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jing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科技哲学、环境哲学。

博文

“南方雪灾”背景下的科学反思:不确定的科学认识与后常规科学

已有 4464 次阅读 2008-5-1 06:56 |个人分类:科技哲学与环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这次南方雪灾中,有人认为,中国的气象预报水平较差,与国外有一段距离,如果我们的科学技术再进步一些,就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报气候变化,从而能够使我们防患于未然。

其实不然。主要原因在于大气环境及其气候的变化是异常复杂的,它涉及到的是复杂系统,对于初始条件具有极端敏感性,体现“混沌”特性,能够发生“蝴蝶效应”,不能像物理学、化学中的很多研究对象那样被准确预言。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就坦陈,就目前天气预报水平和能力来看,超过一个星期以后的天气预报难度极大。在这场灾害发生之初,大家并没有预料到这场罕见的灾害性天气持续时间超过20天。

在这种情况下,气象部门应该如何展开研究并预报气候?公众如何对待气象预报?政府应该如何根据这种影响进行相应的决策?就成了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思考的问题。

不言而喻,气象部门应该加强气象学研究,提高气象预报的水平。不过,如上所说,气象研究面对的是复杂巨系统,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无论我们的科学技术如何进步,也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报气候变化,尤其是像今年南方雪灾那样的极端气候变化,气象部门所能做的就是加强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以更加准确地预报气候变化。

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报气象,并不意味着相关部门和公众可以无视气象部门的气象预报,预防或减少气象灾害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说科学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在很多时候、相对于一定的时空,仍然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它虽然不具有完全准确性,但仍然是迄今为止人类对气候变化的最准确认识,在很多时候可以而且应该作为我们获取气象信息,采取相应对策和行动,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的依据。

话又说回来,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报气象,也意味着相关部门和公众就不能完全相信和依据气象部门的气象预报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况且,对于某些气象灾害,一旦发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鉴此,评估某些气象灾害对某些地区、部门或群体所可能带来的影响,采取预警措施,预防或减少这样的灾害就是非常重要了。

如对于象南方雪灾这样的可能气象灾害,不要在其发生之后而应该在其发生之前进行虚拟预研究,预评估其对交通运输、电力、农业生产等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比较充分地制定应急预案。一旦灾害发生时,就可以根据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抵御灾害的影响,减少灾害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由此来看,这次南方雪灾之所以造成比较严重的状况,关键还是事前没有对诸如其类的气象灾害及其影响进行研究,给出预警对策,对灾害产生的影响估计不足,没有有效地采取相关预防、适应和抵御措施。鉴此,中国气象局就计划制订专门的灾害防御计划,减少灾害天气造成的损失。

在作出这样的预警研究和对策时,有一点必须强调:无论是气候系统,还是人类系统,抑或是气候系统对人类系统的影响,都是异常复杂多变的,有些是科学家不能直接感知的,有些是科学家不知道的或不能完全知道的,有些是科学家虽然知道但却是不能对此加以完全认识或不可量化的,此时,科学家也成了“非专家”,如此,那种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依据科学推理制定合适且无争议的政策的传统科学,在这里已经不再适用,需要发展一种新形式的科学,能够面对不确定的事实、有争议的价值观、高风险、紧迫的决定、典型的复杂性和可能要失控的人为的危险等,在承认不确定性和无知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以获得多数支持的合理观点和价值取向,在其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决策。它包括从科学家进行的与政策相关的研究,到老百姓对该项研究性质的讨论之间的一切内容,是在科学与政策发生争议时的一种研究方式——一种不同于科学的常规方式。

这就是国外某些学者所提出的后常规科学的内涵,与科学认识不确定背景下的决策紧密相关,可以这么说,面对诸如气象预报、气候变化影响以及应急对策等问题的思考与解决,需要这样的科学。

这样一来,上述关于气象工作的评估就不应该由气象科学或气象局独自去做,关于气象变化灾害预测及其决策就不可能由科学家独自承担,而应该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让公众参与进来,形成部门联动机制,把科学的边界扩展到包括不同有效性知识的过程、前景和类型之中,以填补科学专家、公众关注与政府决策部门之间存在的鸿沟,形成比较完备的相关预测和对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5-23667.html

上一篇:资源消耗总量并不一定随科技进步而减少
下一篇:进步了的科技与堕落了的道德:由“三鹿奶粉”事件说开去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6: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