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阁科学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enrose

博文

奥运会与诺贝尔奖

已有 4655 次阅读 2008-5-11 22:25 |个人分类:信笔小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近代以来,所有的中国人都有一个强国梦,一个曾经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强国大国的伟大复兴之梦。这个近十四亿人共同的梦里,又有两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焦点。一个是奥运会,另一个是诺贝尔奖,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梦想。2008年的夏天,奥运会的梦想终将会成为现实,而我们的下一个化为现实的梦想,会是诺贝尔奖吗?

    中国离诺贝尔奖有多远?恐怕是一个老生常谈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说快了,如杨振宁先生说三十年内中国必然在生物或者物理领域拿到诺贝尔奖;也有人持悲观态度,认为在这样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下,不大可能诞生诺贝尔奖量级的工作;还有人说无所谓,我自生活逍遥自在,拿不拿诺贝尔奖又有何干系?我想,我们距离诺贝尔奖的时空距离,不是一眼万年也不是迢迢千里,而是——咫尺天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句经典的台词让我想到,我们离诺贝尔奖的距离就如两个相爱的人并不知道彼此爱着对方,即使相隔咫尺也如天涯永别。记得一位老院士对这个问题做出个回答,他的结论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原因有三:一、中国人其实早就拿过诺贝尔奖,当初杨振宁李政道拿奖的时候持有的是中华民国的护照,难道你认为他们不是中国人吗?二、中国早就有够诺贝尔奖的工作,别的不说,就说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就是一项完全够诺贝尔量级的工作。其实许多诺贝尔奖的工作还不如这个重要呢,只是许多科学成就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现不同的影响力罢了;三、拿不拿诺贝尔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科研、做出世界一流的工作、为人类认知自然做出一点贡献,如果做科研只是为了拿奖,那恐怕许多科学家都要丢饭碗了,科研获奖不过是科研进程中一个插曲一个小小的工作评价而已,于整个科研进程来说不是最主要的。这个解释或许带有某种诡辩的成分,实际上,所谓中国人什么时候能拿诺贝尔奖,其实是说具有中国国籍的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凭借在中国本土做出的研究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不过如果你这样提问的话,未免显得啰嗦。所以说,中国人到底还是没有拿到过诺贝尔奖,我们的这个梦想到底还有有多远,是个问题。

   有个广告词说的好,“梦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我们希望,这是事实。毕竟,我们的奥运之梦,在08年的中国实现了。梦想的下一站,我希望是诺贝尔奖。当然,强把奥运会与诺贝尔奖拉在一起,有人说会有点不伦不类,但是且慢,其实他们之间还是存在许多共性的。

   奥运会比的是体质,属于体力劳动的竞赛,金牌就是最高的奖赏;诺贝尔奖奖励的是科学上的重大贡献,更多的是脑力劳动者的荣耀。因此奥运会与诺贝尔奖其实都是各自领域里取得重要成就的标志。再者,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就是说明运动员在体能的某一方面做到了世界第一,而摘取诺贝尔的金质奖章就是说明你的科研成就(严格来讲还有文学成就及和平成就等)对人类进步有杰出的贡献,虽然拿奥运会的金牌看起来要不拿诺贝尔奖要简单也容易一些,不过两者也都不大容易。还有就是,承办奥运会标志着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在体育上的强盛和综合国力上的强盛,而获得诺贝尔奖同样是表示一个国家在科学上的强盛也是综合国力上的强盛。因为诺贝尔奖并不是说你够资格或者够能力就可以得到的,中国之所以长久以来拿不到它,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咫尺天涯之外的我们没有诺贝尔奖的“传统”,这就直接导致我们在诺贝尔奖圈内没有足够的分量,而西方国家就此从科学上孤立我们,偶尔发现我们也能做出比他们好的工作时,他们感到的是惊讶而后是“打压”。要想越过这道无形的壁垒,恐怕中国的科学研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中国之所以能进联合国、能加入世贸组织、能成功申办奥运会,和那些亚非拉小国朋友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正是他们的宝贵之票在数量上压住了那些不想让我们强大的西方国家。可惜在科学领域里面,这般和我们同样穷困的兄弟无能为力,诺贝尔奖的梦只能在中国人里继续做下去。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最重要的意义,应该不是在什么经济效益之类,而是证明,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终于强大起来了,中华民族正在蒸蒸日上,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已经不可动摇。一个强大的中国正在世界的东方缓缓崛起。我也希望我们国家的科学也能乘着这股春风,强大起来,让世界瞩目,让诺贝尔奖走进中国!



诺贝尔情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926-24864.html

上一篇:所谓“雄心壮志”
下一篇:2008童谣[lqqm]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