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城经验值得借鉴(转载)

已有 3357 次阅读 2009-9-16 12:33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地震, 预测, 海城地震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城经验值得借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6日10:27  瞭望
  《瞭望》文章:李玶:海城经验值得借鉴

  “海城地震的实践证明,虽然地震预报未在科学上完全解决,地震前给老百姓‘打招呼’是能做到的”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巍 实习生王旭光

  地震构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李玶,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认为,海城地震预报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海城经验值得好好地总结”。

  李玶说,作为老地震工作者,他不能忘记周恩来总理的嘱托。“1966年邢台地震后,周总理说过,外国人没有做到的,我们中国人来做。为什么外国人做不到的,我们中国人就一定做不到呢?周总理的思想是‘为了人民的要求’。”

  1966年3月9日,邢台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周恩来赶到救灾现场,在隆尧县听完汇报后说:“这次地震付出了很大代价,这些代价不能白费!我们还可以只留下记录吗?不能!必须从中取得经验。希望转告科学工作队伍,研究出地震发生的规律来……知道这在外国也是从未解决的问题,难道我们不可以提前解决吗?”

  “我是搞地质构造的,不是搞地震预报的。”李玶说,“但是每一次大地震,只要地震局通知,我就一定到现场考察。每次参加专家讨论会,我都提意见,‘尽管地震还不能在科学上精确地预报,但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我们还得非预报不可’。”

  李玶1924出生于湖北大悟县,194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1959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78年该所划归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他在地震构造方面的研究为中国许多重大工程的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多年来他先后承担长江三峡大坝工程、大亚湾核电站选址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现在是应该好好总结的时候了”

  《瞭望》:海城地震预报成功了吗?

  李玶:海城地震过去了34年。1975年,海城地震后,当时的地震局领导胡克实,打电话让我和地震局的几位专家到他的办公室,因为新华社记者写了篇稿子准备发,稿子的大概意思是“从海城地震说明中国地震预报取得了突破”。胡克实问,“你们有什么意见?”一位专家说:“现在只是预报了这么一次,就说我们国家地震预报取得了突破,是不是早了点?是否再等几年,假使以后的大地震也能多次成功预报,再报道也不晚。”

  对“海城地震预报”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海城地震成功预报了,另一派认为海城地震预报具有偶然性,是“碰”的。海城地震预报是否成功,我的具体回答是成功,但是,有条件。

  一派意见说“成功”,有对的一部分,另一派反对意见说“不成功”,也有对的一部分。我觉得把二者各取其长,各补其短,不是更好?

  《瞭望》:海城地震预报的缺失在什么地方?

  李玶:有些专家认为,“小震闹,大震到”经验,无法应用到所有地震。唐山地震震前没有“小震闹”现象,海城地震预报总结的这条规律不全面。

  二是海城作出地震预报依据的是地形变测量,而其测量的结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不能作为地震预报的证据和依据。

  这涉及到一个小故事,中国地震考察团曾到国外去,国外地震专家对海城地震预报问了几个问题。专家问,“你们预报地震是根据什么?”当时回答的是形变测量。

  专家又问,“形变测量的仪器是什么?”考察团的人就告诉了用的是什么仪器,因为都是专家,一听到这个仪器,国外专家就感言,“假使是这样,怎么能行?这个仪器的测量结果是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是不能用作地震预报的。”

  这一事例说明一个重要的问题:海城经验因为历史原因,有些东西没有作出客观总结,现在是应该好好总结的时候了。

  《瞭望》:海城地震的预报应该总结何种经验?

  李玶:从地震前观测到的依据来看,海城地震预报并不是完美的。但是依然预报出了地震,所以说从不同的角度,我又认为海城地震的预报是成功的。应该说海城地震预报不是从理论上,而是从人民群众需要出发,在地震前给党和人民“打招呼”,在这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其经验我认为有三点:

  一、中央重视。由于中央的重视,下面的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都动起来了,这个“动起来”很重要,心里头“有”和“没有”差距很大。

  二、确实有一些仪器上的微观信息。现在看来海城地震站的“土地电”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但这应该更好地加以总结。

  三、动物异常。海城地震前发生了大量宏观动物异常现象。

  对于动物异常现象靠不靠得住?这在国际上曾引起过很大争议。但现在他们也有转变,外国人利用动物来监测地震也是有的。

  “实践也检验出新苗头”

  《瞭望》:当年对海城地震是有中长期预测的。国务院1974年69号文件提出:“一些地方今明年内可能发生强震,只是一种估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要立足于有震,做到有备无患。”今天应该如何看待这种防震减灾思想?

