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力论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apple

博文

中国海外投资亏损案例-转

已有 5471 次阅读 2009-6-11 08:41 |个人分类:技术力论坛|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投资, 平安, 收购

中国海外投资亏损案例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 整理

2009年6月10日

中铝投资力拓值得吗?

2009-02-14

    2008年1月31日,中铝联合美铝以每股约60英镑的价格,获得力拓集团9%的股份,耗资140.5亿美元 ,其中中铝出资128.5亿美元。10个月过去,力拓股价已暴跌75%,跌倒每股不足14英镑,加上英镑的汇率大幅贬值带来的汇兑损失, 损失已超过80%,中铝差不多损失了750亿人民币,成为近年来“出海投资”代价最惨重的一次。

    可能重蹈日企的覆轍。另外也有分析师质疑,中铝有可能重蹈日本企业当年大举注资海外矿业公司的覆轍。目前,澳洲矿业巨子必和必拓和日本三菱材料对半持股的合资公司BMA已成为澳洲最大的煤矿厂、出口商,以及世界海运炼焦煤市场的最大供应商。此外,日本三井金属矿业持有力拓Robe River铁矿三分之一的股份,新日本制铁持有其中的10.5%,住友金属(澳洲)持3.5%。

   但在日本公司大举投资后,炼焦煤和铁矿石价格在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仍突飞猛涨,日本投资者对此几乎无能为力。这可能暗示,尽管获得力拓铁矿石供应后,在和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的竞争下,中铝或也无法为宝钢和其它中国炼厂争取优待。

    张文魁: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并购失败都很正常,我认为没有什么直接的经济损失,但是有一点,中铝此前买进力拓的股票造成几百亿元损失,中铝想挽回这笔损失确实很难。

    1,中国铝业的竞购失败对中铝的股东是好事,中铝本身的经营并不好。195亿美金相当于1300多亿人民币。中铝自己肯定拿不出,只能是杠杆收购,无论力拓的资产质量如何,农行的战略伙伴还是中行的千亿授信,无疑把中铝的净资产负债额推向一个新的天文数字。

    2,中国铝业意图很明确就是为了代表国家来压低铁矿石的价格,这既不符合力拓的利益也不符合中铝的利益,对钢企是好事,但对中铝不是,况且已经拖了太长时间。

    3,中国政府又犯了和07年加息同样的错误。

    力拓集团(Rio Tinto):力拓成立于1873年,是全球第三大多元化矿产资源公司,总部位于英国,目前该公司是全球前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之一,同时还涉及铜、铝、能源、钻石、黄金、工业矿物等业务。力拓集团(Rio Tinto)今天公布的年报显示,公司08年净利润减半至36.76亿美元,主要受84亿美元资产损失相关费用的拖累,并称净债务减少65亿美元至387亿美元。在收购了加拿大铝业后,力拓身上担负了370亿美元的巨债。

中铝 2009年有信心走出困境

2009-5-26

    中国铝业2008 年度业绩报告透露,中国铝业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767.26 亿元,同比下滑9.94%,实现净利润922.8 万元,同比下滑99.91%,每股收益0.00068 元。公司已派发截至2008 年6 月30 日止之中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052 元(含税),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08 年12 月31 日止之末期股息。

    中国铝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氧化铝及原铝运营商,世界第二大氧化铝生产企业。中铝2007年公司资产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连续两年实现利润超过200亿元。

    对于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国铝业解释称,2008 年年初国内发生的冰雪和地震灾害,使中铝遭受了重大损失;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原燃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及产品价格连续大幅下降,使公司生产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2008 年国际和国内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去年10 月份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深化并蔓延,铝价连续大幅下跌,LME 铝现货价格最低跌至1471 美元/吨;SHFE 铝现货价格最低跌至人民币 10050 元/吨。氧化铝价格也逐步回落,2008 年国内氧化铝现货价格最高达4500 元/吨,而最低跌 至了1 850 元/吨。而这样的价格低于包括中铝在内的全球大部分铝厂的成本线。

    为应对国内外需求下滑和价格急剧下跌,中国铝业关停了部分成本较高的氧化铝和电解铝产能。2008 年10 月份以来,公司共关停了434 万吨的氧化铝产能,占公司总产能的40%,电解铝也有96 万吨产能处于停滞状态,约占公司总产能的24%。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去年实现氧化铝产量902 万吨,同比减少5.8%;原铝产量325 万吨,同比增长16.1%;铝加工产品产量35.3 万吨,同比增长341.3%。

