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Elsevier):与中国科技一起成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yuguo 科学出版人

博文

在这种体制下,做不好也难!——访问NIBS散记 精选

已有 7822 次阅读 2008-5-7 10:25 |个人分类:国内见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论文墙”

 

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做好,归根结底在体制。“体制”这个词,在中国有独特意义。以前我们有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正部级机构,影响力非常大,现在的副总理王歧山、央行行长周小川,都是从以前的体改委里出来的干部。这个机构,在国际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昨天拜访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一个被称为科研领域体制改革的先锋的机构。《科技日报》曾有系列文章介绍这个研究所,题目就叫《在这种体制下,做不好也难!》。

此行目的是,了解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运行机制,看看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信息提供商,能为研究所的发展做点什么。我们首先拜访了叶克穷博士,非常年轻,成熟稳重,看得出来,是一位非常严肃的科学家。他领导着一个试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蛋白质和核糖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入研究所一年,就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次拜访了生物信息中心的主任韩敬华老师,主要听取她对我们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意见。最后拜访了主管行政事务的副所长智刚教授,他是研究所的当家人,用他的话说,操心着研究所400多号人的吃喝拉撒。

访问时间很短,对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独特体制,谈不上有深入领会,但有几点粗浅印象:

一是竞争,比的是真刀真枪。这里没有人有铁饭碗,22个实验室主任,包括所长,每5年要接受学术委员会的考核评估,学术委员会由包括10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24位国内外知名科学家组成,学术水平之高开创国内先例,考核不合格的,立马走人。我对这一点最感兴趣,这种体制与外企很像,能不能保住职位,就看你有没有本事,能不能deliver results。

二是纯粹,科研人员专心做学问。午饭时我问叶博士:从国外回来,感觉最不适应的是什么?他说:没什么不适应的,研究所像一个巨大的保护伞,所有外部的事情都替你管起来了,你只管专心做学问,不用操心申请课题、跑“部”前进等等。生活,在这里,非常简单。想起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高层次的科学界的学术会议,爱思唯尔是唯一被邀请的国外出版商,我感到很荣幸。参加这种会议是扩大人际交往圈的好机会,拿到花名册,以我的习惯,迅速圈点出我应该认识的人,然后按名索人,递名片、自我介绍。坐我旁边的,正好是一位院士,有心主动介绍一下自己,但发现他正专心地批改一份材料,偷眼一瞧,原来是修改一份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课题报告。会议很长,有的发言精彩,有的发言一般,我旁边的这位科学家一心二用,时间利用得非常充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很幸运,他们不用操这个心,不包括本人工资,每人每年200万人民币的研究经费,如果购买大型仪器设备,还可以向所里申请资金。科技部和北京市每年为研究所投入巨额资金。

三是效率,虽然成立只有4年多,学术影响力已经显现。一进研究所大厅,你会发现一面“论文墙”——贴着研究所科研人员在CNS(Cell, Nature, Science)和其它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但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学术影响力。评估真正的学术影响力,还要看你的论文被国际国行引用的情况。这方面我们有独特优势,去研究所之前,我的同事专门用Scopus作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叶老师个人的学术档案,包括发表论文的数量,被国际同行引用的年度情况,引用者以及他们发表的论文线索,研究所与国外机构合作的情况等等,结果非常好。何毓琦先生在博文里讲了一个笑话,说很多科研论文只有5个读者:期刊主编、三个评审人以及作者本人。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情况大不一样,叶老师2006年9月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现在已经被国际同行引用了30多次了。

回到本文开头,真的是体制在起作用吗?我不太熟悉情况,国外一些著名的试验室、研究所、大学都有这种竞争体制吗(每5年一评估,不行走人)?是不是生命科学界与其它领域有所不同呢?。。。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一个谜,我还有许多问题。听说几个试验室的评估期限快到了,让我们拭目以待。不过,我可以确定的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将是爱思唯尔重点合作的科研机构之一,我们期待着进一步的访问,将把我们在生命科学界的顶级期刊Cell的主编们、免费的科研论文写作培训带到研究所,为研究所的快速发展尽我们一份微薄的力量。

《在这种体制下,做不好也难》链接http://www.stdaily.com/gb/stdaily/2007-04/12/content_656893.htm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网址http://www.nibs.ac.cn/

 




我和我的同事及叶克穷博士(中间站着的最潇洒的那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86-24400.html

上一篇:观复博物馆
下一篇:纽约时报眼里的中国当代文学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