室必备植物)。我现在明白在家里为什么潜意识里面会争着洗碗了,受过专业训练的是很难容忍他人做出粗糙的活的!

有个小事故,我把粉体溶液放在热台上,结果过热烘干了,加入冷水洗的时候硼玻璃破裂!我眼睁睁地看着三条亮白色的裂纹在烧瓶的底部游离扩展,虽然搞得课题是增韧材料,可是只能回天乏术了,幸好不是第二艘泰坦尼克号。我安慰自己,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犯错误,不犯错误的人才是不可原谅的,否则科学也发展不了了。理由充分,证毕。

为了不白犯这样的错误,我认真分析了这次事故:

1,热台温度过高,虽然烧瓶比较薄(抗热振性应该好哦),但是热传导率太低,造成冷水和烧杯界面处极大的温度梯度。我们算一算烧瓶大概有多少度:一般实验室用的含硼玻璃热膨胀系数为3.5,杨氏模量为65GPa,而断裂强度为50MPa,这样需要温差大约是220摄氏度。热台用的是6档,温度大约在200度左右。预测成立!冷水和烧杯底部的界面处由于热胀冷缩产生的热应力差成为撕裂瓶底的罪魁祸首。

2,再次观察到烧瓶底部有很多小划痕,这显然是多次用试管刷导致的。小划痕的存在极大地减小了断裂所需要的应力,术语为裂纹尖端应力集中现象,Inglis大师早在100年前就观察到了这个现象,是不是也是在实验室里面观察烧杯得到的灵感?

下午继续和一位准博士讨论金属和碳纳米管的婚姻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17-263719.html

上一篇:加州笔记之三十四 康奈尔大学获得同步加速器经费支持
下一篇:国内轿车都不用系安全带?
收藏 IP: .*| 热度|

6 武夷山 张志东 薛长国 杨芳 柳东阳 sling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