    在投资重组方面,2008 年中铝公司先后完成了五家铝加工企业和一家电解铝企业的收购,但中国铝业执行董事兼总裁罗建川表示,2009 年公司将对投资项目、并购重组从紧控制。

时间          事件

2007年11月08日 必和必拓公司提出以该公司3比1的比例和力拓公司换股。

2008年02月01日 中铝公司携美国铝业以140.5亿美元闪电参股矿业巨头力拓英国公司12%股权,震动全球。

2008年11月25日 必和必拓公司正式撤回了对力拓公司的并购。

2008年12月     传出中铝将进一步注资力拓的消息。

2009年02月02日 力拓与中铝双双确认谈判合作事宜。

2009年02月12日 中铝、力拓发布公告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2009年06月05日 力拓股东力挺市场融资偿债,中铝注资交易流产。

 

中铝海外并购时间 事件 效果

2007年3月 中铝以29.2亿美元中标澳大利亚昆州奥鲁昆铝土矿开发项目 中铝计划建成年产210万吨氧化铝厂及1000万吨铝土矿山 。

2007年8月 中铝公司投资8.6亿美元完成了对加拿大秘鲁铜业公司全部股份的收购,中国公司第一次完成对海外三地上市大型铜资源公司的成功收购 。

2008年2月 中铝公司以140亿美元获得力拓英国公司12%股份,中铝成为力拓集团的单一最大股东。

2008年5月 中铝与秘鲁矿业公司签署了特罗莫克铜矿项目行权合同,我国对秘鲁最大单一投资项目,建成后年产铜金属规模达20万吨 。

2008年5月 中铝与马来西亚矿业国际控股和沙特阿拉伯王国本拉登集团签署合资安排,中铝投12亿美元控股公司40%股份,这是中资企业在沙特最大投资 。

2009年2月 中铝公司将通过建立合资公司和认购可转换债券向力拓集团投资195亿美元,转股后,中铝在力拓整体持股比例将增至约18%。

2009年6月 力拓毁约 交易流产。

中国铝业:首季巨亏18.9亿

2009-04-30  

    自从去年四季度曝出25.7亿元亏损之后,今年一季度中国最大的氧化铝、电解铝生产商延续了糟糕业绩,再度出现巨亏。中国铝业(进入该股吧,新版行情)今天发布的2009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首季公司净亏损为18.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50.8%。

  该公司此前发布的2008年年报显示,受去年四季度业绩拖累,中国铝业2008年营业收入767.26亿元,同比下降9.9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22.8万元,较2007年盈利107亿元,大幅下滑99.91%。

    去年四季度,公司的销售基本以消化库存为主,由于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公司四季度一次性计提了9.16亿元的存货跌价损失,导致四季度业绩亏损25.7亿元。在去年四季度大幅计提之后,今年一季度中国铝业(601600)再次出现资产减值损失,高达6.65亿元,与2007年同期的0.16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增长。

  “中国铝业一季度业绩比预想的要差。”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分析师告诉CBN记者,中国铝业去年的计提可能没有完全提干净,如果提干净可能导致去年全年出现亏损,而不是有微弱的盈利。

  该分析师表示,由于中国铝业自产氧化铝产品基本以内部消化为主,所以氧化铝的价格对于公司的影响较小,对于业绩影响最大的则是电解铝价格。而从去年四季度以来,电解铝价格在国家有色金属收储和4万亿政策投资的拉动下,已经逐渐从每吨10000元左右的底部逐渐回升,现在已上涨到了13000元左右。

  他进一步表示:“虽然电解铝价格上涨到了每吨13000元左右,使得电解铝企业现在产生微薄的盈利,但是今年1、2月份上涨得比较少,所以一季度电解铝企业普遍还处于亏损状态。”

  除了电解铝销售价格低迷导致中国铝业亏损外,去年的电价上调也是重要原因。根据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从2008年7月1日开始,全国工业用电价格开始上调2.5分。渤海证券的报告认为,在假设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吨电解铝成本上涨约310元。其中东北地区电解铝成本最高,调整后电解铝成本约12524元/吨,西北地区电解铝成本最低,调整后电解铝成本约11036元/吨。