  李玶:69号文提出的防震减灾思想确实是高瞻远瞩。我希望地震局予以重视,这应该是我们未来工作的方针。耿庆国根据他的旱震理论,提出华北地区要发生大震,这是地震学家的一种意见。耿庆国的旱震理论,搞了几十年。对决策部门来说,他的预测应该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69号文件内容应该得到更大的重视,现在对群测群防工作有所忽略了,群测群防点基本上很少了。这次汶川地震,当地群众看到了好多地震前兆现象,却没有意识到。

  《瞭望》:地震预报最难的是临震预报,如何评价“土地电”与基层群防群测的地震工作者在海城地震预报工作中的贡献?

  李玶:姜成田用“土地电”发布临震预报是事实的话,我的态度是支持。假如我见到他,我会对他说“搞下去”。这个人对于地震预报工作是一个“亮点”。国家应当重视,支持姜成田将地震预报工作搞下去,因为特异的现象可能就是一个“生长点”,将现象与理论结合,会是一个突破。

  地震前后,地壳的电场、磁场都有变化,“土地电”就是测量电场的变动。他的工作值得做,“土地电”有价值,有苗头。

  至于靠不靠得住?地震学专家多得很,我认为应该请有关专家检查有关资料,是否属实?如果确认,那么应该加以推广。周总理曾经倡导过群测群防,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有人提出“土地电”监测范围有限。但一座城市面积也是有限的,保卫自己的家园足够了,可以起到“大地哨兵”的作用,把中国的大城市都保卫起来。“土地电”花费很少,利于推广,也适合于开展群测群防。

  《瞭望》:为什么是姜成田,一个基层的实践者发出了“准确的临震预报”,而不是在理论上更为高超的业务领导者?

  李玶:为什么有些人不相信?而为什么像姜成田这样的人那么自信?不相信的那些人是在听着地震预报意见,不结合现场;而姜成田们是在盯着前兆仪器,又结合实践。有些人认为地震不能预报,全世界都说地震不能预报,所以不能预报。

  实践检验出真理,实践也检验出新苗头。有的人发现了新苗头,加以总结、发扬与光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的人,为人民利益着想,他们有成果,对他们存在的成果,不应百加指责,而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地震前给老百姓‘打招呼’是能做到的”

  《瞭望》:中国地震预报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何种地位?

  李玶:中国的海城地震预报可以说是世界首次。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总理的指示、地方的合作、群众的动员,避免了大量死难者并减少了国家财产损失。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海城地震前是做出了预报,人们才跑出来。这次预报,有人说是靠不住,但事实摆在眼前。至于说中国地震预报工作水平,我认为中国地震预报虽然做得不够完善,但是海城地震预报经验值得借鉴。

  《瞭望》:你对地震预报有什么建议?

  李玶:对中国地震危险区的老百姓,进行全面的地震知识普及。现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人都在做地震预报工作,包括以退休的中国地震局研究员汪成民、耿庆国为代表的非主流地震研究者,将这些人形成一个专家系统,把大家的预报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将结果报送地震局,再由地震局交由国家来决策。

  我建议要结合主流地震研究者与非主流研究者的成果,同舟共济,团结合作,目的就是共同做好地震预报工作。

  至于预报意见的准确性,我认为,提出有震的信息,比不提要好,也不要去怪他们:“有时候,为什么你们说的不够准确?”毕竟世界上都没达到很准确预报地震的水平。

  海城地震的实践证明,虽然地震预报未在科学上完全解决,地震前给老百姓“打招呼”是能做到的。海城地震预报虽有不足之处,但值得总结。

  海城经验表明,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与各级干部踏实执行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办大事的组织能力很强,奥运会开幕式就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人下决心办大事,是可以办到的。经验表明:前兆异常、动物等宏观异常、“土地电”再结合专家意见,这些综合起来,地震预报就可以大踏步前进。□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9-16/102718662077_4.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55927.html

上一篇:海城地震预报是科学还是运气(转载)
下一篇:发出预报者追忆:靠土仪器预报大地震(转载)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