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采取有力措施应对研究生质量下滑--有感于《研究生质量下降已成国家创新瓶颈 人才咋"荒废》 精选

已有 4849 次阅读 2008-5-16 20:08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

采取有力措施应对研究生质量下滑--有感于《研究生质量下降已成国家创新瓶颈 人才咋"荒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516日发布

 

看到20080516日中国青年报文章,《研究生质量下降已成国家创新瓶颈人才咋"荒废》,感到有补充的必要。呼吁遏制研究生质量下滑现象早在几年前已经提出了,但是周济部长的先熟练数量后质量的高论耽误了我们遏制质量下滑的宝贵时间,现在有点积重难返,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地将确保质量放在第一位,作为重中之重,我们还可以逐步扭转局面的。

 

笔者以为,随着高等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大跃进,研究生教育总体质量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就业的严重态势,不仅相当一部分高校本科生成为就业蓄水池,而且不少研究生也成了就业蓄水池,用扩招的办法来缓解就业难已经为事实证明并非良策,因为它不仅影响了教育质量,而且只是将就业压力推向了研究生阶段,造成就业不对口的严重问题,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用五年轮流评估的办法也为事实证明并非良策,因为我们看到的是边评估、边扩招、边质量下滑,评估也许为高校得到好经济实惠和较好名声,但是质量下滑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不是说,没有质量提高的地方,而且说从总体上质量在下滑。

 

其实可以采取断然的死杠杠来限制质量下滑的,这里说的首先是从研究生导师下手:

例如:

检查研究生导师一个人带几个研究生?规定最高限额。

检查研究生导师指导和学位论文内容和研究生导师专长的联系,那些并非导师强项的内容也来指导怎能保证质量?

检查研究生导师用多少时间来指导研究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怎能保障培养质量?

检查在职官员培养研究生是否真正做到“两不误”。否则怎能保障培养质量?

检查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成员、结果,看看有多少是走过场的,有多少是人情答辩,有多少通过?答辩关不严把怎能保障质量?

如此等等,其实无需评估也可以作出相应规定来确保培养质量的,我们需要的是强有力的行动,而某些行动是无需评估的,

 

附:20080516日中国青年报文章

***************************

研究生质量下降已成国家创新瓶颈 人才咋"荒废"

20080516 07:36:5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注意:研究生质量下降已成国家创新瓶颈

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中,可以被称为“科技工作者”的只占 61%左右,

有近 40%的科技人才“荒废”了,并没有从事与科

技有关的工作

中国一直都是考试大国,家长们无时无刻不在盘算如何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但随着近十年扩招,特别是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普通民众心中,不仅大学生不再稀罕,甚至硕士、博士也不再被当做天骄了。

200412月,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建院20周年庆典上透露,1999年高校连续扩招以来,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招生规模年递增的速度是平均26.9%。1998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是72万人,而2003年是26.89万人,2004年全国博士研究生计划招生总规模53096人,比上一年增长79%,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273117人,比上一年增长25.4%,招生总规模为32.6万多人。

在今年429日举行的首届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杨玉良透露,我国2007年培养的博士人数已经突破5万人,今年继续上升,已经超越美国,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博士授予权国家。

从普及高等教育的角度来说,扩招是一件惠及全国的大好事,谁不希望提高国人普遍的受教育程度呢?居于高等教育塔尖、代表着一个国家最高教育水平的博士数量跃居世界首位,也是好事。但是数量毕竟不等于质量。早在几年前,就有人担心扩招可能会使研究生成了“注水肉”。

事实证明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20067月,教育部发布《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2006)》:56.9%的硕士生导师和47.8%的博士生导师认为研究生质量在下降。

有人说扩招把一些庸才扩进了研究生队伍,所以研究生质量难免下降。但是“严师”不足,也是“高徒”不多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硕士研究生数量“大跃进式”增长,导致我国高校学生和导师的比率严重失衡。

有报道指出,一些学校热门专业的导师一人带二三十个研究生根本不足为奇,有的导师甚至一届就带十几个,“一对一”的研究教学模式根本无法实现。

200411月,《中国青年报》一篇名为《研究生盲目扩招,答辩导师认不出自己学生》的文章,揭露了部分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的疏远和陌生,导师在答辩会上竟然尴尬地叫不出自己学生的名字。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连完成最基本的教学培养计划都十分困难。有业内专家呼吁,研究生不能再扩招了,应该把重点放在师资建设上。

有评论指出,一些学校把建立和增加硕士点、博士点当成主要政绩目标,对学生的能力评估放水,给学生普开升学之路,也是研究生质量下降的一个制度性因素。

《人民日报》曾经报道,2005年全国各高校申报增设2700多个二级学科的博士点,而当时全国共有博士点1900多个,一年的申报量达到已有数量的14倍。

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杨玉良透露,中国大陆获准授予学士学历的大学有700多所,美国有1000多所,但中国大陆拥有博士学历授予权的大学已经超过310所,美国只有253所。我们比美国还要多出近60所。利益化的大学评价体系不仅滋生大学急功近利的心态,也重创了大学的精神气质。

今年5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透露,以2004年估算,大陆每42个硕士能出一个博士,但美国每10个硕士才能出一个博士。

博士作为各学科领域专业化程度最高的精英人群,是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核心和主体。博士教育的“去精英化”,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

今年429日,中国科协发布我国第一部《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报告的数据显示,到2005年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246万人,比美国的4200万人略多,仅次于欧盟5400万人的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如果只计算单一国家,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也已经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

然而,报告同时指出,尽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但我国科技人才的质量和水平还不是很高,在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中,可以被称为“科技工作者”的只占61%左右,有近40%的科技人才“荒废”了,并没有从事与科技有关的工作。

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丰富的拥有真正竞争力的人才作为坚实后盾。而扩招泛滥导致的教资配置不足、研究生水平下降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20078月,针对扩招泛滥的现状,当初“成功谏言”高校扩招的汤敏指出,现状与其当时的提议有距离:他建议3年扩一倍,结果变成6年扩了5倍多;他主张好学校多扩、差学校少扩的建议,也没有得到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内研究生教育水平不佳,高技术领域顶尖科技人才的外流现象日益加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年底,在中国出生而移居美国的人数多达294800人,其中具有学士学位的100700人,有硕士学位的115500人,有博士学位的62500人。中国累计出国留学人员已经超过53万人,而学成回国留学人员只有12万人,只占累计出国留学人员的22.4%,1998年以来,每年学成回国留学人员比例还在逐步降低,从1998年的41.9%下降到2003年的17.2%。

2006年,在上海举办的“科学人才观理论与实践”论坛上,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瞿世镜意味深长地说,1978年至2005年,中国大陆出国留学共93万人,回国23万人,回归率为24.73%。而据国际研究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23留学生归国效劳,13留学生在国外工作学习,使回归率与滞留率保持21的“最佳回归比数”。但我国的情况却是13。今年430日,《新京报》报道说,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京大学这一比例为76%。

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完善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科技人才作为实施创新行为的主体,是实现国家创新体系良好运转的智力保障。

而培养创新人才,选拔和评价也是关键一环。2007年“两会”上,针对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认为,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就必须改革现行高校招生和考试制度。他建议给高校更大招生自主权,允许大学在招生时采用个人申请、学校审查学生平时统考成绩和能力的形式,来决定是否录取;而在研究生招生中,则要给予教授更大的权限,充分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严亮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5/16/content_8182514.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25514.html

上一篇:语言巨人,行动矮子—评唯一超强美国为中國地震救災行動提供50萬美元的初步援助
下一篇:学术交流网各个栏目文章统计表(2008年1月1日――5月17日)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