  中国铝业并不是唯一一家一季度亏损的铝企。云铝股份(000807)(000807.SZ)此前公布的2009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8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亏损1.29亿元,分别同比减少32.22%和266.87%。

  一季度巨亏之后,“由于氧化铝、电解铝销售价格上涨了一些,二季度将比一季度好一些。”上述基金公司分析师告诉CBN记者,由于今年全年电解铝行业困难形势难以扭转,预计中国铝业今年全年将出现亏损的情况。

 

中投投資黑石損失逾173億港元

2008-11-08

   中投在2007年5月斥30億入股黑石9.4%股權,入股價約為29.61美元,以黑石週四收市價計算,中投在黑石的投資損失逾173億港元。

    同年12月向摩根士丹利投资了56亿美元;但由于两家公司股价在金融危机中大跌,中投账面损失约60亿美元。

 

国家开发银行投资巴克莱亏损近80%

2008-12-26

     2007年8月14日,英国巴克莱银行发布公告称,其对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新加坡淡马锡投资控股公司的定向增发已顺利完成。其中国开以每股7.2英镑的价格,获得巴克莱银行2.014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分别为3.1%。

  2008年7月,国开行完成对巴克莱银行的增持。 此次国开行斥资1.36亿英镑(约21.1亿元),每股2.82英镑的价格增持巴克莱股票。至此,国开行在巴克莱银行上的投资达到15.96亿英镑。截至2008年12月18日,巴克莱股价跌至1.4英镑,按2.82英镑/股的配售价算,国开行增持部分亏损近50%,总投资亏损近80%。

 

平安投资富通巨亏230亿

2009-06-05

    2007年11月,中国平安以196亿购入了荷兰与比利时的合资公司—富通集团9501万股股份。不久,中国平安继续增持富通集团4.99%股份。投资总计花去240亿元。

    2007年底,中国平安以每股19.05欧元购买了富通集团4.99%股份,并为此付出了18.1亿欧元。随后,中国平安再度斥资8.1亿元人民币增持富通股份。截至10月17日,富通的股价已狂泻至1.16欧元,依此计算,中国平安的亏损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2008年3月,双方签署建立全球资产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平安拟以21.5亿欧元(约合240.2亿元人民币)收购富通旗下资产管理公司50%的股权。4月2日,双方达成合资协议。

    富通集团是一家以经营银行及保险业务为主的国际金融服务提供商。中国平安是一家以保险、银行、投资三位一体的综合金融集团,分别在中国香港和内地上市。平安方面称,购入富通就是看中了富通“银行+保险”的经营模式。自平安2006年收购深圳商业银行以来,银行业在平安集团收益中所占的比例已达10%,对富通银保交叉销售的混业优势,平安早已心生羡慕。

    根据中国平安当时的公告,平安有意凭借上述收购快速建立全球资产管理及QDII的业务平台,富通也将加速其在中国以及亚太区市场的发展
但这一计划随着次贷危机以及全球金融风暴的出现被改变。由于富通集团财务状况发生了急剧变化,股价连续暴跌,鉴于富通财务危机不断扩大,中国平安于2008年10月2日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宣布,终止收购富通集团下属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的协议。

    经此一役,中国平安这笔240亿投资几乎全军覆没,2008年业绩亏损已成定局。

    10月27日,中国平安三季度季报发布,由于投资富通集团的157亿元级市价变动损失被计入利润表,导致第三季度亏损78.07亿元。同时,前三季度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盈利116.79亿元降至亏损7.05亿元。不过,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盛瑞生对记者表示,这笔投资损失不会影响平安整体财务状况。并且,总部净资产中还有240亿本来是用于收购富通投资管理公司的,放弃收购后,资金调度余地更大了。

    也就是说,中国平安在二级市场耗资240亿元买进富通集团后,还准备拿出200多亿投资富通资产管理公司50%股权,两项合计近500亿元(后一项中止)。近500亿元的投资计划亏损228亿,在中国平安看来,“只占公司总资产的3%。公告已提示关于此项投资的最大风险。”

    根据《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平安运用外汇资金和人民币购汇资金合计不超过总资产的15%。中国平安2007年末总资产为6510亿元,按15%计算其投资海外最高可达977亿元,接近同期净资产1072亿。而原计划投资富通的500亿资金,相当于其净资产的一半,涉及一半股东权益,但却未经过股东会审议。

