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可拓方法与中医思维

已有 6019 次阅读 2009-7-15 16:18 |个人分类:中医国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转载:可拓方法与中医思维

黎敬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

http://www.39kf.com/cntcm/shtml/2462-b-16.shtml

  可拓学是一门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的学科。现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的总体特征是思维视野的变化,具体表现在思维的方式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由静态性转向动态性,由分析走向综合。可拓学正是为适应这种思维方式的变革而产生的一门学科。
  可拓论是可拓学的理论基础,它是以物元和可拓集合生成的知识体系。可拓论有两个支柱,一个是研究物元及其变换的物元理论,一个是作为定量化工具的可拓集合论。在客观世界中,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的量变与质变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经典数学从客体中抽象出它的量与形,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由于它撇开了事物质的方面,因此,对于涉及质的变换的矛盾问题,就暴露出其局限性。为此,可拓论引进了物元的概念,以描述既考虑量变又考虑质变的思维过程。以有序的三元组即R=(N,c,v)作为描述事物的基本元,简称为物元(其中N表示事物,c表示事物的特征,v表示N关于c所取的量值,这三者称为物元的三要素)。
  可拓论认为,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是对物元基本特性的研究,由此形成了物元理论。在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必须跳出原有的习惯领域,拓展问题中所涉及的事物,提出创造性的方法。因此,研究物元的可拓性(物元可拓性包括发散性、共轭性、相关性、蕴含性和可扩性),从事物向外、向内、平行、变通和组合分解的角度提供事物拓展的多种可能性,成为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提出解决矛盾问题方案的依据。
  中医是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以中国传统思维方法(东方智慧)为基本逻辑语言的科学,她的生命力和优势在于不同于现代西方还原论的思维模式,也每因为她这种思维模式的异端而遭到非议和批评。那么,中医的这种思维方式是否可以用同样带有中国传统思维特点的可拓学来解释呢?以下试作简要分析。

  中医思维模式与可拓思维方法
  中医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古人对自然、生物、社会及人体统一与相关性联系的认识基础上,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是阴阳平衡的结果,而阴阳的运动变化又是生命的具体表现,即的表现,在人体疾病过程中也存在阴阳矛盾与转化的关系。这就是中医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也是中医可拓思维的过程。
  如辨证论治是中医对患者的疾病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整理、分析,并通过制定具体的治则、治法,拟定处方、药物,给予干预和反馈控制的过程。在中医诊断过程中,要求四诊资料尽可能详细,尤其是在问诊过程中,要有目的地询问,而这个过程就包含可拓的发散性、共轭性、相关性、蕴含性和可扩性思维方法。具体演绎如下:
  首先,中医诊断学收集辨证信息的过程是发散思维的过程,临床要发挥四诊的作用,问诊需要围绕患者的主述,了解相关信息等就是发散思维。其中包括从事物(病人个体)的发散,从事物特征(病人个体的异常表现)的发散,以及异常表现的程度(如恶寒重、脉浮紧等量变的差异)发散。
  其次,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也包含共轭性、相关性和蕴含性分析,共轭性分析是思维向内开发,指从事物内部结构的虚实、软硬、潜显、负正等八个相互矛盾的方面分析事物属性,这些分别反映事物的系统性、物质性、动态性和对立性关系,如中医分析邪正矛盾、疾病预后、病机关键等都是共轭分析的方法。相关性分析是平行开拓的思维方法,它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可以通过对发散信息的分析,建立关联方程,如辨证中对症状的分析、衡量等也是对相关度的判断。蕴含性是变通开拓的思维方法,它研究事物具有特定发展趋势和结果的规律,如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从恶寒来判断表证的存在,具有特定的必然性,即称恶寒蕴含着表证的存在。可扩性是组合、分解思维方法,它可以将多特征经组合而达到判别的需要,也可以将一特征进行分解探讨各成分的贡献或意义,如恶风,必然要与自汗、脉浮缓组合,才能判断为太阳中风证,若疼痛则应分喜按、拒按,喜温、喜凉等,即是组合、分解的思维方法。