    “如果中国平安用足政策,将15%的额度近千亿资产全部投资海外,这会儿可能已经破产。” 国信证券(行情 股吧)研究所一位资深研究员对时代周报表示。

  长期以来,富通集团的“一体化金融服务”使它获得“银保双头鹰”的美誉,而这也一直被中国平安视为参照和榜样。1990年富通成立之初的主业是保险业,后来连续收购了比利时通用银行等多家银行,集团业务随之也扩展至银行业和资产管理业。从1990到2004年间,富通净利润增长了8倍,市场资本增加了10倍。富通股票总投资回报率,在过去16年更累计高达1232%。2006年,富通集团银行业务的净利润占公司利润的22%。

从鸦片战争以来的割地赔款看中国平安的卖国

2009-05-31

    中国平安这支股票要从中国股市上募集1600亿的资金来弥补那亏损的窟窿。酝酿增发的消息露出后,个别大股东便卷款离场,股票开始下跌,间接地给该股票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超过3600亿。

    正式增发的消息公布到现在,股票价格一路下行,又直接给该股票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达1700亿。同时拖累大盘暴跌1600点,总市值损失超过8万亿,流通市值损失达2.6万亿。按照6000万投资者计算,平均每人亏损4.3万。

    如此惊人的财富损失,放到任何一个国家都将会引起金融动荡和经济混乱,若将其放到其它一个小国家必将导致经济瘫痪和政局动荡。

    自从06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就加大了在中国培养“美国鹦鹉”的力度,我们国内许多的专家学者,尤其是部分经济学家,大都成了“美国鹦鹉”队伍中的成员,这些人颠倒黑白、混淆视听,欺骗和蒙痹中国政府和人民,充当美国打垮中国经济的走狗。

    一个“中国平安”一次性就要从中国拿走1600亿元,而且后面还有着许许多多类似“中国平安”公司已悄然行动了。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啊!1840年以来中国对外赔款总额不过13亿银元,可这一次.........

 

中国的不幸,在于有一个出卖国家利益的精英集团!

2009-06-06

    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也有30年了,对比日本的经济起飞,50年代到80年代,基本上是国家产业和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人民生活大幅度改善,福利和保障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为什么在中国广大人民却没有得到高速发展带来的利益呢?
      
  外资摘桃子的巨大财富流失。目前的危机不仅仅是道德体系崩溃的内部腐烂,更大的危机是外资对中国产业的扫荡,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中国的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价格之低完全如同抢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过两次摘桃子运动。第一次摘桃子就是国企产权的私有化改革,把全体中国人民几十年艰苦奋斗创造的财富改革到少数人手里;第二次摘桃子就是今天的外资化,外资勾结中国买办集团,用廉价购并方式把中国建国以来58年创造积累的财富席卷而去,请大家看一下屏幕上的统计资料:

贱卖银行资产而造成的损失统计

    1,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约10%的股份,收购价格 1.16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盘中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9.3倍,世界罕见。

    2,中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国银行共51.75亿美元(合人民币约403亿),收购价格1.22元.上市后,按照 2007年5月10日盘中价格6.26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822亿元,四家外资公司净赚2419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6.6倍。

    3,兴业银行。2006年,香港恒生银行、新加坡新政泰达和国际金融公司赚共出资27亿,以每股2.7元的价格购入兴业银行10亿股,上市后,股价达到37元多,三家外资公司净赚约370亿。根据2007年2月12日《参考消息》报道,以后每年都有300%以上回报。该银行上市募集资金共159.95亿,等于全部送给了三家外资公司。该银行国内发行价格每股15.98,吸引的网上网下申购资金高达11610亿。

    4,深圳发展银行。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以每股3.5元购买深圳发展银行3.48亿股,目前股价已达35.8元,投资增殖10倍,按照深发展20亿多股计算,新桥用12.18亿获得了700多亿,。根据新桥目前的做法,很快将达到1000亿元。而新桥集团本身就是庄家,根本不是银行,如何能改善我国银行治理结构?况且整个银行都被美国人拿走了,即便改善对我国又有什么意义?

    5,华夏银行。德意志银行和萨尔"奥彭海姆银行联合组成的财团将出资26亿元人民币,购入华夏银行约5.872亿股份,占华夏银行总股数的14%。每股价格4.5元,现在近14元,净赚56亿多人民币。目前已被德国银行控股,500亿落入对方手中。目前德国人对华夏已形成了联合控股,该银行名义上还是中国银行,实际已成为外资控股银行。

    6,中国交通银行。汇丰银行(汇丰)持股交行19.9%的股权,出资144.61亿元购买91.15亿股,每股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现在市价超过10港元,净赚近800多亿,2007年国内A股发行上市又赚取500多亿,合计将近1400亿,10倍回报。

    7,中国建设银行。上市前,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分别斥资25亿美元和14.66亿美元购买建行9%和5.1%的股权,每股定价约0.94元港币。发行价格2.35元港币,最高市价5.35元港币。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亿股计算,2家净赚1300多亿港币。

    8,浦东发展银行。花旗集团出资6700万美元收购浦发行4.62%的股份,超过1.8亿股,每股约2.96元,并且协议规定日后花旗集团有权收购19.9%的股份.目前浦发行股价超过38元,花旗净赚62亿元。目前花旗尚未行权,一旦行权将赚取62亿的数倍。

    9,民生银行。2004年,淡马锡控股旗下的亚洲金融公司以1.1(约8亿人民币)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民生银行2.36亿股股份,占民生银行总股份的4.55%, 股价约3.72元,目前该股已达12元多,加上两年送配,市值已达50亿元,净赚约40亿。

  (上述交易低价转让外资净赚约9200多亿,加上下面广发行,损失超过1万亿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2006年一年转让的损失,再加上已经全部完成合资的等待上市的几十家地方银行,未来损失将越来越惊人)

    10,广东发展银行。2006年美国花旗银行以联合收购的名义,自己出资不过60亿,就控制了拥有3558亿元总资产、27家分行、502家网点,与世界83个国家和地区917家银行具有代理行关系,连续多年位列全球银行500强的广东发展银行。并且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和中国信托还各搭进去60亿,共180亿。把银行白白送人还要再搭进去180亿,已经完全超越了市场交换的范畴。

    11,渤海银行及地方银行。另外,2005年挂牌成立的我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宣布,渣打银行以1.23亿美元购入即将成立的渤海银行19.9%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除了参股渤海银行之外,渣打银行参股光大银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目前,外资银行在华进入了加速发展期,中国全部银行无一例外地已被18家外资银行参股或控股。

    12,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也是第一家引进外资的保险公司,汇丰集团是平安最大外资股东,汇丰是2002年投资6亿美元,50亿人民币投资平安;平安集团2004年6月24日在香港成功上市,发行价11.88港元,目前已上升到40元港币。今年2月又募集A股资金388亿。截至2006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3,587.18亿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381.04亿元。目前,公司市值近2000亿港元,A股5500亿人民币。

    13,新华人寿。新华人寿即将上市,现在苏黎世保险持有新华人寿22800万股,每股5.25元,持股比例为19%,已成为新华人寿的最大单一股东。但实际上,目前新华人寿的实际控制者是东方集团,由于东方实业和东方集团分别持有新华人寿5%和8.02%的股权,再加上东方集团持有新华人寿其他股东的股权,东方集团直接或间接持有新华人寿的股权肯定超过20%。(据说,苏黎世通过中国公司暗中控股已超过56%,投资34亿,一旦上市,市值至少600亿)
      
  这是我为写《中国银行已成为外资超级提款机》专门调查统计的资料,当时在统计过程中忍不住直流泪,我们并没有发生战争,更没有战败要进行赔款,可是上述损失如同战败赔款那样让国人痛心。上述廉价卖给外资的银行股,无一不是远远低于市场价格,最低的如兴业银行甚至不到市场价格的十分之一。仅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四家损失就超过7500亿元,仅2006年一年银行股贱买损失就超过6千亿元,整个银行金融领域能统计到的损失就超过万亿。可能大家感觉这些数字很枯燥,我们对比一下大家就会感觉到这些数字的含义了,根据国务院医改调查小组组长葛延风讲,解决全国的医疗问题每年6800 个亿就够了,可是仅仅几家银行就把全国的医疗费用送给了外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62-237570.html

上一篇:全盘控制中国互联网-转
下一篇:江涌:谁来监管“四大”--转
收藏 IP: .*| 热度|

2 朱志敏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