  中医现代研究与可拓方法
  中医现代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对说理方法、对中医认识人体和疾病的方法等复杂性问题,目前尚缺乏客观、有效的研究。中医的方法论有自己独特的含义,它是非线性的分析方法,也是可拓地分析研究和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医方法论研究的难点在于缺乏有效的形式化工具,在以往的研究工作中,或采用数理分析的方法,或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或采用流行病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等,但都不能全面反映中医的思维过程和特点。如中医对证候的分析包括从病因病程、症状表现、患者体质,到病机、病势、预后等不同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平行相关,有的是因和果的关系,更有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即传导变换。对这些复杂关系的分析,可以借助可拓方法,建立形式化模型,通过可拓决策的支持,用形式化的模型演绎和研究中医思维方法。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可拓工程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学科基本概念日臻精确,可拓学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方面,逐步精确和深入。明确可拓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中的矛盾问题,可拓学的逻辑细胞是基元,包括物元、事元和关系元,可拓学的逻辑基础是可拓逻辑,可拓学的基本理论是可拓论,可拓论以基元理论、可拓集合理论和可拓逻辑作为其三大支柱。可拓学特有的方法是可拓方法,包括可拓分析方法、可拓变换方法和可拓集合方法等。形成基本理论架构。经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连续支持,可拓论、可拓方法及可拓工程等研究进一步深入,而且在管理科学、信息科学领域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
  中医现代研究除了实证性的实验研究外,很多问题都涉及综合分析与评判,涉及通过对事物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分析,以正确、有效地认识和掌握事物内部或相关的客观规律。这些研究亟需新的方法,新的思路,而可拓方法应该是比较符合中医理论特点的研究方法。可拓方法在管理学的应用主要是解决决策科学性问题,它可以用于企业决策、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在信息科学主要用于解决控制问题。当然,可拓方法更适合于对软性问题的研究,对宏观问题的研究,对系统性问题和矛盾问题(不相容问题)的研究。
  为了探讨可拓方法在中医领域的应用,我们曾以外感病因为对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通过对临床近2000例外感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建立了可拓形式化模型,研究结论提出外感病因的层次化结构,以及外感证候随病因变化的多种途径、趋势和特点。这些研究结论与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十分相似,也进一步丰富了外感病因理论。可拓思维方法不但可以指导中医临床研究,而且也可以启发实验研究思路,设计实验研究的课题,使研究更贴近中医的思维特点,以更准确地揭示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此外,可拓思维对中医理论的梳理和客观表述,也可以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如上述中医认识自然、人体、生命、疾病等方法可以通过与可拓方法的对比,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中医思维模式与可拓方法的不同
  虽然中医很多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可以用可拓方法来解释或演绎,可以借鉴可拓学的形式化分析技术研究中医基本理论问题,但中医的思维模式与可拓思维仍有某些不同。因为中医理论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某些理论直接来自临床,且必须适用于临床,因此,中医某些来源于临床,又未完全上升为规范理论的问题,不能直接套用可拓形式化方法。
  其次,中医的思维方法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生存的环境、条件为对象,因此,它是有限范围的思维展开,与可拓方法的可以无限展开不同。正是由于中医有这样的认识特点,因此,中医思维常围绕一个或几个中心来讨论和分析问题,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物元变换的收敛来完成,但如何用形式化的方法来收敛,进行有目的的认识,则还需要通过计算机模型的不断完善来实现,当然还需要研究中医某些固定规律的可拓表述方法。
  从另一方面看,中医认识问题的面也很广,它可以从人体跳跃到宇宙自然,跳跃到社会,跳跃到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等。因此,中医思维有其内在要求和规律,这也为可拓方法的研究提出新问题。另外中医的思维还是中医师的思维,即它有思维个体的倾向性和差异性,因此,在作形式化研究时需要考虑不同层次及可能的个别差异。
  第三,中医思维有其自身的逻辑符号,如阴阳、五行、制化、气、藏象等,这些思想有的与可拓论相似,如阴阳的属性概念(表里、脏腑、水火等)、阴阳的关系、藏与象的对应等都与可拓分析方法吻合。但有些理论,如五行关系、制化学说、气等,还需要研究可拓形式化方法,以得到更完满的解释。
  研究中医的思维特点、中医理论的本质,应该重视研究中医自身的逻辑符号和语言体系,虽然现在还不能通过可拓方法解决中医理论的全部问题,但通过多学科方法的学习,吸取多学科方法之长,则必然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可拓学网址:http://web.gdut.edu.cn/extenics/index.htm
  相关参考文献可通过以上网址查阅,本文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43684.html

上一篇:拥政文化与容政文化(外二则)
下一篇:爱德华. 贝拉米――了不起的预言家
收藏 IP: .*| 热度|

7 刘洪 许培扬 赵星 王号 陈国文 王立 zengshi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